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崩-[晋](37)

作者: 猫太婆 阅读记录

慕容恪依依不舍地看着熟睡的冉闵。

他轻轻在冉闵的额头上留下一吻:闵弟,离别,只为他日更好地重逢……

慕容恪下榻穿衣,穿戴齐备后开门,消失在暮光之中……

冉闵睁开了双眸,他看着窗外即将露脸的阳光,心想:光明终会到来,而我,等这一天实在太久了。

……

慕容恪带着王兄派来的暗使和唯一的随从,三人骑马驰骋到远方的山头。

三人停下,立于山头上,慕容恪静静地看着那片军营,好像还能依稀看到冉闵的主帅军帐。

随从道:“四爷,我们该起程了。”

慕容恪叹息一声,问他:“你说,我们还能回来吗!?”

随从恭敬地说:“事在人为,四爷想的事,一定会实现的。”

慕容恪听了,微笑起来,赞道:“说得对,事在人为,我还会回来的……咱们走……”

三人三骑踏上了回归大燕国的归途……

天色大亮……

几方人马均是各归各位,开始了自己的征途……

……

九皇子以“清君侧”为由,在李城起兵,直指邺宫,正式反叛。

冉闵为前锋。

九皇子的部队驻扎在荡阴,士兵达九万人。

当到达邺城时,邺城中没有兵,兵都被派出去围困李农了。

张豺打算出去拦截。

邺城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和羯族士兵都说:“九皇子前来奔丧,我们应当出城迎接他,不能为张豺守城了!”

既然有这么光明正大的借囗,肯定不愿意为张豺卖命了,于是守城的士兵纷纷翻越城墙跑了出来。

张豺以谁跑杀谁的头来制止,连杀数十人,也不能奏效。

就连张豺身边的亲信也率领龙腾卫士二千人,冲破关卡,准备迎接九皇子。

刘太后十分恐惧,悲痛地对张豺哭诉:“先帝的棺材还没有入土,而祸乱就到了这种地步!皇上年幼,只能依靠将军您了。将军您打算怎么办呢?”

张豺这时也十分惊慌害怕,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九皇子抵达安阳亭。

张豺已经抗不住内心的恐惧,主动出来迎接,便被拘捕。

九皇子身穿铠甲,炫耀武力,从凤阳门进入邺城,登上太武前殿,捶胸顿足,宣泄悲哀,哭石虎,奔丧!就要哭得更像点样子。

奔丧的场面做足了,九皇子退至东阁。

张豺迎来了最终下场,被斩首于平乐的集市上,还被灭三族。

九皇子假传刘太后的命令说:“新皇年幼,之所以立他为太子,那是先帝个人的情义所致。然而国家大业至关重要,不是他所能承担的。应当以九皇子为继位人。”

九皇子再三假托辞让……

群臣诚心相劝……

满朝官员陪着演戏……

人人都是戏精附体,顺势归了九皇子,对大家都有利!

九皇子在太武前殿即皇帝位,大赦死刑以下的囚犯……

封废帝为郡王,食邑一万户,还以对待臣子的礼仪对待他,废黜刘氏为太妃。

过了不久,又把废帝和太妃全都杀了。

年仅10岁的废帝……

石虎第十一子……

一共在位33天,没有谥号,即全剧终……

……

行了即皇帝位的仪式后,九皇子,哦不,新皇帝并未依照之前的承诺,册封冉闵为太子。而是册封自己的长子为太子,之前对冉闵的承诺,就当全部忘记了似的,当然这个立冉闵为太子的承诺,并没有书面的文书,只是俩方私下协商,如今翻脸不认人,也是极有可能的。

冉闵没有得到太子位,很失望,但也无可耐何。

新皇帝给了冉闵极大的军权,让冉闵取代被斩的张豺一职,接管领军将军、大都督一职。

毕竟之前许诺的太子之位没有兑现,现在赠予冉闵高官厚禄,也是想安抚一下。

冉闵面不改色地跪拜新皇帝,齐声高呼:“殿下长寿而且贤德。”

大赦之日召告天下,叛逃的大司空李农前来谢罪,讫求原谅。

新皇帝原谅了李农,让他官复原职。

冉闵被册封大都督第三日,就接到第一次任务,与李农一起对付十皇子的叛军。

十皇子当时正在镇守蓟城,当听说九哥杀了十一弟自立为帝后,就对辅佐他的同僚们说:“十一是秉承先帝的旨意继位的,只在位33日,老九就专横地把他废黜并杀掉,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命令内外严加戒备,我要亲自出征去讨伐他!”

