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725)+番外

作者: 千墨 阅读记录

话题就移到了别处。

“你父亲是不是升迁了?”

“胡姐姐也知道了,是的,父亲升了从五品的知州。”

“可喜可贺呀,那你们全家都搬迁到府城了吧。”

“嗯,最近正忙着搬家的事情呢。”

“那以后你们离望林村就远了,咱们就不能常来常往了。”

珍珠笑道,府城到望林村至少得耗费半天功夫,以后张孝安不会这么频繁让张秋岚过来了吧。

“不会,父亲在圳安县和太平村都添置了宅子,一样很方便的。”这话是张孝安亲口对张秋岚说的。

张孝安从未放弃对罗璟的巴结,胡家是罗璟未来的岳家,与胡家搞好关系,对张孝安来说,好处多多。

就比如,如果张秋岚没到胡家拜访,那怎么有可能结识到镇国公夫人和世子。

如果不是镇国公夫人看上了张秋岚,又怎么会有他升迁的机会。

张孝安是个擅长把握机会的人。

就算国公爷在他身边安插了马先生和陈嬷嬷又怎么,只要以后的青云路能一路顺畅,他一样甘心情愿。

所以,他觉着,与胡家的关系不能断,就算隔得远了些,又有什么关系,圳安县和太平镇他都添置了宅子,赶不回府城,就在宅子歇一夜好了,再不济,县里和镇上还有十里香呢,年家怎么都会照顾好张秋岚。

“……”珍珠笑笑。

张孝安打的什么主意,大家心知肚明。

李氏腆着肚子从菜园子里过来了,珍珠忙过去扶了一把。

张秋岚看见李氏微微鼓起的腹部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忙笑着恭喜。

李氏脸庞微红,她年纪大了还怀上孩子,一开始知道的时候,就臊得不行,还嗔怪地捶了胡长贵好几下。

等她怀孕的消息传出去后,不少相熟的妇人都过来看她,话里话外都带了几分调侃,李氏每每羞红了脸。

这两三个月,她连院门都不好意思迈出去。

这会儿,被张秋岚这么一道贺,她又觉得脸颊烧得慌。

李氏和张秋岚打了招呼后,就躲回房里不出来了。

珍珠满是无奈。

村里村外,年过四旬生孩子的妇人又不是没有,她娘到底在害羞什么。

“你娘身体可真好,秀珠妹妹刚四岁了,又要添新丁了。”张秋岚羡慕说道。

“哦,还好了,没有一年蹦出一个那么夸张。”珍珠耸耸肩,她对李氏能多养育一个孩子,乐见其成。

等她出嫁了,平安出门游学或参加科考,家里就冷清了,再添一个孩子,能让家里多几分热闹。

“……一年一个?”张秋岚瞪大眼睛张大嘴巴,有这么能生的妇人么。

难得看到张秋岚惊讶失态的表情,珍珠“哈哈”大笑起来。

张秋岚回过神,忙闭上了嘴巴,红着脸,也跟着笑了起来。

陈嬷嬷坐在另一边,看着她们相处融洽的样子,若有所思。

第六百三十一章 预防万一

初春的天气,四处绿意昂扬,远山近野都是大片大片的绿,有的浅,有的深,有的层层叠叠。

阳光透过薄薄的云雾照耀在大地上,带着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胡二爷,这是今年最后一批生猪了。”

胡家的帐房内,有爽朗的笑声传出。

“是啊,天气变暖了,作坊该停工了。”胡长贵呵呵一笑,“大昌兄弟,辛苦你了。”

“瞧您说的这是什么话,这两年多亏了您照顾,我方大昌感激还来不及呢。”方大昌恭维地说道。

他说的话也是事实,靠着冬日给胡家送生猪,他就攒了不少银子,胡家讲信用,结算快,从不拖款欠款,方大昌非常乐意与这样的人家打交道。

方大昌在牙侩行当原本只能混口饭吃,因为他为人太过耿直方正,牙侩行当虚报夸大,少斤缺两,吃上下家的伎俩很多,他看不过眼,不肯同流合污,就受到别的牙侩排挤。

受到排挤,活自然就少,靠一些老客源勉强图个温饱,胡家来找他的时候,着实让他吓了一跳。

他们在采买生猪的时候,遇到过几次,他提醒过胡家兄弟别买病猪,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为他结了个善缘。

