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珠娘子(161)

作者: 八宝豆沙包 阅读记录

只是还没等他骂完,那几个狱吏已经摸出两个麻皮胡桃一把塞进他的嘴里,堵得严严实实,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就那样被捆着手脚拖进了刑房,被结结实实捆在了柱子上,看情形是要给他动刑了。

罗坤有些害怕了,他没想到来了京兆府衙门,却是连审都不审就要上刑,他忍不住又开始挣扎,想要吐出嘴里的胡桃,与那几个狱吏说,他要见罗氏。

顾青没有听他的话,还让人把他送来了京兆府,可罗氏必然是怕的,她不会让自己把那些事说出来的,因为只要说出来,她就彻底完蛋了!

她一定会想尽办法来救他的!

可是他终究是徒劳,这监房里的狱吏早就见惯了这样的情形,压根就没有理会他。

“府尹吩咐了,说是骠骑大将军特意说了,这位罗大郎怕是有些疯魔了,不要听他胡言乱语,好好收拾了关进监房里,不能轻易饶了他!”

几名狱吏回头看了一眼挣扎得一头大汗的罗坤,不由地有些疑惑,这家伙好像是顾大将军的大舅子,可为什么会大闹了将军府,还被送到这里来了,如今更是有这样的吩咐,还真要好好收拾他了。

只是疑惑归疑惑,既然上头有了吩咐,他们就不能怠慢,几个人狞笑着提着皮鞭走了上前去:“郎君可别怪我们,我们也是照着吩咐办事……”

足足过了大半个时辰才把已经如同一滩烂泥一般的罗坤给拖进监房里去,将他一把丢在地上,狱吏才关上了牢门,向着满脸鼻涕眼泪的罗坤道:“照我说郎君还是识趣些的好,上头吩咐了,若是你再胡言乱语还得动刑,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说罢,那两名狱吏摇了摇头,转身走了。

罗坤倒在监房里,好半天都动弹不得。

他平日里虽然好勇斗狠,但终究是富贵府邸的郎君出身,哪里真的吃过什么苦头,这样一顿狠揍早就打得他浑身疼痛,连直都直不起身子来,只能伏在地上呜呜呻吟着。

他是真没想到,顾青真的这样绝情,半点不顾念罗氏,就对自己下了手。

慢慢从阴湿的地上爬起来,无力地靠在墙上,还是止不住地呻吟,疼,真疼!他一直以为这世上还没有谁能对他动手呢,毕竟他是罗氏亲兄弟,当今骠骑大将军的大舅子。

“大郎君,罗大郎君……”他的监房外传来有人低声的唤声,声音轻不可闻,像是从门外的角落里传来。

罗坤愣了愣,艰难地开口道:“谁,谁在叫我?”

监房外那个人像是满怀欣喜地道:“真的是大郎君啊,我寻了好半天才寻到你。我是大夫人使了来的,就是来给大郎君捎话的。”

罗坤听得不禁想要爬起来,却又哎呦一声跌坐了回去,他一肚子气恼,狠狠道:“她也知道怕了,还知道要人来接我走了!让我挨了这一顿,回去我必然不会轻易放过她!”

他越说越恼,恨道:“还不快让人放了我出去,那几个杂碎居然敢对我上刑,回头我就要了他们的命!”

可是外边那个人却是道:“还不成呀大郎君,这里的府尹是得了将军的吩咐,还不能就放你出去,怕是还要等两日才成。”

“大夫人说了,等将军气消了,夫人就去求将军,就能放你出去了。”

罗坤几乎要骂出声了:“那个贱人!她就是想要让我死在这监牢里吧,一定是了,她以为这样我就会任由她摆布?”

他咬牙切齿:“她可别忘了,我可是知道她所有的丑事,别忘了那人还是我亲手……”

他话说了一半,忽然想起了这里是监房来,又戛然而止,只是犹不甘心地恨恨道:“她只要敢有什么心思,就别怪我不顾什么兄妹之情,必然要把所有的事说给这里的狱吏府尹知晓,那时候大家就一起别想好过!”

