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力荐河山(128)

作者: 退戈 阅读记录

方拭非一脸忧愁:“你方哥在扬州可没什么认识的人,这要是被赶出来了怎么办?”

身后察院的同僚失笑道:“赶察院的人?疯了吗?到时候御史台的官员就源源不断地下来了,保管他们县令之位都做不了一年。”

方拭非笑嘻嘻道:“那就搬上东西,走着?”

县令自然是要给他们面子的,毕竟这群人与京师官员关系密切,负责官员考核的吏部,可就在京师呀。

他们这些上头的官员争斗,遭殃害怕的却是他们下头的人。能圆滑地敷衍,那就必须圆滑。

然而节度使却未必。

方拭非只能庆幸淮南道的治所正在扬州,这种时候方便办法了。

之后几天,方拭非先跑了一遍判司所在的地方,后去托人拜见转运使,随后想去查看清点存放的粮仓,以及杜氏搜查出来的赃款。

皆无所获,被拒之门外。

顾泽列或许是住在自己的别院里,也或许就住在节度使的府邸里,方拭非同另外几位官员是不敢去触霉头的,就在下边的这几个地方官署四处瞎撞,同他们拉扯,讲讲道理。

方拭非别的不行,可论写信告状,那是快得一绝。

你不答应嘛,你不答应我就写一封信。你还不答应我就再写。我随便问问,你也可以随便拒绝。多了就是阻碍查案,不予配合。等陛下发道警告的敕令下来,总是要屈服的。

我等上头有人,这些兄弟请问你有吗?

察院派下来的两位官员,或许是上年纪了,脾气温和,不大生气,只是性格尤为倔强坚韧。第一天去,被干晾在大厅,第二天还去。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对方自己便胆怯了,给他们调了一堆不大管用的证据出来。

几人就着这些公文,先查阅一番,随后又去要求配合。

在方拭非等人还在人情上打转的时候,叶书良这位陛下亲命的长史,要方便得多了。

他叫人放出消息,约见了扬州各大知名商户,以及民间船厂的相关人。

“诸位想必消息灵通,已经有所耳闻。我原在户部任职,为金部郎中。这次来,是替我部侍郎,即陛下侄儿,安王爷,向几位传达一个信息。”叶书良顿了下,问道:“几位知道京城进来要做的大事吗?”

有几位的确是消息灵通的,毕竟户部之前拖延了许久,实在不行半蒙半猜也知道了个大概。但此时做个聪明人,未必是好事,面上不动声色,请叶书良解惑。

一商户问道:“敢问叶长史,所指何事?”

叶书良淡淡道:“过不了几月,朝廷的公文应该就会发至扬州。二十多年前的运河曾允商船入内,不久后,将恢复此例。”

几人小声惊呼,互相在座下议论。

这可是大事。

原本运货走陆路,马匹昂贵,牛车也不便宜。要是路途长了,货物可能损坏不说,还会遭山匪劫持。且费用实在高昂。到了京师,一两的东西成本能翻到二三两,这获利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可要是能走水运,虽然免不了翻船的风险,但这速度,以及成本,可就降下来太多了。

他们扬州曾有船厂无数,如今虽然荒废,但底蕴尚存。要是能公开运河,远近商户广而来之,他们这些顾虑损失,皆不在话下。

叶书良端过桌上的酒杯,轻抿一口,并不打扰。

这酒微有甘甜,味道香醇,又喝不醉人。

他一手搭在椅子上,正面观察商户的神情。

然众人还是心有顾虑。

运河开是开了,可私人的商船上河,抢了部分人的利益,这货物是不是会被查、被扣、被罚,就不知道了。

叶书良道:“几位不必担心。顾侍郎已决定私人开设船厂,作为第一批商船入河。实在顾虑,可以先静观其变,再做定夺。”

“那……这定价如何?”

