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848)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安笙闻言立即颔首应说:“伯母的意思我懂,老太君身子要紧,您思量得很对。”

林氏拍拍安笙的手,虽没再说什么,但眼底的满意和欣慰却是藏不住的。

……

走了一会儿,三人到了留樨院,一路进了林氏的房间,这才关起门来说话。

眼下只有他们三人,林氏说话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只听她先是沉沉叹了口气,然后才问安笙:“你来前儿,家里可有人说了什么不曾?”

她是怕安笙因这事跟着受委屈,被人说嘴,因而才特地问了句。

安笙自然也明白林氏的顾虑,因而听见林氏这样问,忙说:“倒是不曾有人在我面前说什么……伯母您不必担心我,您知道我的,向来不在意别人怎么说。”

她这话倒不是在哄林氏宽心,而是真的不在乎。

若真在乎,她也就不会那样安排了……

林氏也知道安笙的性子,看着和软,其实内心再刚强不过,也确实不像是为那几句闲话生气的样子,便放了心。

只是,转念又想到家里的事,又是一脑门子的官司。

虽说郑氏这事被人捅了出去,她心里是挺痛快的,可这份痛快背后却埋着隐患呢。

只要他们和大房一家子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那那一家子出了什么事,她跟陆铮就没办法完全袖手旁观。

上头到底还顶着老太君呢!

依着她自己的想法,是断断不想再管那一家子一星半点儿的,可是,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出一宗,又怎么可能撕撸干净呢?

正在林氏犯愁之际,忽听安笙说:“我来之前收到消息,瑞王进宫去了。”

这话说的林氏和陆铮都是一怔。

瑞王进宫去了,这消息他们竟然还没收到,安笙就已经知道了?

不过转念一想又释怀了,安笙手中有胡大那样的人,消息比旁人更灵通些,倒也不奇怪了。

不过,瑞王进宫去了……

这一大早的,今儿又不是大朝,外面又传出了那样的消息,瑞王这会儿进宫,只怕不是去见皇上吧,那……就只能是去见荣贵妃了……

林氏看了陆铮一眼,陆铮当即意会,遂道:“待会儿儿子联系一下太子殿下,看宫里有什么消息没有。”

林氏点点头,嗯了一声,然后又跟安笙说:“难为你警醒。”

所以安笙这会儿过来,只怕不只是为了来看她和陆铮好不好,还有给他们送信儿的目的吧。

如果瑞王真是进宫去见荣贵妃了,那十有八九是为了郑氏的事情,陆佳敏如今是瑞王妃,瑞王和荣贵妃……

林氏正想着呢,忽听扶冬来报,说周应有急事,要求见陆铮。

周应乃陆铮的亲卫队队长,又兼之与太子暗卫的联系人,所以,他这会儿过来,多半是太子那边有什么话要传。

林氏和安笙也不是外人,陆铮便没忌讳,叫扶冬传周应进来了。

周应跟着扶冬进了屋,跟几人一一见了礼,然后便抱拳道:“将军,太子殿下让人传话过来,说瑞王今早大发脾气,打了瑞王妃一巴掌,然后,便进宫去见荣贵妃了,太子殿下说瑞王和荣贵妃母子脾气都大,叫您防备着些,免得他们下狠手。”

周应报完这事,便行礼退下去了。

林氏看了看陆铮,略有些不解:“太子殿下这是……担心瑞王母子对咱们家下手?可是……”

太子叫陆铮防着瑞王和荣贵妃下狠手?

对谁下狠手?

陆家?还是陆佳敏?

应该是陆家吧,否则太子殿下也不会特地传信儿过来,叫她们防备着了。

可是,这事怎么也不该迁怒到陆家头上来吧?

“殿下应该不只是这个意思……”陆铮也是一时有些没弄清楚太子的用意。

按说太子特地叫人来传这个话,应该不只是这么粗浅的用意才对,那……

正当陆铮和林氏都陷入沉思之际,忽听安笙缓缓道:“也许,太子殿下是想让你防备着,瑞王母子对你那位大伯母下手呢?”

