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当家(9)+番外

作者: 佛前青莲 阅读记录

尝别的菜,全是熟悉的味道,也就这三道点心,和宫里的不一样。

天天吃御膳房做的菜,龙肝凤肉也吃腻了。

那三道点心长得虽然不咋滴,菜名不咋滴,不过胜在头次吃,新鲜!!

“薛公公说,要民女们亲自下厨,民女除了是头一次用刀剁肉馅,别的都是做惯做熟了的。

民女的父母兄长嫂子,可喜欢民女的手艺了。”

说到最后的时候,谨彦很是骄傲的说道。

一边的皇七子看着谨彦的样子,不由得怪起谨彦来。

到底有没有学过御前对答啊,会不会啊!!

不会就别进宫来考女官!!

不知道皇上没问的,不需要回答吗?

不知道皇上问的,你要简单回答吗?

你说这人怎么会和自己高贵美艳大方的谨沅是双胞胎啊?

压根连自己的谨沅半根手指头也比不上!!

而庆丰帝和谨彦的对答中,倒是有些明白大长公主为什么对谨彦喜欢有加了。

在宫里待的时间长了,见多了那些满肚子心机的人,难得碰到一个没什么心机,自然愿意和这孩子多说说话了。

而且一听这孩子的话,就知道是那种温馨家庭出来的。

来宫里,估计就是来见识下。

和那种一心想上爬的人家不同。

不得不说,庆丰帝真的是想太多了。

谨彦是觉得反正自己估计也选不上了,也就放松了。

谁叫她看见御桌前那些精美如画的菜呢?

味道不知道怎么样,光以色来看,那是绝对的满分啊。

“朕听说,你在江南的时候,常干那偷蒙拐骗的事,可有此事?”

庆丰帝突然板起了脸阴沉的问道。

谨彦一听,立即跪下道,“皇上冤枉啊!”

nnd,自己就知道,皇帝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召唤自己的。

肯定是那个皇七子为了帮谨沅入选,所以,故意来坑自己一把。

自己明明已经和那“柏油桶”化干戈了不是?

“哦?这么说,你没干过靖南王世子所说的事?”

庆丰帝挑了挑眉冷笑着问道。

谨彦抬头看了看大长公主的神色,定了定心神,然后才缓缓的答道,“容民女回禀,民女自小在江南长大,全是因为父亲在会稽县当县令。

民女笔墨虽然不如翰林院的大人们,可是,父母也自幼教导女儿规矩礼仪。

偷蒙拐骗这种有辱门风的事,民女万万不敢做的。”

“这么说,你偷盗观音寺庙放生池里的鱼,然后转卖给过路的秀才童生不是真的?

难道还是靖南王世子瞎骗乱造陷害你不成?”

皇七子立即上前怒斥道。

沈谨彦和靖南王世子有过冲突,他是知道的。

至于沈谨彦偷盗放生池里的鱼,倒不是靖南王世子说的,而是沈谨沅和他讲的。

“民女万万不敢蒙骗圣上,民女从来不曾靠近过观音大士庙……”

“你好大的胆子,别的不说,在京城你娘就带着你和你姐多次去观音庙上香,你居然还敢蒙骗圣上说不曾靠近过。”

皇七子觉得抓到了谨彦的语病,便立即质问道。

谨彦叹了口气,和庆丰帝道,“皇上,能不能让皇七子听完民女解释,再来问责民女。”

庆丰帝瞟了眼老七,便吐露一字,“准。”

“皇上,事情是这么一回事……”

第十一章 君前对答

“民女自幼多病,不如双胞胎姐姐聪慧,也不怎么的,就传出民女自幼痴傻这个传言了。

民女的父母到了江南之后,遍访名医术士,后来经人介绍,民女便过继给了黄大仙,成了黄大仙的女儿,取名黄保。

民女自从得了黄大仙的关照之后,也不再体弱多病了,也能和一般的孩子一样读书认字。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民女都会上黄大仙庙,但是去别的寺庙是万万不能的。

