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701)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谢婉容见了却觉得不好意思,明明安笙才是需要安慰的那个人,可现在倒是反过来了,是安笙宽慰她。

这时候,就听文韬道:“走吧,趁着这会儿人还不太多,我们快些进去,好好逛一逛,云华楼今日的可有大灯谜呢,我们先去瞧瞧,别叫别人抢了先。”

文韬向来心细,所以一见谢婉容和安笙的表情,就知道二人怎么了,因而忙拿话岔过去。

当日永宁侯府出事时,他们都在场,自然也知道安笙经历过什么,而这世上最伤人的,往往就是真相……

杜奕衡也道:“是啊,咱们快些进去吧,待会儿人多了,走都走不开,我还打算去云华楼吃汤圆呢。”

“就知道吃。”林子轩笑着调侃他。

杜奕衡不服气,朝林子轩翻了个不太雅观的白眼,说:“人生在世当及时行乐,吃也算是人生一大乐事!”

“好好好,你都有理,行了吧。”林子轩不跟他做口舌之争,率先认输。

杜奕衡这才哈哈一笑,朝大家招呼一声,然后率先走出去。

安笙见他持折扇,不由暗道,真难为他这么大冷的天还有心情摇扇子呢,也不嫌冷。

杜奕衡当然也是嫌冷的,所以没看见他拿着扇子却并没有对着自己的脸煽么,都是装样子的。

身为邺京四大公子,杜少爷的偶像包袱简直不要太重!

……

一行人进入宣武街,入目便是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花灯,一条长街望不见尽头,只见眼前一片灯海,璀璨异常。

一整条街最上面高高架着八角灯,这是朝廷命人放的,不属于个人或者商家,而除此之外,街面靠左多是贩卖花灯的小贩,其中还夹杂着卖艺杂耍的,售卖各种小吃和其他器物的小摊子,端的是热闹非凡。

而右侧的各家商铺门口也是明灯高挂,旌幡摇曳,远远看过去,什么走马灯、玉兔灯、莲花灯、八仙过海灯、葫芦灯、猫儿灯、狗儿灯、虎头灯多不胜数,诸家彩灯造型各异,奇巧精美,简直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每家花灯摊子前面都有灯谜,邺京人的规矩是,这一日的花灯,都要猜中谜底才能将对应的花灯带走,而猜花灯却不是免费的,须得付给商家相应的报酬才行。

其实说白了,花灯还是等于是客人买的,只不过加上猜谜之后,便多了些意趣,也雅致许多。

左边小摊上的花灯,并没有太过高深的谜面,在这里摆摊的多是些小商小贩,也不过是花几个钱请个秀才公帮忙出几个谜面,然后挂在花灯上用于吸引客人。

但谜底浅显也有谜底浅显的好处,那就是好猜啊。

安笙他们一行,从进了宣武街的第一家开始,一路猜灯谜过去,没一会儿就收获颇丰,他们都知道自己来这小摊子上猜灯谜,若可着一家来只怕摊主这一晚上就要赔钱了,所以并不贪多,一家只猜一个灯谜,多了便不再看。

很快,便走过了十几家小摊,这时候,已经走到略靠中间的位置了,众人刚想说歇上一会儿,就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家摊位前头,聚的全是人,而周边几家摊位前都只零星几个客人。

杜奕衡向来喜欢热闹,见状便跟大家说:“这肯定是有热闹瞧呢,咱们也去看看吧。”

左右无事,就是出来逛的,大家也就依了他了。

于是乎,一行人便往人群那边走去。

等走近了才知道,原来这也是一家卖花灯的,不过,这家卖花灯的方式显然跟另外几家不同,别人家都是交一份钱猜一次灯谜,猜中了便将相对应的花灯取走,而这家却是一个造型奇巧的走马灯,搭着五个普通的花灯一起售卖,当然相对的,这猜灯谜的钱也就比别家贵,猜一次最少竟也要一两银子,最高的那个竟需要五两银子。

不过,却没有人说老板定价太贵,原因无他,概因老板准备的花灯确实比别家要精美许多。

单说那定价最低的,一两银子猜一次灯谜的走马灯,便比别家的制作精巧很多,花灯所用的绢纱一看就知道不错,薄如蝉翼,映着里面的万马奔腾图画,惟妙惟肖,生动异常。

最便宜的都精巧至此,更何况贵的那个呢?