这个担心,安笙也有。

她起先只想过要防备陆铭,但是在听到方才周应说,瑞王是在打了陆佳敏之后才入宫去见荣贵妃的,她便往这方面怀疑了。

也是因为最一开始,她便想过要防备陆铭对郑氏下手的缘故,所以,才会第一时间想到瑞王母子也可能对郑氏下手。

但她之前的怀疑若说出来只怕没人会相信,反要认为她将人性想的太恶,所以,她也就什么都没说,只叫胡大安排人守着陆家家庙。

可事实上,这世间人心之恶啊,很多时候还真就是世人所难以想象的……

第1094章 是友非敌

听了安笙的话,陆铮心头忽地一动,渐渐也有了计较。

是了,太子殿下不会无缘无故叫人来提醒他这么句话,瑞王母子就算有再大的气,也撒不到他头上来,但是,瑞王这份气,却可以撒到他那位大伯母头上去,且这样说来,还勉强能算是冤有头债有主呢。

林氏也觉得安笙所言甚有道理,思索了一会儿后,不禁点点头,赞同道:“安笙言之有理,铮儿,你快安排些人手去守着家庙,太子殿下说得对,瑞王母子都不是好脾气的,若真发起火来迁怒,只怕真要做什么呢。”

林氏到底不是没见识的市井妇人,想通了其中关键之后,便立刻又考虑到了很多。

比如,瑞王母子若为了不想丢脸,便可杀了郑氏,然后做成郑氏因羞愧自戕的假象,来迷惑世人。

毕竟只要郑氏一死,再大的错处也要随着时间的推进尘封起来,郑氏犯的错是不算小,但到底也不是乱世这样十恶不赦的大罪,大部分人都不会在她身死之后,还不依不饶地说她的错处的。

而若是瑞王母子成功将郑氏的死,做成因羞愧而自戕的假象,在世人眼中,郑氏便不是无可救药的,至少,她还是知道羞愧的,不是吗?

这样一来,郑氏的错误就不会显得那么没法原谅了。

林氏想到这些,陆铮自然也想到了,且他比林氏还想到更深一层。

太子特地叫人传话来,若真是这个意思,那就不单单只是为了他了,应该是还与大计有关。

这次的事被传出去是个意外,但仔细想想,对他们却不能说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皇上近来态度不明,荣贵妃复宠,瑞王虎视眈眈,这些对太子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太子虽为储君,但是,皇上还是皇上,太子就仍旧只是储君而已。

储君,并不是君,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史书上记述过多少,一辈子都还只是太子的太子……

所以,太子的情形并不十分乐观。

朝堂之上,看似三分而治,但实则不然。

太子如今是隐隐占着上风的,但因为皇上态度不明,他们这一派也不敢轻举妄动,杜相近来十分谨慎,朝会的时候,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只在皇上问起的时候,才会小心应答几句。

这一切,都是因为皇上态度不明引起的。

皇上正值壮年,后事如何,谁也不敢断言,所以这段时间,他们一直都在韬光养晦中。

若这个时候,能借此事打击到瑞王,也不得不算是一桩好事了。

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是并不想拿自己的家事做这个筏子的,这倒是无关其他,只因实在有些违背他处事的原则。

……

安笙到底还是没跟陆铮和林氏说,郑氏的事情是她叫人散出去的。

不是不信任,而是太了解了。

她知道陆铮的性子,断不会喜欢这样的手段,所以,她做了,却没说。

因为她知道,即便她实话说了,陆铮也不会怪她,但只怕却要因此有负担,所以,她最终还是没有实话告知。

……

安笙没有在陆府久留,话说的差不多了,便告辞出来了。

陆铮送她到门口,看着她坐的马车悠悠远走之后,方才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