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449)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朝臣们大都精乖,见此便也不再坚持,山呼万岁后,齐齐退了出去。

惠帝带着太子跟大皇子到了御书房。

一进去,惠帝就随手抄起案上摆着的小香炉,朝大皇子砸了过去。

大皇子感知到危险,下意识地偏头一躲,躲过了那鎏金檀香炉。

看到香炉在自己身后骨碌骨碌地滚远了,大皇子眼底又是一暗。

这香炉是鎏金的,顶盖颇为尖锐,若真砸到他,怕是要见血的吧,父皇可真下得去手,难不成,还想要他的命不成!

惠帝发现自己朝大皇子扔了香炉,原本是后悔的,但是,一见大皇子偏头躲了过去,不由又是生气。

“逆子,你还敢躲!”惠帝指着大皇子怒骂道。

大皇子闻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也不说话,就垂首跪着,瞧那模样,倒像是在做无声的抗议。

太子也看了眼身后已经滚远了的香炉,回首劝道:“父皇喜怒,大皇兄定不是故意要躲开的,应该只是本能反应,人都知道趋利避害,这也是人之常情,还请父皇不要怪大皇兄了,再者,若真砸到了大皇兄,到时候心疼的还是父皇您,既没砸到大皇兄,还是好事,还请父皇不要再生气了。”

太子这话说的颇为顺耳,将惠帝的面子里子几乎都考虑到了,惠帝听了,面色稍缓。

“难为你这么懂事,”惠帝叹息一声,夸了太子一句,然后,转头又瞪了大皇子一眼,却没叫起。

也该叫这小子得些教训了,否则他就要无法无天了。

为了构陷自己的兄弟,竟然丝毫不顾大局,实在可气可恨!

但是,再可气可恨,这也是自己的儿子,惠帝到底舍不得真下狠手惩罚。

而且此事发现的及时,也并未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想来,只要小惩大诫,这孩子还是能改正的。

太子并未忽略惠帝眼中那一瞬间的心疼,他知道,这件事,怕是又达不到预期了。

他敛下眉眼,掩下满眼的失望。

似乎对于这位大皇兄,父皇总是有着超乎寻常的忍耐力和包容心。

太子有些嘲讽地想,到底还是最偏疼的啊,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舍不得的……

第574章 押送

最后的结果,同太子预想的差不多,大皇子被罚禁足一月,不许出门,亦不许他人探视拜访,至于朝堂之上,大皇子力荐派人清查四方馆的事情,惠帝并没有再提。

大皇子被惠帝赶回去禁足了,太子却没有走。

大皇子走后,惠帝才叹息了一声,对太子难得的和颜悦色,“你怪父皇吗?”

太子闻言,似乎有些惊讶,怔愣了一瞬后,才拱手答说:“父皇有苦衷,儿臣明白,儿臣又岂会怪父皇呢。”

这种时候,实话实说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愚蠢透顶的,太子当然不可能老老实实地跟惠帝说,他心中是有怨的。

惠帝问他这句话,可能是真有些过意不去,也可能只是随口一问,所以,他自己不能当真。

惠帝听到太子的话,眉目更加缓和了一些,看着太子的目光,近乎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慈爱。

太子并未抬头,所以,也没有看到惠帝这般瞧着他。

惠帝自己看了一会儿,才对太子道:“这会儿又没有旁人,便别多礼了,你能明白父皇一番苦心,可见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愧为南诏之储君,有气度识大体,当得起你肩上这副担子。”

说着,惠帝又轻轻地叹了口气,尔后,才又接着道:“父皇知道这件事,是有人故意针对你,但是,父皇也有父皇的难处,所以,父皇只是叫你大皇兄禁了足,你能体谅父皇,最好不过了,你再坚持坚持,等陆文那边传回了消息,父皇必然亲自替你证这个名,定不叫人误会你。”

“多谢父皇。”除此之外,太子又能说什么呢?

说他觉得惠帝对大皇子处罚的太轻,还是指责惠帝故意偏袒大皇子?