只见,那须得出五两银子才能猜灯谜的走马灯颇大,大概有五尺多高,三尺粗细,内设为女乐舞象,光影转动间,花灯里面的女子便做翩翩起舞状,旁边还有吹箫鼓乐的,竟似真人在舞蹈奏乐一般,实在叫人感叹工匠的奇淫巧思。

难得看到造型这么精巧别致的走马灯,众人都颇感兴趣,杜奕衡当即就拿出五两银子给那商家,叫他将那舞乐走马灯的灯谜拿出来给他们。

这商家等了许久,才等来个出手这么阔绰的客人,自然殷切非常,忙将灯谜的谜面送到杜奕衡他们面前,让他们猜。

要知道,虽说他的摊子上的花灯造型精巧,但是猜灯谜的价钱也贵呀,所以别看这周围围了这么多人,实际上都是来看热闹的,真正出钱猜灯谜的根本没有几个。

方才倒是还有两个书生去猜那一两银子一次的灯谜,但是因为没猜中,所以后来就再没有客人轻易出手了。

而杜奕衡一出手就是五两银子,瞧着就知道是个不差钱的,再看他们一行人的穿着打扮,商家便知道这一行几个男女不是普通出身,自然更加殷勤。

第903章 猜灯谜

杜奕衡接过老板递来的谜面,并没有急着自己先看,而是拿过去跟陆铮他们一起看。

他们这一行男的俊女的美,穿着打扮,仪容气度皆是不俗,就算周围大都是些普通百姓,却也看得出来他们这一行人身份非同一般,所以虽然大家伙好奇得紧,却也没人敢轻易凑到他们面前去,只个个抻长了脖子偷着瞄上几眼。

安笙和谢婉容被陆铮和文韬他们四个围在中间,既是保护又阻隔了大部分人的视线,所以她们俩倒没什么不自在的。

杜奕衡拿过谜面来,几位少爷都先让安笙和谢婉容来看,他们几个身量高,就算站在两个姑娘后面也不耽误看谜面。

安笙和谢婉容一同展开谜面一瞧,只见这谜面并不只有字,还画着一幅画,描绘的是江水汇流势趋平缓之景象,画工自然,情状真切,旁边题了一行字,曰:一入西川水势平,谜底打一个字。

这谜面乍一看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仔细甄别一二,便可发现其中端倪。

其实这谜面算不上太难,但是因为一般光顾小摊子的客人多是普通出身,这些人识字都不算太多,何况从这七言中学着拆字拼字呢,但是碰到真的通晓诗书的人,这谜面就谈不上太难了。

只是谢婉容因为比较擅长作画,所以注意力大半都放到了画上,一时间倒是看得有些糊涂。

但这其实也不能怪她,主要是这谜面给人的感觉重点就应该在画作中,而不是那句短短的七言诗。

而安笙画工并不出众,所以便也没在画作上投入太多心思,注意力都放在那句短诗上了。

看了一会儿,安笙心里便有了答案。

杜奕衡一看安笙的模样,便知道她心里有了计较,而这会儿他心中也有了答案,不等安笙说出来,便忙道:“咱们将各自的答案写出来吧,怎么样?”

其他人看他兴致这么高,自然也没有扫兴,遂都点头应了。

摊主也乖觉,见状也不必杜奕衡吩咐,便立即递来了纸笔给他们,杜奕衡离得最近,便接了过来,然后将纸笔分发给其他几人。

猜谜向来不是陆铮擅长的,陆铮便没有接笔,而谢婉容不确定答案,便也没有要,所以最后,便只有安笙、文韬和林子轩接过了纸笔,然后各自写了答案。

片刻后,四人共同展示各自的答案,只见四张纸上,全都写了同一个字,是个酬谢的酬字。

杜奕衡一看,就哈哈笑了,然后将自己手里的纸张递到老板面前,问说:“老板且看看,这谜底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