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357)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可是他派人去查了,却只带回了一个消息。

这让他实在失望。

惠帝向来不是个善做决断的皇帝,遇此情况尤甚。

不过,太子跟陆铮都力荐应该寻找寒铁矿藏,惠帝心中的天平便也稍稍向他们倾斜过去了。

正准备应下呢,便见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说荣贵妃来了。

惠帝闻言眉心不由一皱,荣贵妃怎么来了?

惠帝皱着眉头问常亭:“贵妃可是有什么急事?”

常亭躬身答说:“回陛下,贵妃娘娘说,天气渐热,恐陛下添了火气,故亲手做了莲子羹,想给陛清清火气。”

惠帝闻言,眉间褶皱稍缓,吩咐常亭说:“你叫贵妃娘娘将莲子羹先放着,朕待会儿喝,告诉她,朕午间到她那里去用膳。”

虽然惠帝也想叫心爱的宠妃亲自将莲子羹送进来,但这会儿正在跟太子和陆铮议事,实在不合适。

不过,他又担心宠妃闹小脾气,便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说午膳去荣贵妃宫里用。

常亭得了惠帝吩咐,便出去传话了。

荣贵妃将手中的莲子羹交给常亭,状似不经意地问说:“陛下近来政务这般繁忙,竟是连见我一面的时间,都没有吗?”

其实,她这就是变相地打听御书房里都有谁呢。

常亭在宫中这么久,哪能听不明白这种话。

不过他是皇上身边的人,没有皇上的交代,他并不敢乱说话,因而只谨慎答说:“陛下政务向来繁忙,陛下说午间要去娘娘宫里用膳,娘娘是否,先回去准备着?”

问出的话被常亭轻轻推回来,荣贵妃也不恼,笑着点点头,便带着人走了。

直到离开御书房老远,上了宫道之后,脸色才沉了下来,狠狠地啐了一口。

“老阉奴,不识抬举!本宫亲自向他打听消息,是瞧得起他,竟敢敷衍本宫!”

荣贵妃的贴身宫女烟若闻言,忙小声劝道:“娘娘莫生气,这常公公是陛下跟前的红人,您犯不着跟他生气,对咱们实在没有好处啊。”

荣贵妃也明白这个道理,因而恨恨地扯了两下帕子,到底是不再说了。

另一边,御书房。

许是莲子羹当真有败火的功效,惠帝烦躁的心情稍稍缓解,应了太子跟陆铮的话。

不过,应归应,再派谁去办此事,还得考虑。

惠帝在考虑,太子跟陆铮也在考虑。

一时间,御书房内又静了下来。

思索了片刻,君臣三人心中都有了同一个人选。

陆铮。

尽管心中不愿承认,但惠帝还是必须说,此事唯陆铮最为合适。

惠帝都想得到,太子自然也想得到。

就连陆铮自己,也觉得自己颇为合适。

他在西北多年,对西北怎么也比其他人了解,而且他与匈奴交战多年,对寒铁重箭也是最了解的人。

这种情况之下,实在是找不出再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但陆铮是重将,就这么离开皇城,恐怕会引起诸方猜疑啊?

太子见惠帝看着陆铮面露犹疑,稍加思索后,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有一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子但说无妨。”

“儿臣以为,前去西北寻找寒铁一事,非陆将军去办不可,一来,陆将军对西北地形甚是熟悉,这便是他人所没有的优势;二来,陆将军与匈奴交战多年,对寒铁重箭也是最为了解的,故儿臣以为,前去西北寻找寒铁矿藏的人选,非陆将军莫属。”

这话倒是跟惠帝自己想的差不多。

“可如今又非战时,陆将军就这么离京,恐会引起诸方猜疑啊。”

原来惠帝是担心这个,太子了然了。

这个倒是也好办。

“父皇,正因为此时非是战时,陆铮受您指派,出去办个差事,也实属正常啊。”

