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445)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那状告谢嘉的小官一见惠帝并不按照他所想的那样,要传唤人证,不由着急,偷偷地抬头往某个方向看了过去。

不过,他只看了一眼,便被人瞪了回来,不敢再看了。

惠帝不表态,事情却不能这么胶着着,否则的话,便枉费了某些人辛苦安排一场了。

片刻后,大皇子突然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惠帝见大皇子站了出来,双眸便是一眯,但很快,便又恢复了正常,朝大皇子微微抬了下下颌,道:“你有什么话,便说吧。”

大皇子闻言,又是恭敬一拜,尔后才道:“回禀父皇,儿臣方才听两位大人所言,觉得二人所言似乎都有些道理,既然如此,儿臣便想,不若,便叫这位大人所说的人证,到殿上来说说自己知道的情况,父皇圣明,想来听后自有决断。”

说着,又顿了一下,抬首看了眼惠帝的反应,见惠帝表情没变,才又继续道:“儿臣也只是见父皇似有为难,才有这一番愚见,还请父皇不要怪罪。”

惠帝闻言便笑了,“你一番孝心,说的又句句在理,朕岂会怪你?”

“父皇明断。”大皇子又适时地拍了下马屁,哦不,龙屁。

这话惠帝听得顺耳,心里那点儿刚刚升起的怀疑,便也落下去了。

“既然如此,便传唤人证,前来问话吧。”

惠帝金口一开,人证被带了上来。

这人证一上来,谢嘉首先变了脸色。

不少人一见他的反应,心里都有些嘀咕,心说这别是心虚吧?

难不成,那小官状告谢嘉的事情,还是真的?

一时之间,大殿上人心各异。

大皇子趁机看了太子一眼,就见太子看着谢嘉,眉心轻轻蹙起,眼神也有些闪烁,看起来似乎在害怕什么似的。

大皇子一见太子这般反应,便暗暗高兴,但面上却竭力忍着,不露分毫。

所谓的人证,不是别人,竟是鸿胪寺左少卿刘信。

这人可是谢嘉的得力属下,这也就不怪,为何他一上来,谢嘉脸色就变了。

状告自己的人证是自己的得力属下,怕是哪个人见了,都难以保持波澜不惊吧。

刘信一上来,先恭敬参拜了惠帝,待惠帝问话后,才开口。

“启禀陛下,薛大人所言,臣可证明,陛下面前,小臣不敢妄言,匈奴使者来使南诏,小臣一直跟随谢大人招待使者,可这几日,谢大人忽然安排小臣去做了别的事情。起初,小臣也并未觉得奇怪,但过了几日,却再不见匈奴使者出门,小臣见使者多日不曾出门,心内存疑,便去使者那里看了一下,谁知,这一看之下,竟发现,使者竟已经不在四方馆内了!小臣得知此事,心内惊慌不已,又不敢声张,可此事兹事体大,小臣心内着实不安,故前几日,便与薛大人私下说了,薛大人一听,便说此事定然不对,故而,小臣便与薛大人私下查探了一番,结果发现,谢大人几次行踪鬼祟,似乎在隐瞒什么,故而,小臣与薛大人大胆猜测,匈奴使者失踪,与谢大人有关!”

第569章 明白

刘信的话一说完,所有人都惊讶了。

匈奴使者失踪了?

天哪,这是真的吗?这又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

众人不禁一同回想,这一想之下,还真就想出了问题。

前些日子,大家经常能看到匈奴使者在街上游玩,可这几日,确实不见人影了。

难道,匈奴使者不是逛累了京都,想要歇歇,而是失踪了?

听刘信跟薛伟这意思,还可能是被谢嘉给害了!

顿时,所有人看谢嘉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话听着好像有点儿玄乎啊,谢嘉能有这么大胆子,暗害匈奴使者?

