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白眼狼(155)

作者: 摩卡滋味 阅读记录

“……当前政府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大,允许闲散劳动力从事个体劳动,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搞生产搞发展,水深水浅不清楚,要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不能忘记自己的主要目标,也不能因噎废食。”

顾青山侧身坐在椅上,倾听着首长的讲话,一边郑重地点着头。

他今天汇报完市里的重点经济工作,顺嘴提起了白布变花布,小商贩做成大买卖又解决了几十位待业青年就业问题的小趣闻,偏偏这位小商贩还培养出了一位京大的高材生。对于小商贩这种灰色边缘的经济存在,顾青山认为,堵不如疏。

目前国营厂企的生产,商业系统的统购统销明显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无法有效地鼓舞生产者适应市场,进而供给市场的积极性。正如乔应年同学这篇文章所说,个体私营经济应该而且必须纳入国家的规范管理,而且它也必将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与其让它野蛮生长,不如主动规范引导,让它蓬勃有序地健康成长。

“……曹富贵?这个年轻人倒是有点意思。”

首长笑着听完顾青山的意见,缓缓点头。

……

“哥!我回来了。”

周日一大早,乔应年若无其事地飞奔回家,一把抱住了有点憔悴的阿哥。

他皱着眉头,伸手摸摸哥哥的脸庞:“哥,有什么事别放在心里,天大的事都有高个子顶着,且压不到你。”

“呸!就你个高啊!”

曹富贵笑嘻嘻地伸手一拍臭小子的脑袋,也若无其事地瞅瞅他的神色,笑道:“没什么大事,你也别听街坊邻居瞎说。就是前两天工商的人找我了解一下情况,邵公安你认识吧?要是有事,他早就把我逮起来了,还能留你哥在家?”

他看看乔应年紧抿的唇,有些心虚地打哈哈:“那个,苗儿那丫头我怕她多想,给她布置了点任务,让她在学校画图样呢。你,你那啥,我这不也是怕你担心……”

正说着,墙头上蹭地又蹿起个脑袋。

殷三着急地低喊:“贵哥,贵哥!又有人来了,穿制服的,气势汹汹的,一帮子都到巷口了!”

曹富贵小脸一下子发白,瞬时又绿了。

娘哎!

这,这次特娘的跑不了了!

瞅着眼前还站着堵“墙”,他急得一跺脚,拉起小乔就想让他往屋里躲,一拉没拉动,乔应年黑着脸,眼中仿佛是冰中蕴着暗火。

“别赌气,乖,阿年,避避!”

曹富贵冷汗涔涔,苦口婆心地劝着,嘴里口不择言:“我艹,你再不躲,咱一窝子都让人逮了,谁来救你哥啊!谁给你哥送牢饭啊!谁给你哥养老送终啊!”

乔应年紧紧拉着阿哥的手,脸色铁青,只是盯着他,纹丝不动。

“你,唉!”

曹富贵又是感动,又是糟心,想跑都来不及了。

就听门外嘈杂声喧闹一片,有人敲着门,大声喊道:“曹富贵,曹富贵同志在家吗?!”

第123章 上报

“哎, 哎哎!在呢,在家呢!”

拉不动自家的犟驴子, 曹富贵一跺脚, 也只得一抹脸, 在苦瓜脸上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匆匆迎上前开门, 手都哆嗦了。不是他不中用,实在是有点那啥,紧张啊!

自己是有炼庐在身,随便哪儿一躲就能让人寻不找,抓不到。可是一个大活人有名有姓有根脚的,只要还想正大光明在这个社会上混, 他也没法屁股一扭, 万事不理地当个逃犯啊!

真要是混成了全国通缉的逃犯,不但连累小乔、苗儿他们, 怕是阿奶听到消息都会撅过去。就算因为“投机倒把”被逮起来关几年,好歹阿奶总能知道他在哪儿,过几年出来照样是一条好汉。

“哥,我来。”

乔应年从富贵身后揽住他,坚定地握住他放在门栓上微微发颤的手, 轻轻把他推到自己身后, 缓缓地打开了大门。

门口是两位穿着工商制服的同志, 有些疑惑地望着迎出门的乔应年:“你, 这位同志你是?曹富贵同志在吗?”

