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药田种良缘(122)+番外

作者: 叶染衣 阅读记录

等吃完鱼,夜已经深了,水苏先把孩子们送回去睡觉,静娘留在后面帮着杜晓瑜收拾东西。

回到宅子的时候,堂屋里竟然还在亮着灯,说话的声音跟他们出门前没什么两样。

反正也开不了口打招呼,傅凉枭索性直接去浴房洗澡,杜晓瑜则是抬步进了堂屋。

丁里正两口子还没走,丁文章夫妻坐在炕上,丁二庆一家子不知道啥时候来的,一帮人坐在一起摆龙门阵,聊得很是火热。

见到杜晓瑜进来,丁二庆家的笑着喊了她一声。

杜晓瑜莞尔,“二婶今儿可是头一遭来我们家,我爹娘又是好客的,你们多坐坐。”

说完,主动给几人续了茶,又去厨房里翻找了不少的干核桃、花生和炒瓜子出来,“二叔二婶,别客气,自己拿啊,先前他们应该是不知道这些东西放在哪,所以没找到。”

丁文祥拿起一个核桃放嘴里咬,核桃没咬动,反倒把牙花子给蹭破了。

杜晓瑜见他大有把小板凳翻过来敲的架势,忙道:“文祥哥,用这个吧!”

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把钳子来,因为静娘经常做点心要用到干核桃的缘故,杜晓瑜便趁着某回去县城的时候请铁匠帮自己打了一把专门夹核桃的钳子,只需要用钳子箍住核桃轻轻用力,核桃坚硬的外壳就能碎了,钳子手柄上还有个细细的倒钩,为了防止直接掰壳伤到手,可以用倒钩把核桃壳给勾出来,一点都不费力。

丁文祥见杜晓瑜给他示范怎么夹核桃,又想起自己刚才那粗鲁之举,一时间羞窘不已,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丁二庆却觉得稀奇,“丫头,你这钳子哪买的,怪省事儿的,改天我让你婶儿也去买一把。”

杜晓瑜道:“二叔要是看得上,一会你们走的时候把这半袋干核桃和钳子都带回去吧,我经常去县城跑,过几天再去买一把就是了。”

“那多不好啊。”丁二庆家的很是过意不去。

“有啥不好的?”杜晓瑜笑道:“咱们不是一家人么?再说了,就是一把钳子而已,又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二婶用不着跟我计较这些。”

丁二庆家的不好意思地说道:“那就谢谢你了。”

“二婶快别跟我外道。”杜晓瑜一脸的热络,“我们家的粮仓还指量着二叔帮忙盖好呢!”

提起这茬,丁文祥看向丁二庆道:“爹,夜深了,要不咱也回去歇着吧,明天一早还得上工,要是耽搁了,可就对不起晓瑜妹子给咱开的工钱和两顿饭了。”

丁二庆赞同地点点头,站起身道别。

杜晓瑜把钳子放进装干核桃的麻袋,连着麻袋递到丁二庆家的手里,“二婶,天黑看不见路,我让水苏给你们点一盏油灯。”

送走了丁二庆一家,杜晓瑜他们也相继去洗漱睡觉。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娘被傅凉枭叫到了后院。

“王爷。”静娘不明白这人大晚上的不睡觉想干什么。

傅凉枭开口问:“有没有办法能帮筱筱躲过将来的验身?”

静娘眼皮一跳,听这意思,王爷还真打算在乡下就跟姑娘成亲?那这也太委屈姑娘了。

“没有。”静娘木着脸道。

第130章 、杜家秘辛,考中案首

对于静娘这种在深宫中待了几十年见识甚广的人来说,不过是想躲个验身而已,自然有的是办法,只不过静娘不乐意说。

她是为了王爷好,也是为了姑娘好。

倘若姑娘还没被杜家找到就先破了身,等将来回了京,进了杜家大院,她又当如何自处?

