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557)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所以说,众人大都以为,基本不用比,也知道结果。

可也有少数人觉得结果未必就是陆佳敏赢,方才击鼓传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原本众人可都以为安笙大字不识几个,即便是简单些的对对子,也不可能对上多少,可是,人家不仅全都对上了,还对的十分工整,无论是简单的还是难度高的,皆是信手拈来,十分从容。

也正因如此,才让一些人对她有了改观,觉得她的言行举止,并不像是乡野村姑的做派。

再加上她又是普云大师唯一的俗家弟子,还是唯一的女弟子,又是护国公府未来的儿媳,将来的世子夫人,甚至将来还极有可能是新的护国公夫人,这一重重身份加诸起来,也叫人不敢小视。

否则只凭她永宁侯府庶出小姐的身份,就没有资格参加这次宴会,更遑论坐在谢婉容下手的第一顺位了。

要知道,这个位置历来非地位尊崇之人不能坐,而安笙却坐了,其他人也不敢表现出什么不满,就足以说明,她身份不一般。

可是,安笙的身份不一般,毕竟是凭借未来夫家得来的,而陆佳敏,却是出生就注定不凡,再加上她在京中多年盛名,所以两相比较起来,大多数人,还是站在了陆佳敏那一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大部分人总会下意识的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一方,所以,在权衡了一番之后,大部分人选择站在了陆佳敏那一边。

这不仅仅只是因为陆佳敏出身较高,而且还因为,她们一直就认为,陆佳敏将来即便是不嫁进皇家,也是要嫁给王侯公卿的。

有了这些认知,她们愈发觉得陆佳敏不是她们能惹的,不仅不能惹,还要尽量打好关系,这样日后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即便是这些年纪尚且不大的姑娘,也已经知道要从别人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好处了。

安笙是不知道这些小姐们内心婉转曲折的心思的,她现在,正在焚香沐手。

这煮茶之法,可大有讲究,若细究的话,可追溯至很久之前,具体年代或许已经不可考证,不过,煮茶技艺最为兴盛的,该是前朝,南诏虽也大兴茶道,不过时下人们大都是泡茶喝着居多,只有在特定的场合下,或是为了显示煮茶者的技艺时,才会才行烹煮之法。

煮茶技艺,十分繁琐,手法也颇多,但每一种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步,皆是转碗摇香这一步。

而这一步,也正是安笙最擅长的,只不过,知道的人可不多,普云大师算一个,陆铮和文韬这两个亲自尝过安笙煮的茶汤的,也算两个。

谢婉容提供的茶饼,是信阳毛尖,安笙沐手后,拿起茶饼轻嗅其味,辨出乃是秋季采的白露茶。

这个并不十分难辨,不同的时节采下的茶叶香味,形状,眼色皆有不同,但凡是懂这些的,都能辨认的出来。

不过,安笙看出来,也没多说。

但陆佳敏却是忍不住,她跟安笙的动作几乎是同一时刻进行的,安笙嗅闻茶饼的时候,她也在闻其味道,片刻后,便放下茶饼,朝谢婉容笑道:“谢小姐这是秋时白露茶吧?”

谢婉容知道猜出这个并不算难,她也算是好此道的,因而倒是并未觉得陆佳敏此举不妥,便颔首应说:“陆大小姐说的没错,这正是白露茶。”