“大冬天的来回跑,挣的都是辛苦钱,我们也知道。”胡长贵拍拍他的肩膀,“大成,把这批生猪的钱结算给大昌兄弟。”

“好的,二叔。”黄延成利索地打开了存放钱银的木匣子,数出了具体数额。

“多谢胡二爷,等秋收后,我再过来。”方大昌收好了银钱,感谢地朝胡长贵鞠了个躬。

“哎,大昌兄弟别这么客气,秋收后还要靠你帮忙呢。”胡长贵忙扶住了他,把他送出了院门外。

作坊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胡长贵松了口气,往下得开始忙活春耕的事情了。

“爹,今天能赶完最后一批腊味么?”珍珠从厨房里端了两碗豆浆过来。

“能的,今天全部灌肠晾晒,明日作坊的女工们就可以不用上工了。”胡长贵跟着珍珠走进了帐房里。

“那好,明天把他们的工钱的结算清楚,农忙快到了,别耽搁了大家的时间。”珍珠给黄延成端了碗豆浆,“大姐夫,喝碗豆浆。”

“哎,谢谢三妹,我一会儿就把他们的工钱算好,明天可以直接发了。”黄延成接过豆浆,笑着道谢。

“爹,你也喝。”珍珠给胡长贵递了过去,“听说咱们新买的田地附近有佃农闹事?”

“不是我们家的佃农,是挨着我们家田地旁的,另一户人家的佃农。”胡长贵接过豆浆,“咕噜噜”喝下。

“为什么闹事?”

“说是,他们有一户佃农想退租不佃了,可是签的契约还没到期,所以佃农去和那户姓连的大户家商量,连家当然不同意,后来不知怎么的,就闹了起来,连家让长工把佃农打了一顿,就惹事了,被打的佃农回去召集了所有的佃农扛着锄头去连家讨说法,这几天正闹着呢。”

胡长贵叹了口气,这原本是件小事,如今生生闹成了大事,连累到他们的佃农也有些紧张不安。

眼看就要春耕了,万一影响到播种的进度就不好了。

“爹,你去那边的时候,记得带上几名护卫。”珍珠说道。

“……啊?不,不用了吧,这也不关咱们的事。”胡长贵有些结巴。

“一是预防万一,二是起个震慑作用,而且,护卫们在家里待着也没啥事,出去溜达溜达也好。”珍珠说道,要是打起来,波及到自家田地的时候,有护卫在,总能起些作用。

“……呃,那行吧。”胡长贵愣了愣,犹豫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珍珠是为了他好。

“别一个人去,带着大伯,或者大姐夫。”珍珠继续说道。

“……好。”胡长贵习惯性顺着女儿的话点头。

珍珠这才笑笑,端着两个空碗回了厨房。

“珍珠,你爹呢?”李氏从屋里走出来。

“喝了豆浆去田里了。”珍珠回道。

“……家里的菜地还没整呢,他咋不抽个空出来呢。”李氏有些发愁,胡长贵最近很忙,她也知道,只是,这时候,后屋的菜园子该翻一遍,做好种菜的准备了,可她有了身子,家里不许她动手。

珍珠耳尖,听到了她的嘀咕。

“没事,娘,吃了午饭,我和平安就去翻地。”

“……你俩哪成,咱家菜地老大一片呢。”李氏瞅了她细白的小手,使劲摇摇头。

“这有啥,往年也不是没锄过,动作慢点,两天也该锄完了。”珍珠走过去扶着她到藤椅上坐下。

李氏拉过她的手,翻开掌心细看,细嫩润白的小手一个茧子都没有,哪里是干活的手。

珍珠“嘿嘿”一笑,“我去年,可帮你锄了好几垄菜地呢。”

李氏想了起来,珍珠的力气并不小,只是长得娇柔纤细,才下意识的觉得她不能干地里的粗活,“看着白白嫩嫩的小手,倒是还有几把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