惠帝闻言,双眸微微一亮,太子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

迅速地在脑海中扒拉一下近来需要离京去办的事情,还真就叫惠帝找到了一件。

“淮安出了小暴动,地方官员上表,请求支援,正好就派陆卿去一趟吧,陆卿可要将这差事,办好了啊。”

惠帝提及这次暴动的语气,实在轻松,大抵是真的不大严重。

就连太子和陆铮也都认为,这次暴动并无什么要紧,陆铮跟陆文兵分两路,陆铮带几个心腹取道西北,找寒铁矿藏,陆文留下处理暴动,届时二人再于期限日期前于淮安汇合,便可以了。

此时谁也不曾想到,淮安的这次暴动本是没什么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暴动之后的那件大事。

那时候,陆铮跟陆文陷在淮安回不了京,也不知道邺京这边因此掀起了多大的风浪。

惠帝的命令下了,陆铮便回去准备动身事宜了。

不过此事尚未在朝堂上公开来说,因而陆铮行事皆不能张扬。

家中也只跟母亲和祖母交代了实底,其余人等一概未说。

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陆铮叫上陆文,准备去永宁侯府爬墙。

才要走,便被护国公夫人给拦住了。

“多日未见安笙,娘怪想念的,正要派人请安笙过来坐坐,你就别急着出门了。”

护国公夫人实在体贴,连借口都帮儿子找好了。

什么多日未见,也不过才五六日而已。

这么说,还不是为了给陆铮找一个,正大光明地跟安笙见面话别的机会。

陆铮也觉得他娘怪体贴他的,要是他娘不说请安笙过来,他可就要去爬墙头啦!

第456章 话别

护国公夫人请未来儿媳妇过府做客,理由正当,永宁侯府也不好拦着,只徐氏在安笙出门的时候,提点了几句。

安笙听了,大意就是告诉她,要小心行事,不可丢了侯府脸面,然后,也要懂得讨好护国公夫人,并适时地替顾家说些好话。

安笙一副懵懵懂懂的模样,但总归徐氏说什么也都应了。

徐氏这才放安笙出门。

安笙到了护国公府,照旧是护国公夫人林氏身边的大丫鬟扶冬亲自出来接的人。

护国公夫人才得了些好茶,命厨下做了些相配的点心,就等着安笙过来,好招待呢。

安笙到了护国公夫人的留樨院,见陆铮也在,便了然了。

怕是国公夫人请她做客是假,陆铮有事要说是真。

算一算时间,莫不是西北那头有信儿了?

陆铮见到安笙,第一句话便是:“我要出趟门,去西北一趟。”

安笙闻言,心道果然如此,到底担心陆铮,便没忍住,多问了两句,“可是西北那边有消息了?”

她这话问的隐晦,但是陆铮还不至于听不明白。

陆铮颔首,答说:“陛下派去西北的人回来了,却只打听到一个消息,但是,我与太子殿下都认为,既然传言存在,那这地方多半就是有的,且这地方一定毗邻匈奴境内,又是极寒之地,其实也并不难找,我心中已经有些想法了,只待亲自过去,查探一番,便知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是正事,安笙也不好拦着陆铮,但是不知为什么,她心里总觉得有几分不安。

陆铮见安笙面露忧色,心中便是一暖,安慰道:“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姬先生也会随我同去。”

这是他跟姬妙山约定好的,姬妙山对寒铁一事比较了解,相信有他跟着,定然会事半功倍。

安笙一听陆铮说,姬妙山也会跟着,果真放心了不少,面上神情也缓和了。

护国公夫人见陆铮跟安笙聊得好,心里也高兴,想着儿子又要出门,定是有些话想要私下跟安笙说的,便借口说要去厨房看看点心,先离开一会儿。

好茶需得好点来配,是以护国公夫人此举也并不突兀。

护国公夫人一走,花厅里便只剩下陆铮跟安笙了。

青葙跟扶冬一样,在花厅外面候着,并未进来伺候,是以,此时倒真是个话别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