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幸福一辈子(13)

作者: 桃花尽日 阅读记录

而赵询可以这么信誓旦旦地和安哥儿说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以后打算做的事情正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因为赵询的高中,之后的半个月赵询和安哥儿就在接受别人的贺喜中度过了。总算过了这事之后,赵询就去了杨大儒家里拜访,赵询拖到最后一个去他家里,也是因为想要等自己高中,否则只凭自己原来一个小小的秀才,可能还没进去就被请了出来。在杨大儒家里赵询又待了将近半个月,原来他并没有打算待这么长的时间,毕竟赵询的生日快到了,还想着待个三五天就回去,也能在家里过上生日。没想到赵询和杨大儒相谈甚欢,杨大儒的夫郎也十分喜欢安哥儿,就这样一直待到了十一月二十两人才离开,而赵询的生日也只能在赶路中度过了。由于天气寒冷,有的河段被冻上了,赵询和安哥儿坐了三天船后就改成走陆路,终于在十一月三十的那天下午两人到了小青山村。赵询之前就让小厮骑马先回了家里,让家里准备准备。

没想到里正知道他们今天回来,就让村民们都来迎接。所以赵询和安哥儿一到村口就看到村民们站成两排,拿着条幅欢迎他们。

“赵举人回来了,赵举人回来了。”一个村民眼睛尖,看到了一辆马车往村里赶。

赵询看到这个架势,无法只能给安哥儿披上披风,扶着他一起下了马车。村民们看到两人下来,都开始鼓掌呐喊。

里正走上前就和赵询说:“赵小子,我就知道你是有大能耐的,为咱们小青山村争光了!”

“里正大叔客气了!”

“那是安哥儿?他身上的披风太漂亮了,赵举人对他真好!”

要说今天的安哥儿的确十分漂亮,周围银装素裹,他身着一身红色披风,妆容精致,戴着赵询给他打的绿翡翠簪子,当真是一位美人。就是安哥儿本是三分的颜色也愣是被装扮成了七分。

“是啊,安哥儿看起来和以前都不一样了。”

“哼,就他原来长得那个样子凭什么可以嫁给赵举人,他可真是好运,要是我有这些肯定比他美十倍百倍!”

“这有些人啊就是见不得别人好,人家安哥儿能嫁给赵举人就是他的能耐。”

一群哥儿姐儿看着赵询和安哥儿站在一起,就都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有看得明白就只说两人般配,看不明白又心大的就在冷嘲热讽,还想着要去嫁给赵询呢!

赵询和众人说了会儿话,大家就都散了,赵询和安哥儿也先回家安顿。到了晚上,他们俩又一起去了姚家。

“赵小子你真是好样的。你也是有大能耐的,阿父就想你和安哥儿以后好好过。”姚阿父说。

“阿父,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对安安的。”

“大哥,这事您可放心吧,在咱们大庆恐怕都找不到像赵小子对安哥儿这么好的,咱们安哥儿可是有着大福气的人呢。”姚三嫂平时就是个玲珑人,现在的一番话正是说到了赵询的心里。

“三叔么说的正是,安安就是我的幸运星,我一来提亲就中了秀才,如今娶了安安,更是中了举人,能娶安安真是小子三生之幸,此生也只愿能和安安相伴一生。”

“大哥,听听,这下您可放心了吧!”

“放心,放心。”

“赵小子,你也别怪阿父阿么想的多。”姚阿么说。

“阿么,您这是说的哪儿的话,我知道您和阿父也是关心安安,我高兴都来不及。”

“赵小子以后你有什么打算?还继续上考吗?”姚阿爷问赵询。

“我还打算试一试,不过会试还有两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也还能多多学习。至于其他的,明年初我就办个学堂,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还有就是县里的生意,这部分就麻烦阿父,二叔和三叔了。”

“你自己心里有成算就行。”

“如今已是隆冬时节,正是吃热锅子的好时节,县里的铺子也该开起来了。明天大家就去县里看看店铺,商量个日子就正式开张。”

“铺子我都是按照你说的要求监造的,建出来真是不一样,是咱们县里的独一份啊!不愧是读书人,就是有想法。”

“这个事交给你们我放心,可是有一事还需和你们说一说,就是对外只说是你们置办的产业就好,不要提及我。”

“我们明白,你就放心吧!”