而且看王爷这样子,是铁了心要娶姑娘为正妃了。

须知皇家规矩森严,就算王爷平素习惯了毫无章法地为所欲为,那也是皇上看在先皇后的面上诸多包容,并不是就真的拿他没办法了。

而亲王正妃多由皇帝下旨赐婚,这正妃人选要么是朝廷正三品以上官员的嫡亲女儿,要么是名门望族所出之女。

杜家是中医世家,虽然目前并无在朝官员,可杜氏是望族,祖上因为太祖皇帝时期救驾有功,曾获赐了一块免死金牌。

在大魏朝,能获赐免死金牌的唯有立下军功有勋爵在身的公侯伯,杜家却是例外,主要还是因为开国初期政局不稳,在太医院任职的杜家先祖为了护主几经生死,太祖铭感五内,觉得免死金牌拥有至高无上的殊荣,于是大手一挥,破例赏了。

然而到了太祖统治的中后期,获赐了免死金牌的公爵、侯爵和伯爵这些家族相继有子孙因为获罪消耗了免死金牌的免罪次数而导致免死金牌被收回。

百姓不知情,只当是这些臣子怀有不轨之心,可事实上,是因为太祖根基坐稳了,要开始扫清障碍了。

原本开国初期给这些勋爵赐免死金牌就只是为了暂时性地安抚他们,好让这些人一心一意地拥戴他坐稳龙椅。

可是免死金牌这种东西,容易成为臣子犯上作乱的屏障,太祖眼里容不得沙子,所以即便那些家族里没有犯罪的子孙,他也会想方设法暗中引导他们去犯罪,然后堂而皇之地将免死金牌收回。

到了最后,开国几大功臣手里的免死金牌全都被收了回去,只剩杜家手里这最后一道。

太祖却没动杜家,一来是因为杜家并没有勋爵,手中更无实权,兴不起什么风浪。

二来,太祖到底还惦记着杜家先祖的忠心护主之情。

太祖驾崩前曾对杜家当时的家主说过,如果有一天杜家愿意主动归还这道免死金牌,便可向皇室提出一个条件,前提是不能危及江山社稷。

杜家当时的家主很有远见,并没有直接给太祖一个准确的答案,而是等回家后直接立下族规:从今往后,杜氏子孙终身不得入朝为官。

所以那道免死金牌就留到了现在。

也正是因为有免死金牌傍身以及太祖亲自开了金口的那个“条件”作为制衡,后来的历任皇帝都没敢轻易动杜家。他们并不介意杜家不归还免死金牌,甚至还希望杜家一直都别归还那道免死金牌,反正一个在朝中没有根基的望族,再怎么强大也只是个绣花枕头,对前朝后宫都构不成威胁。

他们怕的,是杜家拿着免死金牌去提条件。

好在杜家人向来求的是安稳度日,历任皇帝自然乐见其成。

所以只要杜家安分守己,他们是很乐意时不时为杜家锦上添花的,譬如当今圣上把杜家独创的一部分丸药引入了太医院,又譬如像先帝那样,给杜家药堂赐名“回春堂”,并亲题匾额,让杜家虽无参政实权,却享圣宠荣光。

由此可见,皇室与杜家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说白了,杜家担心全族人会因为怀璧其罪被皇帝随便找个由头给弄死,所以行事低调,谨慎小心,而皇帝担心杜家某天脑子一热拿着免死金牌去提出让人措手不及的条件来。

所以杜氏一族与皇室便因为这一道免死金牌而相互制衡。

杜晓瑜作为杜家三房嫡女,她一旦成为亲王正妃,就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

当今圣上能不能允许她打破平衡还很难说,所以王爷若是在杜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前让杜姑娘破了身,将来会惹出许多麻烦来的。

傅凉枭又何尝没想到这一点,只是他都已经答应了她。

静娘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提醒道:“王爷就算再迫不及待,也该想个万全之策先让杜姑娘顺利回京再行谋划后面的事。”

见傅凉枭逐渐陷入沉思,静娘默默退了下去。

一夜好眠,杜晓瑜不知不觉睡了个懒觉,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她第一时间问端着洗脸水进来的水苏,“现在什么时辰了?”

水苏道:“姑娘,卯时过了。”

杜晓瑜伸手掀开被子,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下床。

水苏见状,解释道:“姑娘,今天的玉米静娘一大早就去掰下来了,大少爷亲自送去镇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