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387)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我亦正有此意。”

“可这样,便又要委屈你了,都是我……”自定亲以来,陆铮时常会有这种感觉,觉得安笙被自己连累,受了诸多委屈。

他觉得对不起安笙,但是,又舍不得放开安笙,所以有时候,心里常常会觉得矛盾。

安笙多少也能猜出点陆铮心中的想法,因而故作伤心道:“将军说这样的话,岂非见外?我原以为,我们之间,是不必说这种话的。”

陆铮哪里能见得安笙这样,于是忙摆手解释说:“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觉得……你,我……”

许是太过着急了,陆铮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解释,急的话都快说不利索了。

青葙在一旁看得分明,见陆铮这样,便偷偷笑了。

姑爷可真是的,就没看出小姐是装的么?

小姐若真生气了,才不是这个样子呢,她气极了,你反而看不出来,笑得你都不知道她心中已经积满了怒火,那时候,惹怒小姐的人,就等着遭殃吧!

小姐这分明是在逗姑爷呢,可惜姑爷倒没看出来。

不过,转念一想,青葙又觉得,也许陆铮不是没看出来,只是因为,太过在乎了,所以明明知道安笙可能并不是真的生气了,仍然急的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也正因如此,这份在乎,才显得格外难得可贵吧。

思及此,青葙会心笑了……

小姐幼年孤苦,如今,倒是觅得佳婿,往后嫁到护国公府,丈夫疼爱,长辈慈和,小姐便不会再受苦了吧。

陆铮跟安笙细细商量了些接下来的安排,直到该说的都说了,才恋恋不舍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那,我就先走了,你也早些歇了吧。”陆铮的声音有些哑,似乎是方才话说的有些多了,又似乎只是喉间突然发涩造成的,并不明显,反倒衬得他音色十分好听。

“好,你回去也小心一些。”安笙缓缓点了点头,轻轻应了一声。

陆铮又定定看了安笙一会儿,才转身离开。

青葙见状,忙跟出去送他。

刚到房门口,陆铮便叫青葙留步,然后自己推门出去了。

青葙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身影快速消失在小院中,这才重新关好了房门。

转身回去,见安笙站在椅子前头发呆,青葙只得小声问道:“小姐,奴婢伺候您歇下吧?时辰也不早了。”

安笙这才怅然地应了一声,转身回内室去了。

……

皇宫,福宣殿。

玖瑰公主临睡前,接到宫婢送来的一碗安神汤,喝了下去,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她今日在大殿之上,冒险表明身份,精神极度紧张,早已累了,所以这一觉,睡得很沉。

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好像又见到了自己敬爱的哥哥,带着她,在草原上策马打猎,肆意奔腾,那感觉,真是快活极了。

可下一瞬,快活的场景陡然一变,又成了那夜的大火,她躲在地道里面,保住了一条性命,再出来的时候,哥哥却已经成了刀下亡魂,匈奴的王者,也换了人做。

再后来,新的匈奴王,她的表兄,让她到南诏来和亲,做他在南诏皇宫里的眼睛,她为了保护哥哥的幼子,只得听从表兄命令,只身来了南诏。

从离开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明白,自己此生,怕是再也回不去家乡了……

第494章 目的

匈奴公主的封号很快就定下来了,惠帝亲自下了旨意,册封匈奴公主为昭妃,由皇后娘娘择日举办册封礼。

虽然赐下封号,但是,皇上却并未让匈奴公主换住处,仍旧居住在福宣殿。

在宫里生活的人,大都长着七窍心肝,皇上此举,并不合乎规矩,甚至可以说有些奇怪,不由引人多想。

宫中议论纷纷,皇后娘娘听说了之后,只笑笑没有说话,也并未叫人制止。

荣贵妃见皇后都没什么动静,就更加不出声了。

她巴不得那些奴才们作践匈奴公主,就算不能真的起到什么作用,起码心里还痛快些。

匈奴公主自住进了福宣殿后,夜夜都会做梦,且梦境的内容完全相同,就跟第一夜做的那个梦,一模一样。

梦做多了,有些时候,就会跟现实相互混淆。

匈奴公主有时候在宫里待着待着,就恍惚觉得自己回到了匈奴王宫中,跟哥哥生活在一起的时候。

有时候,她还会叫错侍女的名字,但这些侍女规矩极好,听到她叫错了人,也不会表现出分毫异样。

可她们越是这样,匈奴公主就越是担心。

她总觉得,这南诏皇宫,犹如一个巨大的牢笼一样,而她身边的这些人,就是那看管牢房的人。

她本就带着不为人知的目的而来,长此以往下去,精神就更加紧张了。

但是她又要竭力不表现出来,所以,心事就越来越多,夜里做梦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

五日光景过去,匈奴公主却觉得,自己好像在这南诏后宫之中,过了大半辈子一样。

这期间,惠帝一次都未召见过她。

她只从侍女口中,零星听到了一些匈奴使者那边的情况。

她急于知道南诏宫廷里的一些秘密,但是又不得其法,所以很是着急。

直到第六日,她跟表兄所说的那个,他们在皇宫的内应见到面以后,这种情况才被打破。

来南诏之前,新任的匈奴王,她的表兄曾跟她说,南诏后宫中,有一个他们的内应,让她查到什么秘密之后,就告诉那个人,这人会有办法将消息传回匈奴。

今日,她终于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内应。

这人看起来毫不起眼,只是这偌大的宫廷内,一名小小的宫女而已,与其他人丝毫无异。

但是,公主却明白,这名宫女,远远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样无害。

越是这样没有辨识度的人,才越适合做内应,外形特征太过明显的,反而不适合做探子或者内应这种,保密性要求比较高的事。

二人见面并不容易,只匆匆说了几句话。

从这宫女的口中,匈奴公主才知道了外面的真实情况。

这几日,匈奴使者一直在南诏官员的陪同下,游览邺京。

邺京城很大,好吃好喝好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五日光景,不过才逛了一半不到而已。

南诏官员很负责,每个地方都力图让匈奴使者逛好,逛高兴了,几日下来,匈奴使者若不是还记得王上的吩咐,只怕都要乐不思蜀了。

匈奴使者临行前,应匈奴王吩咐,想要弄清楚南诏现如今的兵力情况。

一旦起了战事,知道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南诏的官员看的太紧,匈奴使者根本没有办法去查这些,除了夜里,他根本没有私人的时间,又何谈出去刺探军情呢?

宫女传话给匈奴公主,说匈奴使者让她告诉公主,想办法从惠帝口中问出,南诏如今的兵力情况,哪怕只是知道个大体数字,也好过一无所知。

这个任务很难,但是匈奴公主却没有办法。

她不想来南诏,这里是她的敌国,曾经很多匈奴人死在南诏人的刀下,但是,她又不得不来,所以她内心里,是非常的难过且不愿的。

但是,她既以来到了这里,就应该完成属于匈奴臣民的使命,就算不为了表兄,只为了哥哥,她也要这样做。

哥哥曾经也想过,要带他们攻进南诏,这样的话,他们就有温暖适宜的居所,吃不完的可口食物了。

所以,即便再难,她也要想办法,问出使者想知道的事情。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南诏的皇帝并未召见她,她就算想问,也没人可问。

后来,还是那宫女给她出主意,让她去找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乃后宫之主,匈奴公主想要见皇上,找皇后娘娘,未尝不是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