“杂事说完了,就说说山小子、蓉姐儿和翠哥儿的事,之前一直忙着科举的事,如今得了空,该是给他们仨相看相看人家了。”

第13章 过年

“家里现在提亲的人多了,我们也是不知道哪户人家更合适?”

“你们有没有几个比较心仪的人家,或者有没有提亲的人的名单,我可以打听打听。如今我中举了,可能还会有一些更好的人家来提亲,虽然说嫁女嫁哥儿要高嫁,但我的想法是不宜嫁的太高,最重要的是汉子能不能对蓉姐儿和翠哥儿好。这样,我先看看,然后要是有合适的,我就找个机会带他们见一见,而且现在是腊月,我再带着他们去县城里逛逛,也许能有点收获。他们过了年一个十六,一个十五,倒也不着急,明年再让他们一起跟着我读书吧!至于山弟,不必着急,城里的小子弱冠才成亲的也很正常,他就先跟着我念书吧!”

“那他们的事就都拜托你和安哥儿!”

“阿么,二叔么,三叔么,你们放心吧,我和相公一定会给他们找个好人家的!相公,我说的对不对?”

“宝宝说的都对!”赵询说着就拉起了安哥儿的手,揉了揉他的头!

—————————————————

第二天赵询安哥儿和姚家人就去了县里准备开业的事情,因为之前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只等着赵询回来,又因赵询中了举人,如今的鲜味食坊可谓是全县皆知,虽然名义上食坊是赵询的岳家开的,但是具体怎么回事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鲜味食坊一开业就是客如云来,有的一开始只是为了捧赵询的场,和他拉拉关系;有的是因为之前的宣传,十分好奇;倒是后来都被美味的食物所征服。就像那烤鸭,被薄薄的煎饼包裹住,再放上葱丝,黄瓜丝,胡萝卜丝,再加上赵询特制的酱料,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好吃到舌头都要咬下来,旁边再配上鸭汤解油腻,真是人生一大享受!烤鸭炒菜是在一楼,因为他们还可以带到家里吃,所以一楼虽没断过客,但也还好可以排过来。可是二楼的热锅子就不行了,如今是冬天,正是吃它的时候,而且只能在店里吃,所以为订到位置客人们可真是废了苦力,就这样二楼的位置也预约到了年底。要说这热锅子大庆朝也不是没有,但是像鲜味食坊这样的还真是没有,这儿的味道是真的好,而且它的花样也特别多,锅底特别浓香,还有各种调料,像是芝麻酱就是大庆朝的头一份,不仅如此,鲜味食坊的锅也和别处不一样,有大大的铜锅,也有一人一份的小锅供大家选择,最妙的是二楼还有很多小零嘴供人们自己挑选,虽然限量,但都是免费的,所以大家都特别喜欢,尤其是受那些小孩子们的欢迎。

食坊的生意步入正轨之后,赵询又接待了来拜访的读书人,大庆朝的读书人是比较团结的,尤其是考中了举人之后,所以赵询,王县令,李举人三人在短短的时间就结下了比较的深厚的友谊,还有县里的秀才也几乎全都来拜访,甚至有的就想今后都跟着赵询学习,这样过了十来天终于算是都弄完了。

之后的几天赵询就带着家里的几个小辈们去县城里玩,因为快要过年了,所以县里特别热闹,尤其又有赵询这个哥夫在,那是有求必应,可把他们给乐坏了。虽然赵询说是有求必应,但是这几个孩子也是十分有分寸的,并不是那种贪得无厌之人。赵询又把每天的行程都安排的好好的,既不会太累,又十分有趣,让他们简直是乐不思蜀,这样玩了一周,总算才尽了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