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76)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可以说,他这一生,基本上是没有经过太多大风大浪的。

唯一的那一次,就要算陆家两代人,接连战死在西北大战中那次了。

那一次,因为惠帝决策的失误,导致陆家老国公和长子,还有几个子侄尽数殒没在西北战场。

陆家的爵位,才落到了陆铮的父亲身上。

没成想,陆铮父亲没做几年国公,就也战死在了西北。

陆鸿文一死,镇北军群龙无首,差点成了一盘散沙。

惠帝几次派武将过去,都无功而返。

镇北军,只认陆家人。

而由于连年征战,陆家男丁多半都死在了西北战场,故而,陆家男丁十分凋零,嫡出一脉只剩下陆铮一个健康的男丁。

此时,匈奴又在西北虎视眈眈,惠帝无奈,只好先封了年仅十三的陆铮为世子,又承诺了等到陆铮成年,便继承护国公的爵位。

届时,陆铮便会成为,南诏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公。

可这一切都建立在,三年前,陆家几位领头人先后战死,匈奴又不断在西北生事的基础上。

惠帝当时实属无奈,才让陆铮这么年轻,又毫无军功就袭了爵。

可今年,陆铮才在西北大胜了匈奴,惠帝将他召回,许以厚赏。

本以为,从此之后,匈奴总会沉寂一段时日。

至少,至少也能消停上个十年八年的。

哪成想,不过短短数月,就又要卷土重来!

不,是陆铮说,匈奴会卷土重来……

惠帝心头闪过一阵犹豫。

这只是陆铮的猜测,难道真能作数么?

太子和陆铮见惠帝迟迟没有出声,就都暗暗叹了口气。

他们早料到了。

以惠帝优柔寡断又多疑的性子,绝对不会轻易答应让陆铮回到西北战场上去。

陆家若再立下旷世军工,将来,还能如何封赏?

封异姓王,与惠帝同掌江山不成?

显然不能!

惠帝虽不好战,兵书读的不多,可至少,他是自小就开始学习帝王之道的。

先帝是真的将他当作未来皇帝在培养的。

可惜,先帝独独忽略了一点,他自己常年征战在外,却从未想过带惠帝上过一次战场,让他亲眼见识见识,战争的残酷和冷血。

惠帝打从一开始,心中就没有太多侵我国土,虽远必诛的念头。

匈奴每年在西北滋扰生事,也不过抢些粮食人马,南诏泱泱大国,难道还差那么点粮食和人马吗?

惠帝至始至终,都是这样想的。

所以,他就愈发地厌恶打仗。

可是朝中那些武将们,每当说起这事,都义愤填膺的,一副恨不得马上抄刀杀到西北的模样。

惠帝也不好太过反对。

索性,陆家这几年,将西北守得牢牢地,并没有失去一寸属于南诏的国土。

不过也正因如此,陆家在军中,乃至在朝中武将群体中,都备受推崇。

这也是惠帝最不愿将陆铮派到西北去的原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自古以来,君王都是差不多的心思。

虽说历史上也有不少圣明贤主,文治武功,皆为上乘,可惠帝,毕竟不是。

他最大的心愿,不过就是想在自己做皇帝的这些年中,南诏四海升平,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口口称赞他是圣明君主。

仅此而已。

他自认,自己这个想法也不算难,可怎么就是实现不了呢?

惠帝百思不得其解。

“陆铮才自西北回来,如今骤然举兵回去,朕恐会引起南诏百姓们的恐慌啊……”惠帝一言未尽。

太子和陆铮却瞬间明白惠帝的意思了。

暗暗叹息一声,太子率先站出来,道:“父皇所言极是,是儿臣考虑不周。”

陆铮听见太子这样说,只好也站出来,垂首拜道:“臣妄言了,还请陛下勿怪。”

惠帝没有立即说话,视线在太子和陆铮之间逡巡几圈,才笑着摆摆手。

“太子,陆爱卿不必多礼,你们也都是为了整个南诏考虑,无妨,无妨。”

“父皇(皇上)圣明。”太子与陆铮闻言齐声赞道。

惠帝开怀大笑:“朕也是有你们辅佐,才能将南诏治理得这样好。”

“儿臣惶恐,不敢居功,都是父皇圣明。”太子含笑回道。

陆铮顿了一瞬,也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陛下圣明。”

言尽于此,皇上不相信,他也没法一力坚持。

他的预感不会错的,匈奴,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第98章 浴佛节

展眼到了四月初八,浴佛节到了。

浴佛又称灌佛,在古印度佛教中即为一种重要仪式。

史书记载,释迦牟尼佛生于公元前565年,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

传说,小王子生下来就会走路,双脚各踩一朵莲花,一手指天,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正当乔达摩•悉达多王子讲话时,突然天雨花香、九龙吐水,场景十分壮观。

这位王子其实是从兜率天内院发愿降生人道的“护明菩萨”,长大后自行断发出家、修行、悟道成佛,号释迦牟尼佛。

这一天适逢农历四月初八,即为佛诞日。

是日,各地佛教信徒均云集庙内,参加浴佛。

在佛殿上,供奉着太子佛像,四众弟子顺序用小铜勺盛满香汤浴灌太子佛,在此前后还举行相关的法会,称为“浴佛节”,

(注:以上来自《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蠢作者自己是不会的,都是查阅的资料,捂脸~~)

南诏重佛法,故而对这一节日,极为重视。

这一日,以京都弘济寺为主,举国各地佛寺皆在寺内举行盛大仪典。

佛门僧俗信徒们,在这一日,效仿乔达摩•悉达多出生时的情景,用甘草、茶或多种香草制成“香汤”沐浴“太子”佛像,以示崇敬。

而与此同时,山下众多贵籍之家,也都会在这一日行布施善举,结善缘,增功德。

四月初八一早,永宁侯府府门洞开,众多年轻力壮的奴仆抬着几口大口锅,一排排粉衣美婢,或端碗盘,或端杯匙,一同往永乐街中心走去。

早在前几日,顾家就派人广散消息,说明了浴佛节当日,会在永乐街布施。

刚搭好粥棚台子,就有不少乞丐和贫苦民众围了过来。

顾家大管家顾新海带着仆从们高声呼喊,维持秩序。

等到大家按次序排成一排之后,顾家三位太太,几个姨娘并三位小姐都出来了。

南诏对女子管束没有那般严格,况这又是积德行善的好事,故而这一日,就连闺阁里的小姐们,也会出来帮着家里料理布施事宜。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虽未明说,但也几乎是每一家约定俗成的陈规了。

自古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稍稍有些家世的女子,出嫁后,一般也都能做得家中主母。

等她们成婚后,像是今日布施这类的事情,便是她们需要料理的了。

所以说,未嫁的女子帮着家里长辈出来布施,也是为了学习,该如何处理这类事宜。

这样,以后自己出嫁了,也好不在夫家人面前露了怯。

辰时正,顾新海亲自鸣锣示意,开始布施。

永宁侯夫人方氏,二房夫人沈氏,三房夫人宋氏分别带着顾凝薇,顾安雅和顾菱,站在粥棚前为百姓布施。

今日布施所用的米粮,有大半出自宋氏私房米粮铺子,所以即便方氏是正牌的永宁侯夫人,在宋氏面前也有些低人一等的感觉。

不过,尽管如此,方氏却不会叫外人看出来。

顾家年年布施,早已自成一套体系,所以,进行的很是顺利。

夫人和小姐们施了会儿粥,便暂且退到后面去歇着了。

若是叫她们这些养尊处优的贵夫人和千金小姐,真站在这里盛一整日的粥,还不将她们累出个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