叶书良:“此次乃利民之策,顾侍郎本意是躬先表率,规范运河,教众人讲个规矩,避免有心人再从中肆意牟利。所以定价极其低廉。补个吏卒糜费,及适当损耗即可。至于具体价钱,要先看他从京师下来的商船耗费,再做公布。但绝对,会比诸位想象得还要低。”

几人稍做放心。

应承了两句。

“损耗更是不必担心。只要船只能安然到岸,那货物必然原封交到几位手上。”叶书良笑道,“运货不过先期之举,并非为了获利。顾侍郎的本意,还是漕运。如今粮食价格高涨不下,京师军队的用粮更是短缺,皆是因为运输过程中损耗过多,去向难查。顾侍郎决心整顿此事,才出手开厂。他意欲将今后朝廷的五成以上漕运,分配给民间船厂。届时运河开始兴盛,尔等商船,也可入河。”

众人暂且不做表态。叶书良也不多说。

第101章

叶书良站起来, 缓步走到众人中间, 说道:“今日来, 就是为了两件事情。一, 便是向几位告知此事。有船的,可以准备去审签公文, 想运货的, 我也可以替尔等牵头拉线。”

众人颔首。

叶书良:“二,是为了向几位买船。”

“买船?”

众人将视线落到几位开设船厂的人身上。

叶书良:“顾侍郎已经发话,凡与侍郎做过买卖交易的,就是他的人。船厂只要卖他一艘船, 往后你的船只,上运河时受了谁的责难,可找他帮忙。此话在他在世之时,皆可生效。”

“这船只的要求是怎样?”

叶书良一口道:“要大船。起码不亚于漕运用的官船。”

众人面露迟疑。

叶书良道:“诸位尽可放心,顾侍郎并非明抢,既然说了是买,那就是明面上的买卖。只是如今,船厂所需及耗资巨大, 他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是以,可以以船抵船。”

“何为以船抵船?”

“顾侍郎手上已有几艘船只,这些船也是好船。他可以将自己的船作为抵押, 若是将来付不出约定好的银两,便将自己的船只售出,以补偿几位。”叶书良说, “购船的款项过大,顾侍郎难以单次结清,他愿意以每年船运后的获利来分次支付。运输所获盈利,将存入进奏院、各军、各使处,诸位尽可持飞钱,去京师或各州便换。顾侍郎已与进奏院打过招呼,凡是与顾侍郎有生意往来的,持飞钱,在进奏院可免费对换。”

“呼——”众人按捺不住地激动道,“此话当真?”

叶书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

几人自觉失态,又坐了下去。

商人出行携带大量钱币自是不便,何况朝廷百年来一直禁止钱币出境,向来都是将钱存入进奏院等地,然后再凭飞钱前去存取。

可如此一来,每取千钱要加收二十钱。

曾经是百钱,没人去,后来改到五十,最近又改到二十。

要是终于能免费对换,可真是太好了。

叶书良:“若是应允,往后也可以行个便利。我相信诸位都是聪明人,知道便利二字,能值多少钱。”

几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看神色动然,已经很感兴趣。

叶书良说:“几位尽可回去好好讨论,本官不急。如有意愿,直接差人来找我即可。”

他抱拳道:“话已说完,先行告辞了。”

众人纷纷起身相送:“叶长史路上小心。”

叶书良回礼:“莫送。”

方拭非对着手上的东西发愣,林行远在她相隔两米远的门口啃果子。

累。

世界上怎么会有比看账簿更讨厌的事情呢?偏偏这些账簿还大多没用,对方根本不敢拿真东西出来,毫无所获,激情全无。

“诶呀,方御史。”同僚官员走过来拍着方拭非道,“方御史,听闻叶长史召集了城中商户共商大事,是否已经探查到什么线索?若是可以,麻烦你去问一问,以免我等白费人力不是?”

“我不知道。”方拭非一个激灵坐正,惊道:“他召集商户共商大事?!”

上一篇:娘子休悍夫 下一篇:拒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