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553)+番外

作者: 千墨 阅读记录

这样的学堂,已经开办了四年的时间,要不是上次府试出了四个童生,加上这次院试考上了一个十二岁的秀才,谁都不知道,小小的山村里,有这么一户做善事不为名利的农户人家。

院长满心感叹。

杨秀才与平安作陪,带着院长一行人参观了三个学堂,太平书院的院长亲临他们是小学堂,对于杨秀才来说,是一种肯定与荣耀。

吕素青领着十几个女学生恭敬地等候在女学院门处。

书院院长对女学颇感兴趣,要知道,整个鄂州都找不出一个有规模的女学,有些世家大户会请女先生教育族中女孩,可多在深宅内院之内,不似望林村这般,女学男学并排设立。

女学的人数明显没有男学多,杨秀才解释说,女学才开办两个多月,很多村民不愿意让家里的女孩上学,所以,即使是免费上学,女孩人数也不是很多。

院长一行人皆点头,表示了解,社会风气如此,虽然不像前朝那般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对女子的禁锢还是很多的。

他问了些关于课程的问题,吕素青一一回答。

居然不用《妇诫》、《女训》之类的书籍作为女学的启蒙课程,院长颇为诧异。

吕素青解释说,女学的课程是照着男学课程稍稍改动的,内容稍微简化一些,女子不参加科考,教程不需要太多深入,还有,孩子们只在学堂待三年,太过复杂的课程,她们接受能力有限。

她绝口不提,是胡家要求的课业内容,吕素青知道,这些人表面上虽然一脸亲切和善,可内心对女学还是带着些许看不惯的。

吕素青从小跟着父母习文认字,被人冠以才女的名称,可是,依然有不少人在背后对她窃窃私语,无外乎都是女子学得再好有什么用,老实在家相夫教子才是女子的正道之类的话语。

男人对女人的固有偏见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女学的创办不宜太过打眼,以免被某些古板的老学究找茬。

院长一行人在望林村停留了大半个时辰,婉拒了胡家的留饭,带着一脸称奇和满心复杂离开了望林村。

“那些人走了?”

珍珠坐在厨房外的石凳上,捧着碗绿豆沙一脸满足地吃着,惬意的神情就差没翘起二郎腿了。

“嗯,走了,姐,他们好啰嗦,一直追问,我是怎么学的,是不是每日闻鸡起舞奋发刻苦,认真背书习字到半夜?我就纳闷了,他们的学生都是这样学习的?”平安一脸郁闷,“难道正常作息,就考不中秀才么?”

潘雪兰笑着从厨房递过一碗绿豆沙,“平安,他们是不愿意承认你读书天赋好,听说,今年太平学院几十个考生,只考上了两名秀才,而咱们这么小的学堂,随便就考中了一名,他们可能觉着脸上无光了吧。”

