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妾本贤良(10)

作者: 约素 阅读记录

沈宜织看了一眼,没说话。论路宽,论人多,论车多,能跟堵车的立交桥比吗?全部都是小CASE好吗?

目前,沈宜织一心想的还是她们入京的目的。动身前的最后一天晚上,为她们入京做的新衣服送来了,衣服的料子都是绫罗绸缎,绣花精致,颜色鲜亮,全部是沈宜织从来没穿过的。但是沈宜织看了这些衣裳却只觉得不妙,王苹肯下这样的本钱,只能说明,这笔买卖不是小事,恐怕不容她随便破坏。

马车进入京城,驶到了韩家的外院。王苹自己并未下车:“你们先歇息梳洗,我去见太太和老太太。”瞥了一眼沈宜织和沈宜红,“太太怕是很快就过来,都快着些。”

这就是要来看货了吧?沈宜织暗地里嘀咕着,被一个婆子引到了屋里。这院子并不大,王大太太带着两个女儿住东边,王氏带着两个女儿住西边,剩下沈宜织和沈宜红,自然就被塞到院子最北边的屋里,每人一间厢房。婆子端上热水热茶,言语客气,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只有一个:您二位赶紧梳洗打扮起来吧。

宝兰一边帮沈宜织梳洗,一边发起愁来:“姑娘,要不然我们还穿旧衣出去?”

“傻丫头。”沈宜织苦笑,“你看着,太太那边收拾好了就会过来监督我们了,哪里容许我们把这事搞砸呢?”

宝兰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呢?只要打扮起来,有眼睛的都会挑姑娘你啊!”

“这倒也未必。”沈宜织沉吟着,“你看王大姑奶奶这么下本钱,肯定找去的不只我们这几个,她就是怕我们挑不上,所以才好衣裳好脂粉地打扮我们。”

宝兰将信将疑:“难道还有比姑娘更漂亮的?”

“你真是井底之蛙。”沈宜织被她认真的表情逗笑了,“天下之大,哪里没有漂亮姑娘?唉,其实我担心的倒是太太,闹了这么一出,即使我挑不上,怕日后她也会朝这条路上走,有机会说不定就把我卖出去了。”

“太太她——”宝兰想安慰一下沈宜织,但话到嘴边说不出来。因为沈宜织说得没错,王氏真能这么做的。

沈宜织苦笑:“这次是知府——不,知府升官了,官职更高了,他们家挑姨娘,大概锦衣玉食还是有的吧。下次万一是什么芝麻大点的小官挑人,没准卖得还不如这家呢。”

“那,那姑娘是想被挑上?”宝兰被吓着了,“可不行呀!那知府老爷——不管他现在升了什么官,他今年可有快五十岁了呀,比老爷的年纪还大些呢。”

沈宜织稍微想像了一下大腹便便的秃头男形象,顿时不能忍受:“不想!所以我们见机行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十三章

韩太太来得很快。

一群人都在堂屋里恭候韩太太大驾,沈宜织一眼就瞥见沈宜春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沈宜春姐妹两个也是精心打扮过的,王家两个姑娘同样是。但是,沈宜春姐妹跟玉娇一样,是往端庄里打扮,虽然还带点暴发户气质,但看上去也有点大家闺秀的模样。而沈宜织沈宜红再加上玉婷,却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副姨娘相。

沈宜织暗地里咬了咬牙。王苹给她做的衣裳颜色娇艳,王氏刚才更强按着在她头上插了好几枝金簪,又硬不许她穿厚的中衣,将腰带束得死紧,好显出腰肢的纤细来。

于是堂屋中六个姑娘泾渭分明,但凡有眼睛的人一看就知道,三个是来见客人的,三个是来接客的!

“太太,您小心门槛。”王苹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让沈宜织直接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明明在王家的时候一副高高在上的冷艳腔调,原来也会软绵绵地说话呀!

韩太太年纪已经将近五十,只是保养得宜,看起来宛如四十许人。沈宜织一转眼,就发现沈宜红正直勾勾地看着韩太太头上插的那枝白玉莲花钗,那是一整块白玉雕成的,钗头是一朵莲花,钗身雕成节节莲藕。最巧的是白玉上有几点青色,恰好被工匠雕成几片小小荷叶,托着洁白的荷花,真算得上巧夺天工了。且那玉色温润,宝光流转,跟沈家的妻妾们头上戴的沉甸甸的金钗比起来——简直不是同一档次!

