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终三(31)

作者: 吕烟海 阅读记录

伊以做了个呕吐的表情,和他朝前走了一段路问,“你是做什么的?”

“做生意啊。”吴辜摊了摊手,耸着肩掌心朝上。

伊以笑了一下,“就你这个样子,不太像生意人啊。你多大啦?有二十吗?”

吴辜很郁闷:“我看上去有那么老么?”他从衣服兜里掏出身份证,递给伊以看。

伊以吃了一惊,“北京人,十六岁?!”她被呛了一下,歪着头看吴辜,“这也太小了吧,你不用念书么?”

“我毕业了。”

“高中?”

“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

伊以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现在是不是更加崇拜我了?”吴辜很嘚瑟地问。

“没,”伊以摆了摆手,“觉得你好恐怖。非人哉。”她加快步子往前走了几步,拉开了和吴辜的距离。

吴辜伸手把她扯了回来,笑着说,“安啦安啦小妞,又不会吃了你。”

“也不是不可能的吧,”伊以说,“看过《狂人日记》的吧?”

“鲁迅我不喜欢,太老套了。”

“我很喜欢。”

吴辜从上到下地打量了她一眼,耸耸肩,“看得出。”

“先生的动词用得很好,我会觉得从动词上最能看出一个作家的写作功底。”伊以把手揣在大衣口袋里,时不时把衣服张开像鼓翼的蝴蝶。

吴辜笑了,他好像随时都是一副笑着的样子,各种各样的笑,像川剧里的变脸,色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伊以,你果然尊重他。”

“你知道生意的另一个意思吗?”伊以说,“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做语文卷子的时候看到的,觉得很喜欢就记下来了。”

“你干嘛和我讲这些?”吴辜的眼神像在看胡闹的小女孩。

“因为不想听你说你的生意。”伊以很诚实。

“你很讨厌商人吗,伊以?”

“也不是,只是谈不上喜欢。”伊以转过身,后退着走,和吴辜面对面。

“那Lin呢?”吴辜踩着她的步子。

“拜托,”伊以越退越远,“他没得选。”

“你倒是很会为他开脱。”吴辜说着,追了上去。

王朝歌并没有料到吴辜会登门拜访,这个小辈身段放得很低,先是打了电话表达经久不见的问候,还提到了父亲很想念先生,一直想请先生上京玩。他带来的见面礼也很合王朝歌的心意,那是一幅书法,不是什么古作,一个颇有名气的今人专家写的而已,这样的东西王朝歌也写得出,他退下来后在文化方面用心,和市作协的几位骨干都是好友,时不时一起出来聚,他们拿他当素材,他拿他们当装点。打动王朝歌的是书法的内容,那是《诗经·商颂·殷武》中的两段——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灵,以佑我后生。

王朝歌不得不惊叹吴家的小子果然是长大了,揣度人心的本事甚至比他那位副国级的老爹还厉害些,知道这样的恭维最能打动他这位曾经的皇。同时或许真的是因为人老了就容易怀念旧事,他觉得岁月真是不饶人,好像昨天吴辜还是个穿着开裆裤摇摇摆摆地在他面前跑的小屁孩,剃着那种看着又傻气又喜庆的锅铲头发,今天就摇身一变成了帅气挺拔的少当家,穿着大衣走进来的时候气势能扫倒一片人,站在他身边很容易让人感到自惭形秽。王朝歌又想到了很多年前同龄的自己,他笑了一下,笑包含了很多,像一锅杂汤,最后喝到嘴里的味道只能概括不能形容。不能比的,那个时候的中国这些小辈们都不曾见识过,那个时候长江边上还没有煦城,那个时候十八岁的王朝歌并没有想过有一天要做皇帝,不会像陈胜那样辍耕之垄上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他此时半躺在床上,靠着一个枕头,两只手压着被子,很老人的一个姿势,他拿起床边的遥控器,按了一下,窗帘缓缓打开,透过玻璃望出整个长汀,可以看见长江在夜色里奔涌不息,令王朝歌想起了圣贤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看来和文人待太久果然不好。毕竟同样不舍昼夜的还有江水的南岸,那是这个中国经济之眼的CBD,总面积60.71平方公里,比美国的曼哈顿还要多出一截。那里每天运转着巨大的投入与产出,不舍昼夜。

