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890)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等右相进来,看见的就是惠帝一副面沉如水的样子。

右相年岁大了,身子略有些佝偻,人精瘦精瘦的,愈发显得可怜,但看上去也足够恭敬。

惠帝见到这样的右相,脸色总算缓和了些。

说实话,他就是喜欢看到右相这样的老臣对他唯唯诺诺,诚惶诚恐的模样。

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为君为帝的威严与不同寻常么!

这么一想,惠帝心情略好了些,见右相颤巍巍地要跪下行礼,忙叫人拦了,语气堪称温和地问:“相爷有什么急事啊。”

然后又让人给右相看座。

右相略弓着身子,先谢了恩,才又语气恭敬答道:“回禀皇上,太子送回加急奏折,说是有急事请奏,命老臣即刻呈给皇上,老臣看了之后果真是急事,遂不敢耽搁,忙就来了,这是太子殿下的折子,请皇上批阅。”

说罢,又恭恭敬敬地将折子双手递上。

“哦,是什么事?”惠帝一面问着,一面伸出手去。

御前太监常亭见状忙垫着脚无声跑到右相面前,双手接过奏折,然后即刻呈给惠帝。

惠帝接过来,却没急着看,而是问右相,“你看过了,说说吧,又怎么了?”

一个又字,充分表明了惠帝的不欢喜。

右相身子不由躬的更低了些,说:“是护国公府陆家大少爷病殁了,太子殿下担心与山上之事有所冲突,想请示皇上是不是让陆家的丧仪略简单些,后又转念一想,陆家大少爷早有不妥,但偏在普云大师圆寂三日后殁了,未尝不是一种机缘,佛家讲究缘分,故太子殿下拿捏不好这个分寸,特命人急件回来请示陛下,陛下英明神武,最有决断,又一向秉承太后慈谕,向佛仁善,想必定会有妥帖的安排的。”

这一通马屁拍的那叫一个恰到好处。

惠帝这几日正觉得自己一颗向佛的善心表达不出去呢,听见右相这么说,便更是笃信自己向佛之心诚笃,是至仁至善的英君明主。

既是英君明主,那太子所报之事自然就不是事了。

“太子这次做的不错,思虑周详,有朕当年之风范一二,不错,”惠帝一面说一面满意地点点头,但转瞬又有点儿犹豫,“可这件事太子说的虽没错,但这话该怎么说……”

右相跟在惠帝身边已久,深知这位君主的性子,闻言便做出苦思摸样,片刻后才道:“臣倒是有个不成主意的主意……”

“快说说。”右相出的主意一般时候都是顺自己心的,因而惠帝忙问道。

右相一欠身,答说:“臣以为,陛下乃天选之君,天下万民之主,而陛下又历来仁善,所以这样缘理难说之事,按说该是陛下圣心默定,故臣以为,此事不如托陛下籍梦之说,既全了陛下对普云大师的追思之情,于陆家来说,也是一种恩赐。”

惠帝一听普云大师这话,双眼就亮了一下,但却还是故作矜持地道:“可……普云大师毕竟并未真的托梦于朕,朕这样说,是不是……”

“陛下!”

惠帝话未说完,就见右相突然激动起来,因而不由吓了一跳,下意识地磕磕巴巴地问:“怎,怎么了……”

就见右相一副心绪激荡不已的模样,从小凳上站了起来,深深一拜,道:“陛下乃天选之君,又是至仁至善之君,普云大师乃得道高僧,大师若要选人托梦,自然会选陛下啊!”

惠帝给右相突然的激动搞得有点儿反应不过来,下意识地附和道:“……这,这倒也是”

右相倒是一派坚定不移:“自然是。”

见右相这么坚持,惠帝想了想,觉得也真是这么回事,遂就允了,“既然右相也这般以为,那……就照右相说的办,你即刻去陆府传朕口谕,去吧。”

“陛下圣明!”右相又拍了下龙屁,方才告退。

待右相走后,惠帝心情大好,都有心思跟常公公开玩笑了,“常亭,你说右相这老杀才,有时候说起话来还真挺入朕心的。”

常亭随侍惠帝已久,最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见惠帝都有心思开玩笑了,哪还能愁眉苦脸的说那些叫惠帝不喜的?

