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361)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这地方荒凉得很。

不过一山之隔,却好像是完全迥异的两个地方。

可正因如此,陆铮才确定,他们找对了地方。

姬妙山对五行八卦有所研究,看着身后渐渐消失的山路,捋着胡子笑道:“怪不得此处少有人来,原来方才那山,便是个天然的屏障,里面五行八卦尽有,一般人,连那座山都走不出来,何谈再找到这里呢。”

说着,姬妙山又意有所指地对胡老汉道:“胡老哥大才啊,方才那座山,便是我,说不定也要走不出来呢。”

胡老汉哈哈一笑,憨声道:“什么大才不大才,姬老弟也太抬举我了,不过是常年在这片活动,比旁人更认得些周边的植被,所以跟着走的罢了。”

姬妙山听他这样说,也就没有再说下去,笑着捋了捋胡子,又放下了马车帘子。

陆铮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一处夹谷,穿过这夹谷,就能看到那传说中的极寒之地了。

胡老汉说,他也不确定那地方是不是陆铮他们要找的,但是,西北传说中的极寒之地,他就知道这一处。

陆铮先让两名暗卫前去探路,确定没有什么危险之后,才命大家继续前行。

这夹谷是真真正正的夹谷,刚好是只容一辆马车通过的距离,非常的窄,走在下面不由地便给人一种压迫感。

众人加快了行进的速度,尽管如此,仍旧走了快半个时辰,才转出这处夹谷。

走出夹谷后,便有一股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瞬间激的众人打了个寒噤。

如今正值炎夏,纵西北苦寒,却也不是下雪的时节,又怎会有如此凛冽的寒风?

应该就是此地了,陆铮暗道,一面又叫众人穿上带过来的裘衣。

待众人都穿好了衣裳,才又继续前进。

走了一段,胡老汉便喊停。

“不能再朝前走了,前面有匈奴人。”胡老汉看着陆铮,神情难得带上几分认真。

陆铮闻言,便挥手示意众人停下。

“匈奴人?”他定定地看着胡老汉,“老先生怎么知道,有匈奴人在这里。”

胡老汉看着陆铮,目光闪了闪,似乎还犹豫。

陆铮也不催促,反而叫几名暗卫下马,将马蹄都包裹上棉布,并将姬妙山请出来,让他暂时摒弃马车,与他共乘一骑。

胡老汉见陆铮他们没有要停下的意思,便皱眉道:“你们不是来找雪莲花的么,雪莲花不在前面,得往那边走,我带你们过去,看完了就赶紧回去吧,前面真是匈奴人。”

陆铮看了一眼胡老汉手指的方向,语气无波道:“我以为老先生应该知道,我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老先生既然带了路过来,怎么此时却拦着我们了?”

那夜一番试探,陆铮已经确定胡老汉从前必然是当兵的,且多半就是斥候出身,警觉性非常之高,骨子里的军人属性,也并未磨灭。

陆铮不知他到底隶属于谁的军队,一路上多番试探,如今却仍未有结果。

但是,他猜到了胡老汉的身份不单纯,胡老汉自然也看出了他们并非真是来看什么雪莲花的。

双方都察觉到彼此身份不单纯,可胡老汉还是带他们来了,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已经知道,陆铮他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而且更有可能的是,他对前面的寒铁矿藏,也是了解的。

否则的话,他不会如此笃定地说,前面有匈奴人。

此处陆铮虽不熟悉,但是仍然知道,仍旧是南诏国界。

匈奴人在南诏国界上,这种冰天雪地的地方,做什么?

难不成,也是来看雪莲的?

鬼才相信!

姬妙山见陆铮跟胡老汉之间气氛似有些紧张,慢慢地走了过来。

“胡老哥,小弟以为,匈奴人,该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您说呢?”