“我叫乔应年, 是曹富贵同志的兄弟,他……”

乔应年的名字刚一出口,那位中年的工商同志眉毛轻轻一抖,眼里多了一丝郑重。

曹富贵亮晶晶的贼眼一溜,立马认出了这两位前次上门“调查”,还让他老实等候处理的工商工作人员。

富贵哥他是什么人?苍蝇飞过都能一眼瞄出这公苍蝇是个失恋的,还是家有母大蝇的。两位公务人员脸上神情虽然一如既往的严肃平静,可暗藏的尴尬、揣测与羡慕掩都掩不住啊!他还能分辨不出一点味道来?

再看看后头跟着的邵公安笑眯眯的,几位街道干部也笑容满面,哪里还不清楚事情有了转机?

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顾大腿给力,还是老殷他们托了什么人,看这架势实在不像是上门来抓人的。

曹富贵立马精神抖擞,哈哈笑着一把拽开还挡在他前头的自家小男人,热情如春风扑面一般,道:“在,在!哎呀,我今早就听着喜鹊在门前喳喳叫,还想着有什么喜事呢!原来是几位同志上门啊!请请请,快进屋喝杯水。有什么事要我配合的,您尽管吩咐。”

“曹同志您客气了。”

那位姓李的中年工商人员脸上笑容有点僵硬,推拒了曹同志热情洋溢的招呼,干咳两下,匆匆说明了来意。

“……统购统销政策取消,明确定调‘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商品经济’。”

那位李工商和他的助手一道进了院子,拿出一份红头文件对着小商贩曹富贵同志作了一番详尽的解读,并且认为像曹富贵同志这样发现群众需求,从正规厂家购买大批布料,然后通过再加工后批发、零售出售的个体经济行为,虽然有不尽规范之处,但是也并不能以单纯的低买高卖,攥取非法高额利润的“投机倒把罪”来论。

曹富贵瞪大眼睛和小乔一道竖起耳朵听得仔细,不住嗯嗯点头。

娘哎,幸亏老子机灵,不是直接贩布,而是买来后用自己的劳动做一番辛苦的加工,要不然真的被当作“投机倒把”,就算是顾大腿再给力,怕不也得进局子蹲上几年。

富贵哥悄悄擦了把冷汗,知道自己这趟算是侥幸过关,以后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琢磨透政策,用“劳动”来赚取自己该得的利益。

李工商讲了半天口干舌燥,也没见这似乎长着聪明面孔的曹富贵给端杯水来喝,只得暗自撇撇嘴,继续道:“现在国家政策放开,允许私人销售货品,你……有没有考虑过,来我们工商局登记领证,合法经营?”

“现在我们这样的小商贩也能‘办证’?”曹富贵相当意外,惊喜地问道。

没想到这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么早就吹到了他富贵哥的头上,哈哈哈!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也是我们国家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么!”

李同志一字一顿地说着,眼神不经意地溜向那位才刚读大学,文章却能上内参甚至“上达天听”的北平大学高材生,转眼再看看这位喜不自禁,牙花都要咧到耳朵根的哥哥。

他情不自禁地自嘲一笑,得,这位小贩子如今也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做个小商贩倒卖几块布,能把自己给弄到一号首长眼里,这位的际遇也算是开国以来一个手都数得出来的。

“哈哈哈!李同志,你这话有水平,太有水平了,我就喜欢你这种讲政策又接地气的政府官员,这才叫,叫‘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番薯’!咳咳,这个,我可不是说你李同志不为民作主,我是说……哎呀!党的好政策,首长们英明,知道咱们老百姓的需要和疾苦……”

曹富贵眉飞色舞,这一张嘴皮子跟着京城人民学了这些日子,那叫一个上下翻飞的贫啊!

上一篇:不及你甜 下一篇:戎先生的失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