因而忙道:“陛下乃举世难得的英君明主,右相大人自然倾心侍奉,右相大人那些话必是真心的呢。”

惠帝被夸得高兴,这几日来缠绕不散的愁绪竟然好似都散了似的,闻言睨了常公公一眼,轻哼道:“你也是个马屁精。”

他难道真不知道别人有些话是在恭维他么?

可这又怎么样呢?

他身为这天下万民之主,难道听几句好话也不行了?

常公公知道惠帝这么说并不是生气,反倒是高兴着呢,因而自然不害怕,“陛下谬赞,奴才要真能成精,那也是托了陛下的洪福啊。”

这话一出,更是将惠帝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御书房里里外外伺候的宫人听见这笑声,都一脸惊异地伸着脖子往里面瞅。

这是怎么了?

皇上连着几日阴着脸,瞎子都看得出不高兴,今儿怎么突然就开怀了?

方才是右相进去了吧,这……

啧啧,看来这得君心和不得君心的,就是不一样啊!

……

凤仪宫。

皇上见过右相之后心绪大畅的消息很快传到皇后耳朵里,皇后听罢只点点头,并未多说什么,然后立刻吩咐掌事宫女文鸳,让她将东西交给心腹侍卫,命其快马加鞭送去给太子妃。

第1148章 不后悔

惠帝心怀开畅的消息可不只是皇后接到了,很快阖宫上下就都知道了。

这宫里的人,从上到下无一不是看着皇上的脸色过日子,皇上高兴了,他们自然好过,皇上不高兴,他们的日子自然也不能好过到哪里去。

这几日皇上阴着脸,宫里上下处处小心,生怕哪里做的不好惹了圣怒,遭了秧,这会儿见皇上高兴了,一个个的也都跟着精神起来。

荣贵妃因前几日被皇上拒之门外的事,很是觉得丢脸,这会儿见皇上心情好了,便想着去见一见,替自己和瑞王委屈委屈。

瑞王被禁足的前因后果她都知道了,她可没觉得瑞王哪里做错了!

但她也不傻,皇上心情不好她还非撞上去,那她不是自找不自在么?!

不过这会儿皇上心情好了,就不一样了。

所以荣贵妃收拾了一下,立刻便带着宫人去求见惠帝了。

……

紫霞山上弘济寺内。

太子妃与瑞王妃暂做休憩的暖室小隔间,太子妃正在愁眉不展。

她虽打定了主意,但毕竟是头回做这样的事,因而到底有些心绪不宁。

这样重要的场合,这么多命妇都在,甚至还有不少礼部官员和禁军侍卫,她要让与自己同处一室的瑞王妃变“疯”,哪是那么容易的?

这么多张嘴呢,哪就那么好堵?

但不好堵,也不能不堵。

也不听瑞王妃风言风语地都说了些什么!

要是真叫她将陆家大少爷的死安在林氏和陆铮身上,就坏了。

瑞王妃自然不足为俱,可瑞王妃身后的瑞王呢?兵部尚书汪德蒲呢?还有荣贵妃呢?

这些人,才是让太子妃忌惮的。

太子妃坐卧不安地待了一会儿,揉着额头问贴身宫女文惜:“人回来没有?”

文惜忙回答说:“回殿下,还未回来呢,不过应该快了,这才两刻钟呢。”

“都两刻钟了……”太子妃闻言眉头却皱的更紧,然后又问,“我进来多久了?”

文惜回想了一下,又答说:“大约有小半个时辰了。”

“半个时辰……外面如何?”

文惜知道太子妃担心什么,但也怕她担忧太过,于腹中胎儿不益,于是忙劝说:“外面好好的呢,有咱们夫人和文国公夫人,还有林大学士夫人她们在,乱不起来的,殿下放心就是,您别急,皇后娘娘行事有分寸得很,不会出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