“给韩太太请安。”王大太太好歹是见过点世面的,立刻上前行礼。王氏反应过来,也跟着福身。

韩太太由王苹扶着,在堂屋里的红木椅子上坐了下来,摆了摆手:“既是苹姨娘的娘家人,不必多礼,都坐吧。”

王苹亲手从丫鬟手里捧过茶来,笑盈盈道:“太太喝口茶,叫这几个孩子来给太太行礼。”

韩太太端坐着,沈宜秋姐妹和王玉娇一起上前行礼,韩太太只淡淡瞥了一眼,叫丫鬟拿了三个荷包分给三人:“一点薄礼,给孩子们玩。”

王苹并不意外韩太太的冷淡。说起来,妾的家人连个亲戚都算不上,如果不是为了这次的事,王家的女眷可能一辈子都见不着韩太太。

“太太您看,这是玉婷,是我大哥家的庶女。这是宜织,这宜红,是我妹妹的两个庶女。太太看可还好?”

沈宜织拼命低着头,躲闪着韩太太看货物一样的挑剔眼神。韩太太来回看着眼前三个少女,神色缓和了些,对着王玉婷点了点头:“这孩子倒是一脸福相,是个宜男的。”

王大太太顿时喜上眉梢:“玉婷性子温婉,最是安分守己的。”

韩太太淡淡应了一声,王氏顿时有几分着急:“太太,我家的宜织最擅女红,别看年纪小,绣的花儿那跟真的一样。宜红会吹笛弹琴,可惜没有带笛琴来,不然可以吹给太太听。”

沈宜织低着头,心里不觉叹气。太太呀,你倒是想推销,无奈你搞错了,如今的沈宜织,女红实在是拿不出手了。若是韩太太现在就让她来绣几针该多好,马上就可以被她把事情搞砸!

可惜韩太太只淡淡扫了沈宜织一眼:“女红好倒也不错,这孩子长得也好。”

沈宜织正暗暗扼腕,沈宜红已经细声细气开口道:“太太,女儿带了箫来,若是韩太太不弃,女儿愿吹一曲为韩太太解颐。”

居然带着箫来!

沈宜织不由得侧头看了一眼沈宜红。她就这么想做姨娘?知不知道知府大人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呀?沈宜织实在不能相信这么一个年轻小姑娘真会甘心去做个老头子的妾室,就算是白姨娘,当初沈老爷纳她的时候也还不到三十岁呢,何况沈老爷长得还算人模人样。

难道说白姨娘就是这么教育女儿呢?还是说——沈宜红知道这一次来京城的目的,韩太太并不是在给韩老爷挑妾侍?

韩太太也为沈宜红的话略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宝竹忙从袖子里抽出一支极短的竹笛,沈宜红接在手里便吹了起来。沈宜织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却也觉得音韵活泼,当真吹得不错。看来沈宜红当真是有备而来啊!

韩太太微闭着眼睛听了半支曲子,便抬了抬手:“好了,这孩子也是个不错的。你们远道而来也累了,都早些歇着吧。”

王苹恭顺地搀着韩太太走出去,低声问:“太太您看——”

韩太太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都是*家的孩子?你倒是尽心。”

王苹低头道:“妾也是想为太太分忧。如今三小姐那边需要人手,咱们府上又正是需要平北侯府提携的时候,妾自然不敢不尽力的。”

韩太太哼笑了一声:“你是个懂事的,这些年我也没亏待过你。这次这三个丫头都不错,说起来,除了老三媳妇买来的那个丫头,就数着这三个了。”

王苹心里一喜,接着又是一忧。韩家三奶奶送来的那个丫鬟叶秋晴是犯官人家的女儿,本也是知书达礼的小姐,因家中获罪被发卖才落了贱籍,可是那容貌才华都是一等一的,自己娘家这三个姑娘中,除了沈宜织相貌上略压她一畴之外,论才华都是望尘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