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394)+番外

作者: 千墨 阅读记录

李氏也楞住,姐弟两给她和婆婆都买了整套的首饰,他们哪来那么多银子?记得胡长贵只给了珍珠五百两银子,她知道,珍珠身上有不少银子,但,也不会多到可以随意购买这么多金首饰吧。

难道,是罗璟那孩子出的银子?

这么想,她心里倒是生出欣喜之意。

两个孩子去了一趟京城,要是能凑在一起多好啊。

“珍珠,你哪来的银子买这么多首饰?”

王氏忍不住问道。

珍珠抿嘴一笑,把小黑带着顾祺找到人参,然后,顾祺给了二万两银票的事情告诉了她们。

二、二万两?

王氏和李氏下巴都快掉了。

什么人参居然能卖这么高的价钱?

珍珠想了想,决定把前因后果给她们讲一遍。

小黑带着顾祺的人手入深山采的人参,顾府献给了皇上,皇上靠着人参,身体渐渐恢复健康,所以,太子难以上位,自然遭到他的嫉恨,导致他派下杀手来夜袭胡家。

现在,太子死了,皇上病体渐渐康复,顾祺献参有功,顾府得到了皇上的重视,胡家自然就安泰无事了。

王氏和李氏面面相看,虽然珍珠去京城前,大致给她们说过事情的经过,不过,没有这次详细。

这么说来,皇上的身体能好,竟然全靠着小黑发现的人参,小黑是胡家的,那功劳自然要算在胡家身上,难怪,太子会耿耿于怀的,与他们这等小人物计较,估计都要气疯了。

那,这二万两银票,确实能拿得安心。

两人的脸色顿时晴朗起来。

珍珠见状,正色着交待她们,有些事情自己清楚就行了,千万别四处嚷嚷,挖到极品人参的事情一传出去,不知多少人会疯狂涌进泰行山脉。

住在山脉旁的村民最清楚,每年入山,多少人有去无回。

加上,太子虽然死了,可皇后和太子妃还活着,万一,消息泄露,说不定胡家又要经历一场劫难。

珍珠的话,让两人的脸色又沉了下来。

是呢,可不能让别人知道,皇家的事情,一点小事就要掉人脑袋,她们平民百姓,还是老实低调点好。

拿了二万两银票,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有了这么多银子,胡家以后再也不用为银子发愁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吃苦头的梁氏

等到珍珠把所有的首饰摊放在她们眼前时。

王氏和李氏不淡定了。

天呀,满屋都是金光熠熠的首饰,闪得她们眼睛都要瞎了。

这是买了多少首饰啊!?

不会是把二万两银子都买了首饰吧?

珍珠把国公夫人送的首饰放在一旁,再把自己和平安买的分类。

“这三层的首饰匣子里的首饰,是国公夫人送给我的,里面有两块玉佩是平安的,他脖子上还有个貔貅挂坠,也是国公夫人送的。”

“这边是我和平安为家里人挑的。”

“哦,还有一大包簪花,是宫里赏赐给国公府的,国公夫人全部打包送给我了。”

宫里赏赐的簪花?王氏越听心脏越是嘭嘭跳,有生之年,她还能有幸见到宫里赏赐的东西?

她皱纹浅淡的脸上,笑容抑制不住的上扬。

李氏倒还好,品级高的官员内眷,每年都会得到宫里的赏赐,她也见过不少。

她心惊的是,国公夫人送给珍珠的首饰,几乎每样都华丽精致,繁复贵气,这么大的手笔,让她有些惴惴不安。

虽然是救了国公府的世子,可是……

李氏谨小慎微惯了,突然看到这么多贵重的物品,着实让她忐忑不安。

“这个,是羊脂玉镯吧?真是太漂亮啦。”王氏小心的在三层的首饰匣子里拿出一只白玉镯,对光一看,透亮晶莹,白润无暇。

“嗯,是吧。”珍珠也不大清楚,听国公夫人与月兰的介绍,应该是吧。

“哇,奶沾了珍珠的福气,还能摸上这么贵重的玉镯,哎呀呀,有福气呀。”王氏连连感叹。

“奶,来,你试试看,看看能戴进去么?”

