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603)+番外

作者: 千墨 阅读记录

“应该回了,哎呀,平安的棉衣棉裤也不知道,够不够厚实。”说起平安,李氏又开始喃喃自语起来。

珍珠瞥了她一眼,无奈地摇摇头,想了想,找了另外的话题:

“娘,今晚要烧炕么?”

“啊?要的,下雪了,是得开始烧炕了。”李氏忙点头,“珍珠,你看着点秀珠,我去检查一下炕眼。”

说着,急匆匆往后院去了。

珍珠把跑去玩雪的秀珠唤了回来,拍拍她头发上的雪花。

“雪兰姐,你家的炕今晚也要烧起来了吧?”

“嗯,先把爷的烧起来,我们小辈的,晚些时候再烧,棉被厚实,冻不着的。”潘雪兰就回道。

“今年的柴火收上来很多,你们不用省着,该烧就烧,还有,凌老先生的小学堂上,记得每日烧上火盆,那边可没地龙,小心别把老先生冻着了。”

老房子没建地龙,取暖还得考烧炭,凌显每日上课,得放两个火盆,才能维持厢房里的温度,至少手不被冻着。

“知道了,胡二叔已经把炭都堆放好了,不会冻着的。”潘雪兰笑道。

凌显的炕往年都是一下雪就烧起来的,她和凌希年纪轻,会等到大雪封山的时候,才开始烧炕,虽然几捆柴火不值什么钱,可是,能省一些是一些,他们已经受了胡家大恩了,不能衔环结草已经有愧,心存感恩的态度却是必要的。

珍珠朝她笑笑,潘雪兰回以微笑。

第五百零六章 翠珠成亲

翠珠成亲这日,雪果然没在下了。

一大早,村长家就已经忙忙碌碌起来。

赵文强作为望林村的村长,他家娶孙媳妇,自然是全村人都会过来道贺。

村里赵姓的族人也多,亲近的女眷早早就过来帮忙,屋里屋外都是忙碌喜庆的身影。

一般庄户人家办酒席,请的客人多,屋子里坐不下,就摆露天酒席,村长家也不例外。

只是,冬日时节,前两日雪花飘飘洒洒,虽然都不大,不过为了预防办喜事的日子,遭遇雪天,村长昨日便请了人搭好了简易的棚子。

长长一排简易棚子下,整齐的摆满了桌椅板凳。

老宅这边,亦是热热闹闹。

胡秋香一家老小和蒋晓燕夫妻俩都提前一日到了老宅,胡玉珠挺着大肚子也早早和黄延成过来了。

王宏生一家子更是天不亮就赶过来了。

冯氏带着梁青山及一个小孙子,混在人群中也溜进了胡家老宅里,自从上次因为梁氏的事情闹翻后,胡家这次办喜事就没请梁家。

两个村子离得近,冯氏早就得了消息,虽然胡家没人来请他们,冯氏照样领着梁青山他们来了,只是,她没敢再闹腾,规规矩矩的坐在堂屋内,看见胡家的人,就一脸讨好地笑。

胡家人看见,有些无可奈何,大喜的日子,总不好赶了人出去,加上还是翠珠的姥娘舅舅,也就由着他们混在人群中。

翠珠房里挤满了人,她穿着刺绣精美的喜服羞赧的坐在炕沿,梁氏满眼复杂地看着翠珠满头精致贵气的首饰,那些都是二房给她的添妆。

确切的说,是珍珠给她二姐的添妆。

两套金灿灿的赤金首饰,上面镶嵌的宝石闪花了她的眼睛。

翠珠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二房发达了,连带着大房也身价倍增,可是,两边的差距好像越来越大,像这样,整套整套的金首饰随手就送,一家子里,也只有珍珠敢这么送了。

王氏给翠珠添了不少首饰,但也都是小件的金饰银饰,像这种贵重的精致的,镶嵌宝石玉石的,是没有舍得添置的。

翠珠的嫁妆里,就有三套精美华贵的高档首饰了。

单单这些,价值就是好几百两银子。

梁氏有些嫉妒红了眼。

眼红的不只是梁氏,还有大腹便便的胡玉珠。

同样是胡家的女儿,翠珠的嫁妆与她出嫁时,简直是天壤之别。

光是那头上的金饰,价值就比她的嫁妆多了几十倍了。

她抚着肚子,胸膛是一阵阵起伏。

听说,这些都是珍珠送给翠珠的。

她就朝一旁镇定自若的珍珠瞪了一眼。

这死丫头,太偏心了,对翠珠这么好,一送就是两套金首饰,却只给她送了几件零散的首饰珠花。

珍珠接收到她恶狠狠的目光,不以为然地回瞪了她一眼。

就是厚此薄彼,咋样?你咬我呀!