若这话真说了,今日禁足的,怕就是他了吧!

这些道理他都明白,可是,到底还是会失望的啊……

惠帝又跟太子说了会儿话,才叫太子也退下了。

等太子也离开后,惠帝才彻底放松地靠进了御椅中。

半晌后,惠帝喃喃问道:“常亭,你说,朕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常公公闻言,不由暗暗心惊,他先是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惠帝的表情,然后,才斟酌着回道:“皇上有皇上的考虑,您需要衡量的事情太多,您如此辛苦,想来不论是太子殿下,还是大皇子殿下,都会明白您的一番苦心的。”

这话似乎说到了惠帝的心坎里,他一下子从迷离中脱离了出来,轻轻哼了一声,笑骂道:“就你会说话,哪个也不得罪!”

常公公知道惠帝这是心里头舒坦了,胆子便也大了起来,笑嘻嘻地回道:“都是陛下您调教得好么,有您成天地调教着,奴才再不会说话,也学会了啊。”

惠帝闻言,哈哈大笑了几声,似乎心情已经完全好了。

……

惠帝这里舒坦了,大皇子那,可就不舒坦了。

惠帝勒令命其禁足,是真叫侍卫直接押着他回府去的。

虽说到底还顾忌着他的面子,让他坐了轿子,侍卫们只是随行,但是,也足够让大皇子恼火的了。

惠帝一片苦心,到了大皇子这里,完全没有领会到,只觉得惠帝这是故意羞辱他,心里恨得不行。

汪德蒲下了朝,一直没敢走,带着汪文正,就等在宫门口,想着待会儿能第一时间见到大皇子,好好问问方才到底怎么回事。

可是,他注定是要失望了。

大皇子人倒是出来了,但是,却是被大内侍卫送出来的。

汪德蒲多老辣的一个人,一见猪这个架势,瞬间就明白了。

糟了,他在心中暗道。

汪文正一时间没领会到惠帝的真意,见大皇子的的轿子经过,还想去拦,却被汪德蒲先拦下了。

汪文正知道汪德蒲不会无缘无故拦下他,见状只好按捺住自己的焦急,眼睁睁地看着大皇子走远了,才小声问汪德蒲:“祖父,怎么回事?您为何拦着孙儿呢?您不是……”

汪德蒲不等汪文正说话,便低声道:“大皇子是被皇上安排人送出来的,说是送,实际上,应该说押送才对。”

“押送!”汪文正听了汪德蒲的话,不由惊讶。

大皇子坐着轿子出来的,怎么会是押送呢?

“就是押送,”汪德蒲却十分肯定,“你几时见到过,皇上派大内侍卫送大皇子回府了?别说大皇子没这份待遇,便是太子,也不见得有这种待遇吧?况且方才的事情,你还没看出不对来么?”

汪德蒲提及朝堂上的事情,汪文正稍加一想,便也明白了。

“祖父的意思是,大皇子打算通过四方馆的事情,打击太子的事,被皇上发现了。”

汪德蒲冷冷哼了一声,“发不发现不要紧,要紧的是,四方馆内,匈奴使者的事情,多半是皇上授意的,大皇子这次,算是撞到枪口上去了!”

“祖父的意思是,这件事是皇上嘱咐太子做的!”汪文正显然惊讶极了。

这有可能吗?

祖父这个猜测,是不是太过大胆了些?

匈奴使者来使,是为了两国友好邦交,这不是皇上一直所希望的么,难道皇上会自己出手破坏吗?

“皇上手中,可能掌握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重要情报,所以,皇上才会对匈奴使者下手,眼睛擦亮点儿吧,这件事,轻易不要插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跟我说,千万不要,不要像大皇子那样,自作主张!”

最后一句话,汪德蒲说的几乎是咬牙切齿,可见有多么生气。

“是,祖父,孙儿知道了。”汪文正一向对汪德蒲的话很是听从,闻言忙颔首应了下来。

汪德蒲见汪文正这样听话,心头的火气总算稍稍降下来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