“唉,这可使不得,那是国公夫人给你的,可不能乱戴。”

“既然是我的,我想给谁戴就给谁戴。”

“哎,你这孩子。”

最后,镯子没戴进去,有些偏小,王氏手掌略粗。

她小心的放了回去,又拿起了一支四蝶金步摇,翅翼中镶着精琢的玉片,细金丝嵌着玉珠下垂,轻轻一晃,颤颤盈盈,珠摇玉动,精致华美。

“……真是太好看了,这么精巧的步摇,咱们珍珠戴着一定漂亮极了。”

珍珠就笑笑,手里忙着把东西归置好分类,她还买了好些零散的首饰,准备送给赵虹玉和潘雪兰她们的。

李氏在一旁帮忙,见珍珠把四个不同的首饰匣子堆放在她的炕头,不由问道:“珍珠,这些要另外放么?”

“不是啊,那是特地给你买的,四套头面。”珍珠抬头瞥了一眼,继续整理手里的东西。

四套!?李氏瞪大了眼睛,颤抖着手一一打开。

金丝八宝的,累丝嵌宝石的,镂空雕花的,金镶玉的,珠钗、分心、掩鬓、耳坠、项链、戒子、手镯……

一抽抽的,琳琅满目,金光灿灿,李氏倒吸一口凉气,竟然给她买这么多。

她嗔怪的看了珍珠一眼,虽然,她心里很欢喜,可,实在是太多了。

王氏凑近细看,啧啧有声,“这都是孩子孝敬你的,你就收着好啦。”

“嘻嘻,奶,这个翡翠玉镯,是特地给你买的。”珍珠从一个精致的盒子里,拿出一只通身碧绿的翡翠镯子。

王氏眼睛一亮,走了过来。

珍珠拿起她的手,小心地给她戴上。

嗯,不错,大小正合适。

王氏举起手腕,水润碧绿,通透沁泽,心头的喜意涓涓直冒。

“真好看,可衬肤色了,娘,你戴着很好。”李氏由衷夸赞道。

“是嘛?”王氏喜滋滋地翻转着手腕,越看越喜欢。

珍珠笑眯眯地看了她们一眼,继续清整东西。

“大伯娘怎么没见过来?”她随口问道。

王氏的动作就顿了下了,与李氏互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你大伯娘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没来。”

“哦,怎么不舒服?没找大夫看么?”珍珠好奇问道。

梁氏贪吃长胖后,就不怎么爱出门了。

王氏想了想,把事情告诉了她。

原来,珍珠她们刚离开望林村不久,王氏便带着梁氏去福安堂看病去了,说是看病,其实,就是想让堂里的老大夫给开点减肥药。

刘掌柜很热情的招待了她们,找了最有名望的老大夫给把脉,大夫说,梁氏肝阳上亢,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肝胆湿热,脾虚痰湿,是典型的肥胖症状,长此以往,再胖下去身体用不了多久就会垮下去。

梁氏刚开始还吓了一跳,老实的喝了几天药,控制了几天食量,可后来,她老娘冯氏过来看她,知道她为了减肥在吃药,不由嗤笑,说是王氏联手与福安堂蒙骗她,胖点而已,哪有那么玄乎。

梁氏一想,觉得有道理,福安堂的刘掌柜与二弟家常来常往的,很有可能与婆婆串通一气哄骗她。

这样的想法一出,就生根在她的脑海里,干脆药也不吃了,依旧大吃大喝起来。

气得王氏对着她就是破口大骂,可梁氏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胡长林就发狠把梁氏揍了一顿,梁氏老实了几天,没几天又故态复萌。

王氏头疼无比,拉着她又去了一趟镇上,换了家医馆的大夫诊治,大夫的诊断与福安堂大夫说的大同小异。

梁氏却依旧不信,觉着整个镇上的大夫都让王氏给收买了。

王氏心肝脾肺肾都给她气得翻滚,直接把她丢过一边,自顾的想要回村里了。

走到南街的时候,让刘平看见了,殷勤地请她进屋喝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