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167)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看来这件事在徐氏心里,可真是重要的不得了。

否则也不会露出那种表情来了。

这可是心思深沉的永宁侯府老夫人,何时在小辈面前显露过紧张情绪啊?

未免再过一会儿,徐氏会“恼羞成怒”,安笙赶紧照着跟师傅商量好的,点头应道:“祖母所言极是,孙女因一时听见祖母如此仁善的大义之言,所以愣住了,还请祖母不要怪孙女失态。”

原来是这样!

徐氏听了安笙的话,高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了。

听到安笙肯定的回答,和“真心的”恭维,她也是受用得很。

不过,她自诩自己身份高,不好在小辈面前显露太多情绪,因而只是矜持地回应了安笙的恭维。

“这是你母亲和你两位婶母共同拟出来的药单子,上面这些东西,就是永宁侯府要送往弘济寺的,你且看看,觉得哪里不合适,也好及时更改。”说着,徐氏便吩咐盼夏,将她手边的那张药单送给安笙看。

盼夏依言拿起药单,正要送往安笙那边,安笙却忽然站起来,满面惶恐地直摆手。

“祖母折煞孙女了,这药单既是母亲和两位婶母草拟出来的,必然是仔细商量过的,母亲与两位婶母都是仔细周全之人,她们的决定,如何不比我这个小辈得体,再说又有祖母您把握着分寸,这事实在是轮不到孙女插言啊。”

徐氏本也不是真心想要听安笙的意见,如今见安笙自己知趣,这般拒绝,反倒满意。

安笙有句话说到她心里去了。

她一个小辈,如何敢对长辈的决定指手画脚。

若今日安笙不知分寸接下了这药单,她事后必然要找机会敲打一番。

不过现在她这样识趣,那就算了吧。

安笙言辞恳切,情绪惶恐,百般推拒,徐氏也只好顺势而为,没有再勉强她。

见徐氏命盼夏收回药单,安笙立即长长地呼了口气。

徐氏见了,嗔道:“你这孩子,在祖母面前,怎的还如此小心。”

“祖母容禀,孙女这不是小心,”安笙急着解释道,“实在是,祖母在孙女心中,最是英明果断,您做的决定,哪里能有不对的呢,孙女自然不能不自量力,要对祖母的决定指手画脚啊,还望祖母明鉴。”

安笙情绪略有些激动,看样子就差指天画地地发誓叫徐氏相信她了。

徐氏笑着摆摆手,安抚道:“好好好,祖母不说了,看把咱们安笙急的,祖母知道你孝顺懂事,好了,你也累了一天了,早些回去歇着吧,晚上就别熬得太晚了,仔细对身子不好。”

“是,祖母,那孙女先告退了。”安笙如蒙大赦,赶紧行礼退下。

待她走后,徐氏看着门口的方向,半晌忽然道了一句,“可惜了,胆子太过小了些。”

话虽这样说,不过徐氏面上倒还笑盈盈的,显然并不是真的觉得可惜。

徐嬷嬷跟在徐氏身边良久,最明白徐氏心意,见状便道:“二小姐孝顺,才总是害怕在您面前有不周全的地方,胆子小些也没什么不好,姑娘家么,胆子大了怕是要难教呢。”

“你这话说的倒是很对。”徐氏听了徐嬷嬷的话,笑着点头附和了。

“奴婢不过是斗胆揣测老夫人心意罢了,老夫人不怪奴婢多嘴,已是奴婢的福气了。”徐嬷嬷笑着给徐氏添了杯茶。

徐氏接过徐嬷嬷递来的热茶,啜了一口后,嗔了徐嬷嬷一眼,轻哼道:“就你最会说话!”

“是老夫人不嫌弃。”徐嬷嬷笑呵呵地接道。

徐氏笑着哼了一声,然后话峰陡然一转,“不过,你有句话倒是说得很对,这姑娘家,胆子大了必然不是什么好事,这凝薇如今胆子就越发大了,否则怎么会在右相夫人的寿宴上,就不管不顾地跟徐家丫头闹起来?花那么多银钱,请宫里的教习嬷嬷来给她讲规矩,竟然教得她这样,可见是个有主意的,我从前最是看重她,以为她样样都是个好的,如今看来,怕是我高看她了!”