在场有通晓此道的双眼不由发亮,不懂的也一副陆佳敏果然很厉害的模样。

相比于陆佳敏的高调,安笙就低调多了。

闻过茶饼,便安静放下,也不多话,直接就去敲茶饼,准备研磨。

陆佳敏见安笙听见动静头也不抬,不由有些生气,瞬间也没了卖弄的心思,低头敲起了茶饼。

制好的茶饼烹煮时须得敲下来,再研磨成粉末,再讲究一些的,会用细箩去筛,谢婉容准备的用具极为齐全,想来也真是通晓此道。

而安笙和陆佳敏研磨好茶饼之后,均选择了用细箩来筛。

反复三遍,茶粉已经很细了,二人一同停下了动作。

陆佳敏不由自主地往安笙那边看了一眼,就见安笙仍旧头也不抬,一副从从容容的模样,不由气闷,双手更是捏紧了手中的细箩。

陆佳敏此举,其实已经落了下乘。

对战之时,忌骄忌躁,诸葛孔明敢唱空城计给司马懿看,既是利用了司马懿生性多疑之短,最主要的,也是用自己的从容不迫,震慑住了司马懿。

说白了,这不管是对战还是对峙,先失了常性镇定的,便已经是输了。

不过,陆佳敏此刻并未意识到这些。

不光是她,这厅中数十人,也没有几个人意识到这一点的。

陆佳敏的失神只有短短的一瞬,很快便又恢复如常,待茶粉筛好,便要开始煮茶了。

小炭炉上的铜壶之中,有热气袅袅飘出,氤氲了安笙与陆佳敏的眉眼,叫她们看不清彼此此刻的表情。

也让其他人看不清她二人的面容,只留下一个朦胧而模糊的轮廓,倒真有了几分飘飘欲仙的味道。

第714章 暗指

小宴客厅里忽然之间,便静了下来。

煮茶本就是件极风雅的事,在座的又都是世家千金,在外最是注重仪态脸面,不关己身的时候,谁都想要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知书达理那一面的。

因而,这一时之间,厅内倒是再无人说话,只有琴音流泻,空灵致远。

安笙与陆佳敏分列对面而坐,面孔皆是半隐在袅袅热气之中,陆佳敏抬头看了安笙一眼,却有些看不清安笙的表情,但是,见安笙好似一派从容,镇定自若,不知为何,心里就忽地一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白水煮沸,已是可以开始煮茶。

陆佳敏见安笙用布巾揭了铜壶盖子,不想落后与人,便也赶紧自去动作,不再分神,只是动作间却不禁带了几分郑重,神情中更是多了几分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张。

她二人这一点细微的变化,外人却不知道,在她们眼中,这二人动作皆是行云流水一般,仔细看去,竟好像不分上下似的。

一时之间,方才大半抱着玩笑之心的人,也不免收起了玩味之意,仔细看起二人的动作来。

好的茶艺师傅煮茶,讲究动作流畅,下手精准,配什么香,各式用料何时加入,加入多少,都加什么,皆有讲究。

谢婉容显然也是个精通此道的,准备的用料极为齐全,甚至连那薄荷叶都是新鲜采摘而来的。

不过,文府有自己的暖房,里面种着薄荷这类香草,倒也并不算奇怪。

不过,在这冬日里还能看见新鲜的薄荷叶,便足以说明文府的财力了。

这小小的薄荷叶,自是又引起一众小姐们的艳羡嫉妒,众人又见谢婉容取用此物十分随意,好似并不多在意的样子,心内不免就想,这谢婉容看来是极得文国公夫人喜爱的,将来她嫁入文家,必定非比寻常,轻易不可得罪。

有了这个认知,日后这些小姐们与谢婉容相处,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轻易不敢得罪她,倒是让谢婉容暗地里有些吃惊,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此处暂且不提。

再说安笙与陆佳敏二人。

这二人煮水成沸后,便都准备开始添茶煎煮,在添茶的同时,也要将一应配料放入同煮。

这一点,也是煮茶之法上颇有争议之处,这世间百态,人之口味千奇百怪,连最好的厨子都不能保证自己做的饭食能得天下人的喜爱,何况是煮茶?

比方说有人爱喝浓茶,有人就偏爱清茶,所以,这煮茶的时候,加入什么配料,就全看煮茶人的手艺,和对客人的了解程度了。

陆佳敏这时候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在座的这些小姐们,虽说不全都与她熟识,但是,大半也都有些私交,诗会茶会甚至一些宴席之上都有碰面,其中更有几个是她的手帕交,自小一起长大的,她就算再不熟悉这些人的喜好口味,也总比安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