珍珠点头,可不就是这样,被小学堂打脸了,面上无光,打着祝贺的名义,来探查一下学堂的底细。

“嗯嗯,夫子也这么说了,他们书院每年收的费用还不低呢,好在咱们学堂只收自己村里的孩子,要是像学院那样广收学生,那些人就更得急得跳脚了。”平安吃着绿豆沙含糊说道。

珍珠咀嚼的动作就顿了顿,触及到某些阶层的利益时,那些人可不得急得跳脚么。

太平书院送的贺礼是两套上好的笔墨纸砚和一些糕点果脯。

李氏很干脆的,回了一筐新摘的水果。

那行人看着那筐果子都笑了笑,笑容里分明含着几分轻视与不屑。

相送的杨秀才与胡长贵两口子看得真切。

把人送走后,不由都叹了口气。

临近中午,王宏生一家人都赶来道贺了。

他们刚到不久,胡秋香一家人也赶到了。

胡家的堂屋里,又挤满一圈人。

王氏带着翠珠过来,把梁氏一人留在家里带孩子。

昨日冯氏闹了一场,梁氏躲在穿堂一角偷看,没有出头吱声。

平顺没考中秀才,梁氏有些自责,她觉着是自己上次那一番闹腾,吵了平顺考试的心境,要不然,平顺肯定能考中。

不由的,梁氏对娘家的恨意又多了几分,昨日她娘那么一闹,更让梁氏气恼,她躲着不出头,就是为了不让她娘拉着她哭丧诉苦。

王氏对她昨日的表现还算满意,至少她没再搀和到闹剧中。

冯氏没了梁氏的呼应,独自一人上窜下跳,不足为惧。

第四百六十六章 他回来了

王宏生把带来的鞭炮让王荣发点燃,一家人喜气洋洋地拉着满车的贺礼进了堂屋。

半扇鹿肉、半扇羊肉、一对灰雁、一对大鹅,还有蘑菇、核桃、甜瓜、山李子等等,都是新鲜打的山货。

他们收到消息后,就特地进山狩猎,把猎物处理好之后,一家人才驾着骡车赶来道贺。

胡秋香一家人也带了不少贺礼,尺头、瓜果、点心、糖饼,买的都是上好的货物,再没像从前那样,拿着次等的东西充当贺礼。

让人吃惊的是,胡秋香不仅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带来了,还带了另一个陌生的客人。

说是陌生,其实也见过一面。

那是蒋晓燕相公吴浩的表兄弟袁振轩。

去年,袁家还遣了媒婆上门替袁振轩说亲。

李氏当时就拒绝了。

这个时候,袁振轩突然随着胡秋香一家跑到胡家贺喜来了。

李氏心里就警惕起来,珍珠可是已经定了亲的,这个袁振轩还跑到胡家来做什么?

袁振轩今日的衣着倒是得体,一身淡蓝色藤纹长衫,衣襟袖口绣着精致的纹路,显得大方得体,没再像从前那样花里胡哨的。

他送来的贺礼也是规规矩矩的,文房四宝、茶叶水果、果脯点心,还有礼金。

堂屋内,客人见礼落座,客套寒暄。

珍珠只在里面待了一会儿,与众人见了礼后,又退回了后院,去了厨房帮着林婆婆与潘雪兰给客人泡茶。

袁振轩的神色从珍珠离去后,就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她,是越发的漂亮了。

可惜,却已经与别人定亲了。

袁振轩心头郁郁,自从他被胡家拒绝后,家里陆续给他说了五六门亲事。

每次他都会私下偷偷去看对方一面。

却发现没有一个及得上胡家姑娘。

这让他大为丧气,对家里说的亲事自然没有兴致。

袁振轩是家中幼子,自小受到宠爱,他任性不娶,家中虽然着急,却也没敢强压着他。

所以,直到现在,他的亲事还没有着落。

“哎呀呀,咱们老胡家的风水好啊,我以前就说过,平安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这不,才十二岁就考中的秀才,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再过几年,考过那个什么乡试,咱们平安就能当上大官了,为家族争光添彩了。”胡秋香一脸笑容地拉着平安巴巴说了一通。

“大姑,这话可不能乱说,那乡试是那么好过的么?多少考生考白了胡子都没过,我可没能耐拍着胸脯保证会过,大姑还是别说大话好,到时候我没过,不是让人看笑话了么。”平安不耐烦地拉回了自己的手,大姑从进门开始就一直拉着他说个没完没了的,一副她早就猜到他会考中秀才的模样。

王氏闻言,就板起了脸。

“秋香,不许随便说这种话,平安还小,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哪有什么事情是肯定的。”

她也怕胡秋香在外面胡乱吹嘘,孩子还小,一次不成再考第二次,她这样胡咧咧,万一平安没过,还真是成了别人的笑柄了。

胡秋香的笑脸就是一僵,随后讪讪一笑。

“就是,娘,姥娘说得对,平安还小呢,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蒋晓燕就打着圆场,“平安啊,给表姐说说,考试的难不难?是不是真的很多考白了胡子的考生?”

她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