姬妙山这话一出,胡老汉脸色登时变了一瞬。

陆铮见状,眉心便是一皱,心里的怀疑似乎得到了验证。

他此前就觉得胡老汉身上虽然带着些军旅习气,但是有些地方又好像有些别扭,好像跟他有什么不同似的。

此前还只是猜测,现在听到姬妙山的话,陆铮忽然明白了。

这胡老汉,怕不止是军队里的人这么简单,甚至很有可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兵将。

南诏建国时间不长,陆铮的祖父算是开国元勋,到了陆铮这一代,南诏也不过才建朝几十年而已,历史实在谈不上悠久。

但是,先祖皇帝不仅打天下厉害,治理天下也颇有能耐,虽在位时间不长,却仍然将南诏治理成了一方强国。

前朝灭国,实在是因为上位者不仁,挑起了诸侯纷争,民间起义,这才被灭了国。

陆铮记得,他祖父曾说过,先祖皇帝建国之后,对前朝将领官员甚是优待,现如今军部便有很多从前效力前朝的将士。

这胡老汉,看着便是个有本事的,怎么却沦落至此呢?

第461章 乞巧节小宴

陆铮他们这边忙着互相试探,而邺京城,正迎来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乞巧节。

七月初七一早,青葙便拿来了一团丝线,让安笙穿针乞巧。

安笙见她兴致好像颇高,便拿过来穿了几根,紫竹和雪蝉也跟着一起穿,倒是也挺热闹的。

安笙知道青葙什么意思。

府里就这么几个姑娘,顾凝薇前些日子因着太子殿下选妃的事情,被徐氏解了禁足,谁知却没选上,连番打击之下,很是羞愤,如今自己竟也闭门不出了。

顾安雅跟顾菱如今走的倒近,这乞巧节,一般姑娘家都聚在一处穿针比巧,顾家姑娘不算多,顾安雅跟顾菱又隐隐有抱团倾向,顾凝薇闭门不出,安笙这里,便落了单了。

寻常时候还好,但过节么,总显得有几分冷清。

陆铮也不在,青葙大概是怕她觉得孤单,这才特地安排紫竹跟雪蝉一块来跟她穿针比巧呢。

其实安笙倒是乐得清静。

她巴不得顾家没人来烦她呢。

不过,永宁侯府里没人来找她,别人倒是来了。

新鲜出炉的未来太子妃,杜相爷的孙女杜婉菁给她下了帖子,请她去相府赴宴。

杜婉菁原本身份就不低,如今更是非同一般,她下帖子来请,安笙还真就不能不去。

徐氏听说这消息,将她唤了过去,一脸喜气地嘱咐了好多话,又叫徐嬷嬷给她带上十两银子,才叫出门。

十两银子,徐氏可真“舍得”。

府里姑娘们一月的月银也不过二两,她出门赴个宴,就一下子给了十两银子呢,可不是舍得么!

这是怕她周身的嫉妒之火还没烧上身么?努力地又添了一把柴?

青葙一路上脸色都不算好,直到回了玉笙居才道:“老夫人可真大方,这么点儿银子,就叫小姐出门去拉拢人脉!杜小姐日前送给小姐的那只玉钗,怕是三十两银子都不止呢,老夫人又不是不知道,既然要给,为何不多给些,那这么点儿钱,还从私库里出的,真当小姐稀罕呢!”

最后一句话,打了个弯才说出来。

她本来是想说,徐氏在“打发要饭花子”呢,可是一想不对劲,这才赶紧又改了口。

小姐可不是什么要饭的,小姐自己也不差这几个钱!

“行了,走吧,绕道去趟苏远那,再耽搁就来不及了。”安笙倒是不见生气,转头吩咐了一句,便提步要走。

青葙见状,赶忙扶着安笙出了门。

郑妈妈收拾了一下,也跟着了。

这是去相府赴宴,安笙纵出身不高,但是现如今也是陆铮的未婚妻,身份到底也不一样,出门赴宴,也不能什么都不讲究。

徐氏安排了一顶软轿,送安笙去相府。

出门之后,青葙便吩咐轿夫先去苏远的铺子,轿夫们得到的吩咐就是听安笙的安排,闻此自然是二话不说,直接抬着轿子去了苏远的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