这话怎么突然又转到这上头的?

徐嬷嬷暗暗捏了把汗,小心地看了看徐氏的脸色,劝道:“大小姐兴许也是年轻气盛,才一时失了分寸的,老夫人切莫生气,孩子们还小,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要您费心教呢,您权当为了自己身子,也莫要生气呀。”

道理虽是如此,可一想到这些日子外面的流言,徐氏就气不顺。

“这样,你明日去一趟家祠,跟家祠里的教习嬷嬷说一声,就说我过几日要送家里的孩子去学学规矩,叫她们好好准备准备。”

徐嬷嬷闻言,不由心惊。

那家祠里的教习嬷嬷,手段可比外面的嬷嬷们厉害多了,哪个进了家祠的人,不得扒层皮出来。

老夫人要送大小姐去家祠学规矩,看来是真下了狠心了。

“是,奴婢明日一早便过去。”不敢再多说,徐嬷嬷忙恭声应下。

第214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安笙带着青葙回了玉笙居。

一回去,青葙的脸色就不由难看了起来。

郑妈妈见状,便知道此行怕是惹了不痛快,遂赶紧问安笙,可是出了什么事。

安笙也没瞒着郑妈妈,便将徐氏吩咐她,代替顾家往弘济寺送药材的事情说了。

郑妈妈听罢,脸色也不由得有几分难看。

老夫人这么做,可是半点儿不顾及小姐的脸面。

若真要做善事,往前线捐东西,以顾家的身份,要么直接捐出去,自有经办官员会接着,以往各大世家多半也是都这么做的。

要么,就直接送到弘济寺的善堂,自然也有专管此事的僧人帮着记录在册,又何必非要让小姐代为转交?

怕是为图方便是假,借着小姐的手,攀上普云大师这棵大树,才是真正目的吧。

老夫人真是好算计,也好厚的脸皮啊!

普云大师送东西出去,那可是要记功德簿的,就算大师自己不喜张扬,但且不说佛门也有佛门自己的规矩,大师不好破例,光是普云大师的信徒们,也会广为传颂此事。

大师的名气摆在那里,就算大师再不想张扬,也没办法。

以往可是没听说过,普云大师会带着谁家一起做善事。

多少世家求到普云大师面前,普云大师可从未破过例。

就因为今年大师带着小姐一起制药,老夫人就看准这个机会,打算打蛇随棍上,要打破这个常规了?

这事将来若是传出去,顾家是名利双收了,可大师岂不是要失信于其他世家?

还有小姐,小姐又要在大师面前如何自处?

这些,老夫人可曾考虑过……

郑妈妈越想越忧心,不由担忧道:“小姐,这事……依奴婢之见,您还是要慎重考虑啊。”

青葙闻言,便恨恨地跺了下脚,急道:“还如何考虑?妈妈您是没瞧见老夫人那个架势,小姐若不答应,哪里能有好果子吃!”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郑妈妈一听,便急了,也没心思斥责青葙说话不注意了。

“你们别担心,师傅早料到这点了,放心吧,我已经与师傅想好了万全之策。”安笙见郑妈妈和青葙着急,忙安抚道。

“哦?小姐跟大师已经商量好如何办了?那太好了,既是如此,那奴婢也就放心了。”郑妈妈一听安笙的话,瞬间转忧为喜,笑着拍了拍胸脯,长舒了口气。

青葙却有些傻眼,不解地问道:“小姐,您跟大师什么时候商量好的这件事,奴婢怎么不知道啊?”

她这几日一直都跟在小姐身边呀,怎么不知道,大师跟小姐,何时连这种事都商量过了啊?

安笙笑得有几分神秘,故意逗青葙说:“自是在你偷懒的时候商量的啊。”

青葙一听安笙这样说,急的忙要解释,再看安笙一脸揶揄,便知道安笙又逗她呢。

“哎呦,我的小姐,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心思逗奴婢呢,奴婢都快急死了,您快说说,您跟大师到底打算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