外头那个人像是被吓到了,沉默了一会才轻声道:“大夫人说了,那件事事关重大,大郎君可不能胡说,不要坏了她的名声才是。”

罗坤啐了一口血沫在地上:“名声?她这会子想起名声来了,当初背信弃义心狠手辣的人现在还来谈什么名声!只要我把所有的事说出来,她只有死路一条了,她以为顾大将军还会要她,还会救她?”

他说着愤愤道:“不必多说了,你去告诉她,要是她不想法子赶紧把我接出去,我就把那件事抖出来,大不了一起死,我还能怕了她!”

外边的人含糊地答应了一声,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留下了罗坤一人坐在监房的黑暗里,又痛又气地熬着时候。

东市典当行那间雅间里,崔临与崔奕相对而坐,面前摆着的是一张密报。

气氛一反常态的凝重,连素来没有正形的崔奕这一回也是脸色严肃,盯着那张密报:“京兆府的探子回报说顾青让人将罗家大郎送进了监房里了,还特意吩咐了不许他开口胡说,让他们狠狠收拾了一番。”

他思量着道:“罗家大郎是大夫人的亲兄弟,难道真是为了钱银的事就送了他去京兆府?”

崔临淡淡道:“顾青这许多年来从不过问将军府内府的事。”

他们早就已经打探到了消息,自从宣阳大长公主过世这十余年来,顾青便再不过问府里的事,哪怕明知道将军府里已经乱成一团,完全没有规矩了,他也一直不曾过问,戍守在边防甚少回来。

那么为什么对罗坤的事这样看重?

崔奕低声道:“先前使了去罗家打探消息的探子回报,那一位之前的确与将军夫人罗氏有来往,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再没了消息。”

他又望向那张密报:“可是罗坤在监房里说漏了嘴,也提到了一个人,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那一位。”

崔临慢慢将那一张密报在一旁的灯上点了,看着它慢慢燃尽成了一小撮灰烬:“让探子好生盯着罗大郎,还有将军府里的对那位夫人也好生留意着,想办法查清楚究竟是不是那一位。”

“若是当时那一位真的没有死,那么他就是唯一知道实情的人,不能不弄清楚他的下落!”

第211章 郑大娘子的热情(第一更)

荥阳郑家在长安买的府邸是在舞阳坊里,那一处市坊里都是长安皇家府邸所在,当年的齐王、秦王府都是在这胡同里,连当今圣人的潜邸邺王府邸也在这里,寻常贵府想也不敢想能在这里置办宅子,可是不过月余的光景,郑媛就已经带着崔宁在这里的郑府住下了。

顾明珠的马车进了舞阳坊胡同里,看着青瓦灰墙上垂下的碧绿藤蔓,探出墙头的高大碧叶梧桐树,她目光淡然如水。

不愧是世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银买到了这一处宅院,又用了多少心思整肃出这样一幅模样来,短短几十日的光景已经有了百年世家的景象。

世家最讲究的就是底蕴与积累,关陇世家为首的崔、郑、卢、王几大家无一不是有数百年传承的,族中子弟优秀者皎皎如星,才能繁盛至今。

相比之下长安贵府不过是一时权势,有如昙花一现,即便是贵极人臣也不过是世家眼中的贫庶,全然无法相提并论。

所以世家自来有规矩,不许与平庶通婚,便是皇室公主,也不能嫁与世家嫡子,更不用提长安贵府中人。

顾明珠看着郑府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门,目光慢慢冷清了下来,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涩意,他们终究与她不是一路的。

只是才到郑府门前,婢女已经殷勤地迎了上来:“顾大娘子安好,娘子吩咐婢在这里候着,请大娘子随婢进府去。”

顾明珠有些奇怪地看了看,并不见很多宾客来,不是要大摆宴席宴请长安贵府的郎君娘子们吗?

婢女看出了顾明珠的疑惑,笑着掩嘴道:“娘子说今日设宴是请了几位相熟亲近的郎君娘子来府里小坐,明日是七夕,摆了大宴在曲江池边,请了长安的郎君娘子们一起乞巧放莲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