珍珠冲她挑眉,唇角上扬灿烂一笑。

胡玉珠性子不好,虚荣心强,有些自以为是,虽然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臭脾气就是死性不改。

不过,她还有个优点,脾气倔,不会死皮赖脸,你不和她好,她也不会拉下脸死缠着你,顶多是在背后偷偷骂你,戳你脊梁骨。

就像现在,她瞪着自己,恨不得在自己身上戳几个窟窿,可实际上,她还是不会动手的。

珍珠觉着她大姐还挺有趣的,加上她有孕在身,不宜多受刺激,所以便转身不再理会她。

留着胡玉珠独自生闷气。

同样眼红的还有一旁的蒋晓燕。

她的目光不停往翠珠身上扫射,上至她发顶的赤金满池娇分心,下至她裙摆下的大红色绣双蝶的绣鞋,还有她皓腕上成对的绞丝金镯。

哪一样物件都比她出嫁时精致贵重。

一股酸气就冲上蒋晓燕的心头,翠珠的命也太好了,婆家是村里最有威望的村长家,相公是中了秀才的读书人。

娘家给添置的嫁妆在整个村里也是头一份的贵重,出嫁后,定然能受到婆家的优待。

蒋晓燕想起自己出嫁的时候,虽然家里的条件改善了不少,可是也舍不得把钱都花在出嫁女身上,还是吴浩偷偷给她娘添补了一些银两,才勉强把嫁妆添置得不那么寒酸。

即使那样,嫁妆送到婆家后,蒋晓燕依旧从婆婆眼里看到了嫌弃与鄙夷。

以至于后来,她与婆婆的关系一直比较僵持,不论她如何讨好,也得不到婆婆的欢心。

蒋晓燕心中就升起了一股嫉妒,翠珠那张含羞带怯的桃花脸,看着格外的刺眼。

屋里的人,一时心思各异,嫉妒、羡慕、诚心道喜皆有之。

王氏和钱氏一左一右,拉着翠珠的手谆谆告诫她为妻为媳之道。

说得翠珠脸颊泛红,眼眶泛泪。

催妆的乐声再三响起,翠珠坐上了迎亲的轿子,新郎官赵柏铭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面,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平安和平顺也骑着骏马跟在后面,他们身后跟着一串抬着细软嫁妆的挑夫,大件的两家住得进,迎亲的队伍便绕着村子走了一圈。

一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好不喜庆,全村的老少都站到了路旁,笑着对新郎官道贺。

赵家的大门早就披红挂彩,早到的村民们,把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鞭炮声“噼里啪啦”就响了起来。

吕素青与姜书媛两姐妹站在人群后,看着骏马上书卷气十足的新郎。

“新郎长得真俊,看着斯文又有涵养,胡家的眼光真好,两个闺女的夫婿都那么出色。”

吕素青笑着赞叹。

姜书媛扯了扯笑脸,看着文质彬彬的新郎,再对比自己那个五大三粗的未婚夫婿,唇角的笑容就显得有些苦涩起来。

这样温文尔雅的男子,才是女子心中最佳的夫婿人选。

就像自己的父亲,风度翩翩,饱读诗书,一身书卷气质。

可惜,自己没那个福气。

赵文强与黄氏站在大门前,两人都是一副笑不拢嘴的样子。

今日来的客人非常多,全村都出动了不说,外面来的客人亦不少。

有两个与赵柏铭私交不错的同窗,一同前来道贺。

十里香的大掌柜年祥霖与福安堂的大掌柜刘平,也亲自送来了丰厚的贺礼。

还有邻村相熟的村长们,也都纷纷过来道贺。

客人一波接一波,赵文强的脸都快笑僵了,心里的喜悦止不住的上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