于是十皇子留下部份兵卒坚守幽州,自己率领五万士兵自蓟城南下,并将讨伐老九的檄文传递到燕、赵之地。

十皇子每到一地,讨伐檄文写得有理有据,人们都云集而来,等到抵达常山,兵众已有十多万。

新皇帝派冉闵和李农率领精锐士卒讨伐十皇子。

双方在平棘交战,十皇子的军队大败。

新皇帝赐十弟自杀,并活埋了十弟手下的士卒三万多人。

此一战,冉闵与李农结成同盟,汉军将领的同盟。

冉闵大军搬师回朝,历来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四夷和中原久经沙场的老将都害怕他。

现在冉闵做了大都督,总揽内外兵权,朝中更无人敢与他对抗。

冉闵整顿了邺宫内的军务,对原东宫被废的那群人,施以恩惠,令这群人十分感谢冉闵,此举在别人看来,是在拉拢,别有用心。

有人奏请皇帝,让冉闵和其手下将领,包括李农,全都出任殿中员外将军,封爵关外侯。

他们的理由是,冉闵功高震主,封到远离邺城外做个王候是极好的,否则留在京师有祸端。

新皇帝对于冉闵的所做所为不加怀疑,反而把这些冒死谏言的官员们记住了姓名,说这些谏官是恶意损害大都督冉闵,众胡将都怨恨愤怒,又不敢说。

中书令和左卫将军劝新皇帝应该逐渐剥夺冉闵的兵权。

新皇帝身边的人,包括三皇子,都开始劝说,让新皇把冉闵杀掉。

后来闹得凶了,新皇帝被这些人七嘴八舌吵得没办法,只有带他们到来后宫,去郑太后面前进行商议。

新帝问太后:“冉闵不忠于君主的迹象已逐渐明显,如今我想把他杀掉,怎么样?”

三皇子立即附和着说:“应当杀掉冉闵,否则有大祸。”

郑太后道:“当初在李城起兵时,如果没有冉闵,岂能有今天?冉闵有点居功自傲,应当对他有所宽纵,怎么能急急忙忙把他杀掉呢?”

三皇子就等这一出呢!?他假意站在坚决支持杀冉闵这一头,就是想借机打探皇帝和太后的意见。

任何意见出来,三皇子都会优先通知冉闵,以便拉笼。

只有得到冉闵的拥护,他才能造反成功做皇帝。

这时三皇子找了个借囗外出,派太监迅速去把新皇帝正在与太后商量杀冉闵的消息传递出去。

冉闵闻讯后双拳紧握,新皇曾经许诺他太子之位,后来失言,他早已不满,而现在,废黜新皇的时机到了。

思虑后,冉闵决定拥立三皇子。

依长幼有序的传统,理应轮到三皇子做皇帝,而关键一点,三皇子是个庸材。

两方人马约好,冉闵派座下几位大将军率领披甲士兵三千人在南台的如意观把新皇帝捉拿起来。

士兵们来到新皇帝的住处时,新皇帝正和后宫嫔妃下棋。

新皇帝见到三千披甲士兵手持利峰,已知结局,他放下棋子,神色淡定地问道:“造反的是谁?”

将领说:“三皇子应当立为继承人。”

新皇帝叹了口气道:“我尚且如此,三哥又能支撑多长时间!?”

最终被三皇子的手下杀死于琨华殿。

新皇帝……

石虎第九子……

一共在位183天,没有谥号,即全剧终……

……

三皇子又命人杀了郑太后、张皇后、新太子,以及之前谏言要杀冉闵的几位官员。

上一篇:无绝 下一篇:家里有皇位要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