民女一家,也是回了京城之后,才开始拜起别的菩萨来。”

这也是京城没黄大仙庙,要不然,按照杨氏虔诚的性格,哪里会去拜观音的啊。

就像在广州的时候,杨氏就带着谨彦,每次都跋山涉水去参拜广州的黄大仙。

对于谨彦的话,皇七子自然是不信的。

不过,庆丰帝倒是点了点头。

谨彦说得呢,也是有可能的。

什么黄大仙观音大士的,说穿了,其实都是一些无知妇儒才会去相信。

只不过,身为统治者,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些手段罢了,所以,也不会去拆穿。

相反,只要不违反他的意愿,和朝廷的声音只要不是背道而驰,他也愿意站在那些和尚道士的一边。

对于谨彦过继给了那黄大仙,入不得观音庙这事儿也正常。

不说别的,朝堂上的那些朝臣们,哪一个拜在老二门下,想改老四门下试试。

当老二是吃素的啊!!

想来也是那种江湖骗子禁止沈家人改投门廷的一种手段。

“放生池那可是在观音庙前的!!”

皇七子突然说道。

“七皇子说得在理,可是,民女怎么去偷鱼?会稽县也就炉峰禅寺门口有放生池。

哪儿也是会稽山阴两县香火最盛的观音庙了。

白天人来人往的,民女请问七皇子,民女怎么偷?”

“傻瓜才会白天偷,偷鸡摸狗这种事,自然是晚上了。”

皇七子嗤笑道。

庆丰帝听了,很是无语。

对于七子喜欢上沈家五姑娘的事,他也听妃嫔们说起过。

只不过,妃嫔们好像对那沈家五姑娘的评价都不是很高。

虽然人人都承认,那沈家五姑娘是京城第一美人加才女。

不过,妃嫔们也有提过,就凭那沈家五姑娘的姿色,倘若想的是皇二子,皇四子还情有可原。

皇二子的舅父在边关手握十万大军。

皇四子出身是这么多皇子里最高贵的,是瑜贵妃的儿子。

除了当年早夭的皇子长,皇四子出身最为尊贵。

在大家伙看来,将来能问鼎帝位的,除了皇二子就是皇四子了。

所以,大家伙想的,不是皇二子的正侧妃,就是皇四子的。

凭沈五的美貌和才名,当不得正妃,侧妃那是绰绰有余的。

那么,干嘛要冲着老七去?

要知道,哪怕老七母族再不显,皇帝也不可能给他配给身份不够的妻子的。

相反,正是因为他母族不显,也没竞争力,所以像瑜贵妃就有想过把自己的娘家侄女配给老七。

一来向皇帝显示了自己的贤惠,另一方面,也能帮着儿子拉拢了老七。

把自己的娘家侄女配给儿子,在瑜贵妃看来,那算是浪费了。

本来就是儿子的母族,压根没必要再成为儿子的妻族。

浪费一个皇子正妃的名头,少拉拢一家有势力的权贵,对儿子来说,太浪费了。

所以,瑜贵妃的这一举动,可谓一举多得。

因此,每个人说起二人的事情之事,自然是说沈五作风不端了。

要不然,怎么会把老七迷得团团转的?

老七再差,那也是皇帝的亲儿子!!

所以,没人敢在庆丰帝面前说老七怎么怎么不好。

而庆丰帝之所以想见谨彦,也是有多层原因的。

大长公主的还是其次。

谨彦和谨沅不是双胞胎嘛。

庆丰帝就想着,既然是双胞胎,长得自然是一样了,正好瞧瞧那个迷得儿子团团转的姑娘大概长啥样。

可看了儿子多次言语攻击谨彦毫不留情,庆丰帝便猜到,这对双胞胎估计是长得不像了。

第一,京城第一美人肯定不会这么高,不符合常理。

第二,谨彦长得不错,可离第一这字,差得也太远了。

庆丰帝这边又听了谨彦再次解释,她是不会偷鱼的,因为炉峰禅寺离县城比较远,山路多崎岖,她不会单独离开家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