睡意被抽走了,本来现在一晚他也只能睡着三四个小时。年轻的时候怎么睡也不够,偏偏事情太多缠着自己无法安眠,老来却想睡都睡不着。王朝歌很厌恶这种感觉,让他觉得自己像是做了桩亏本生意,让他想起死去多年的四叔曾慨叹着说“以前想吃吃不了,现在有了吃不下”。

原来老比死更可怕。

他披着睡衣,打算去书房。书房的门是开着的,里面亮着灯光。王朝歌推门进去,一个小男孩正趴在书桌上看一本书。

他允许家里的孩子们使用书房,同时他也知道教养使他们不会乱翻。

“还不睡?”王朝歌说。

“下午睡多了。”林瑾晨说。

果然年轻就是好啊。

王朝歌把身体朝前探了一下,看清楚林瑾晨看的是《教父》。

“看得懂吗?”他问。

林瑾晨抬起头来,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像是在思索的样子,他说,“会懂的。”他又把拇指夹在正在阅读的地方把书合上举起来问王朝歌,“我可以把它带出去吗?”

王朝歌点了点头。

林瑾晨说了谢谢,从椅子上站起来往外面走,他穿着睡衣拖鞋,消失在那道门缝里。

这个孩子,王朝歌微微地眯着眼,和他的哥哥很不一样。

更勇敢也更危险。

第17章 阅信

长汀的冬晨,草叶上都是一层白霜,很冻人。吴辜把车停在大门外,等待目标从里面出来。不像怎么睡也睡不够的同龄人,他春夏秋冬都是六点准时起床,这与他那位副国级的老爹吴远昌的严苛培养不无关系。十岁以后他离家到国外求学,吴远昌为了锻炼他每月限定生活费让他一个人住寄宿学校,十二岁的吴辜坐在英格兰哈罗公学的宿舍阳台上,听着同住的金头发蓝眼睛舍友的浅浅呼吸声,等待东方的鱼肚白逐渐扩大直到整片天空都燃起亮色。久负盛名的哈罗公学招收13岁到18岁的男童,吴辜比入学年龄小了一岁,这自然难不倒他爸吴远昌。由此,他成为哈罗公学最小的学生,那些走在他身边的外国高年级学生总用一种看小弟弟的目光看他。现在那些戴着硬草帽穿着黑礼服的高年级学生大多升入了世界名校,哈佛啦麻省理工啦,而吴辜只在那里念了两年就考进了伦敦大学学院,如今坐在布加迪威龙里等一个女孩起床上学。

此番他来煦城,主要是为了试水。他是北京人,在英格兰念书的时候,煦城的传说没少听说,连那些只会说你好谢谢的外国同学,提起煦城来也是一脸憧憬崇拜,毕竟,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们大跌眼镜,这打破了他们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理论,突破了他们的想象。犹如鬼神之手在背后操控,煦城在异乡人的眼里,神秘到只能用神话解释。

外来的势力很难渗透进煦城,这方5430平方公里的土地犹如一个严丝合缝的铁盒子,密不透风,守护这只潘多拉魔盒的是长汀四家,虽然其中两家的家主像流星那样陨落了,但是他们的后人以先辈的骸骨为杖,走在了来的路上。吴辜纵然投资了多家公司,但是他自己也明白,自个顶多就是个掏钱的,权力的羹,如今还分不到他。大家现在恭恭敬敬地唤他一声小爷,也是看在吴家老爷的份上。每每想到这里,吴辜就有些不快活,好像他生下来就在沾他老爹的光,自己的努力总是轻而易举被人忽视。大家听到他十六岁就从世界名校毕业,目瞪口呆到说不出话,但一听他是吴远昌的儿子,立马又会露出那种“原来如此”的表情。每次看到这样的表情,吴辜恨不得给那人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