而且,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每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人可真是太可怕了!!!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惠帝开口了:“你的意思是,谢嘉谋害了匈奴使者,却做出一副假象,来欺骗朕,欺骗所有人?”

惠帝一开口,下面陡然便安静了下来。

大概是慑于惠帝龙威,刘信不自觉地抖了下身子,才哆嗦着答道:“回禀陛下,薛大人与小臣,确有这般猜测。”

这话听起来,总觉得对自己的猜测不那么确定,所以,要再来一个人来给自己增加底气。

薛伟对于刘信拉他下水的举动也是暗暗咬牙,但也没办法,闻言只好附和道:“回禀陛下,臣确实有这般猜测,故而,才想请陛下派人前去四方馆查验此事,只要清查四方馆,那一切就都明了了。”

惠帝听了这些话,没急着做决定,皱着眉坐在龙椅之上,看上去似乎在犹豫什么。

大皇子看见,惠帝好像扫了太子一眼,但是太子垂着头,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也没注意到惠帝看他。

惠帝这一眼在旁人看来,可能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在大皇子看来,那可是大大的不对。

大皇子愈发觉得自己今日所求之事,定能办成,不由暗喜。

他抬眼扫视了一圈,觉得差不多也到时候了,便又站了出来。

惠帝见大皇子又站了出来,表情终于有了大的变化,似乎有些震惊,又有些怀疑,总之十分复杂。

偏大皇子正在窃喜之中,并未注意到惠帝这一表情变化。

可他没注意到,别人却是注意到了,尤其是,一直紧盯惠帝反应的人。

从大皇子站出来帮薛伟说话,汪德蒲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了。

薛伟虽是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官,但却实打实是他们这派的人,这人早年也算得过他几次点拨,再遇上他的时候,总要恭恭敬敬地称一声老师。

但汪德蒲并未真的将他当成自己的学生。

他汪德蒲收徒,那也是有要求的,岂会来个人叫他一声老师,便成了他的徒弟?

那样的话,他可真要桃李满天下了。

不过,薛伟此人比较善于钻营,行事活泛,汪德蒲便也将他收归麾下,好像有一次,还介绍给大皇子过。

时间太久远,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将此人介绍给大皇子的,汪德蒲竟然已经有些记不住了。

由此可见,绝对不是什么重要场合,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忘得这般彻底。

忘了二人如何有了交集,汪德蒲却记得这薛伟是他们一派的人。

所以,方才薛伟一站出来的时候,他就直觉此事可能跟大皇子有关系。

之后大皇子的反应,也证实了他这一猜想。

想到这些,汪德蒲不由生气。

大皇子又事先不跟他商量,便随意行动。

他知道大皇子最终的目的在谁的身上,可此事哪有那么容易,若成了还好,若不成……

汪德蒲微微眯起浑浊的双眼,看了看惠帝,又看了看太子,接着,又看了看陆铮,心微微沉了下去。

若此事不成,大皇子怕是要惹一身骚啊!

而根据他的经验,大皇子所谋之事,多半是要不成了。

别的不说,单看惠帝方才反应,便已经说明了一切。

大皇子实在太过冲动了!

他到底从哪里,得到了什么样的消息,才敢安排人状告谢嘉,又企图牵连太子与陆铮呢?

正在汪德蒲满心不安的时候,大皇子开口了。

“父皇,儿臣以为,薛大人所言,句句在理,此事孰是孰非,只要派人去四方馆看过,便可得知真相了,到那时,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自然也一目了然。”大皇子神色很是从容大气,好似真如他自己所言,对此只是就事论事,绝无半点私心一样。

“哦,你也主张,应派人去四方馆搜查?”惠帝没有直接应下大皇子的话,反而这样问了一句。

汪德蒲一听惠帝这话音,就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想明白这不对来自哪里,便听大皇子斩钉截铁地应道:“回父皇,儿臣认为,该去搜查,这样便什么都清楚了,父皇也不会偏听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