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33)+番外

作者: 千墨 阅读记录

李氏看着不由一笑,捡起长木放到固定的位置,珍珠一早就交代过她,今天的晚饭由她和翠珠来做,女儿大了,能为家里做晚饭,很是让人欣慰,翠珠一旁照看着,她也很放心。

平顺一阵风似的冲进了厨房:“姐,你们弄啥好吃的?咋这么香?给我尝一口行不?”说完还吞了吞口水。

“噗嗤~”蹲在地上看火的珍珠被他一脸的馋样逗得笑出声来,逗趣的说道:“平顺呀,全家就你的鼻子最灵,你中午没吃饭呢?”边笑着边给两个灶口添柴,另一口灶上正煨着猪肺汤。

翠珠站在灶旁,依着珍珠的指示,快速的翻炒着锅里的大肠,趁空瞄了一眼平顺,嘴里叨念着:“就你小子嘴最馋,这菜才下锅就跑来了,这才第一道菜,你老实干活去,姐弄好了再叫你。”

“来,平顺,喝点水,这离晚饭还有一阵呢,先润润嗓子吧。”珍珠看着满脸失望的平顺笑着,顺手给他倒了碗开水。

平顺接过“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砸吧着嘴巴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天色渐黑,胡长贵家炊烟不断,阵阵的香味不时扑鼻,厨房里的土灶上两个锅同时开着过,小锅里的猪肺萝卜汤已经小火煨了一刻多钟,掀开锅盖用筷子夹起一块猪肺尝了尝,嗯,味道不错,和她老妈煮的水平差不多,珍珠喜滋滋的想着,加了生姜和花椒的汤锅有些麻嘴,喝到肚子里却一团暖和。

另一边的灶上煮着米饭,几个炒菜已经炒好,整齐的摆放在灶边防止变凉,翠珠已经拿了一份菜回了老宅,又让平顺跑腿把菜盘拿了回来,这么麻烦的原因只有一个,她家太穷就这几个装菜的盘子了,囧。

“姐,饭好了没?爷和大伯要回去了。”平安进来问道。

“嗯,马上就好了,你去叫爹进来。”珍珠连忙回道。

珍珠有些手忙脚乱,拿起洗干净的瓦罐装了一半猪肺萝卜汤,封好口装进小箩筐让她爹给老宅送去。

第三十章 赶建草棚

夜色沉沉,李氏点上油灯,忙碌了一天的一家四口开始享受着与往天截然不同的晚饭。

红烧肥肠、香辣小肠、粉肠青菜汤、猪肺萝卜汤,四个菜都是由平时看不上眼的猪下水做成的。

平安一筷子夹起了红烧肥肠放进口中,眼中的惊喜之色越发明显,胡长贵本就不挑食,随手夹起一块猪肺,滋味居然很是不错,不由又多夹了几块,李氏原还有些顾虑,可看着三人吃得停不下筷子,她也试着尝了一口,嗯,味道还真是不错。

李氏朝闺女竖起了拇指,珍珠眼里的笑意越发浓厚。

“姐,这红烧肥肠真好吃,又香又弹口,嗯,好吃!”平安嘴里还嚼着肥肠,手也不闲着又夹了一筷子,胡家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以至于每次有肉食平安都捡肥腻的吃,这次也不例外,鼓起的腮帮子不停的动着,油亮亮的嘴唇衬得平安很是滑稽。

“慢点,没人跟你抢。”珍珠笑眯眯的劝着,又对细嚼慢咽的李氏说道:“娘,这是萝卜猪肺汤,最是润嗓子的,你等会儿记得喝点汤。”

李氏笑着点头,又朝她竖起了拇指。

“这可不是我做的哦,这大厨是二姐,我只大概的告诉她步骤,她就能做得这么好吃,二姐手艺厉害吧,都能赶上奶做饭的手艺了,我就是个打下手的。”珍珠笑着解释。

珍珠不居功的态度让李氏很欣慰,脸上的笑意浓浓。

“娘,给你这个,这个好吃,你多吃些。”平安突然给李氏夹了块肥肠,然后嘴角带笑满脸期待的看着她。

李氏转头看着小儿子满脸的期待,知儿莫若母,于是也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平安这才心满意足的继续吃起来。

珍珠被平安幼稚的举动乐得哈哈大笑,这小子这么大了居然还会这样争宠,可真是个孩子呀。

胡长贵闷不做声的大口吃着饭,耳朵却一直听着她们的话,饭桌上的气氛融洽,他心里一阵暖和。

老宅的饭桌上,一家人正吃得酣畅,王氏把几样菜尝了一遍后感叹:“这下水也能弄得这般好吃,真是难得,特别是这大肠,以往都嫌气味大不爱吃,可这样一弄就好吃许多,脆口又有嚼劲。”

“奶,珍珠说了,这下水得用草木灰多揉搓几次,几次过后味道就去掉了,这猪肺得多灌几次水再倒出来,还得切好再烧水焯过,我都记下了,以后咱家买回来自己弄一次,保证都能做好。”翠珠眉开眼笑的说着,不停的和王氏探讨着煮法。

梁氏不能多吃辣,她慢慢的喝着碗里的汤,看见平顺吃着香辣小肠“滋啦啦”的直呼辣,手里的筷子不由的伸向那盘菜,小心的夹了一块放进最近,麻辣软弹的滋味蔓延开来,她眼睛瞪得溜圆直问:“翠珠,这菜咋麻呼呼的?”

“那是珍珠买的花椒,做辣菜放一些,味就变得又麻又辣,可好吃了,娘,你少吃点辣的,你吃这个,这也好吃。”翠珠解释完后,给梁氏夹了块肥肠。

胡长林从一开始尝过后,嘴就没停过,他原先还带着狐疑的态度,如今全都变成了惊叹,这些都是他嫌弃过的臭哄哄的猪下水么?怎么弄得如此美味,花椒放进菜里虽然嘴巴发麻,但麻辣味混搅起来又形成了另一种美味,此时的胡长林对珍珠当真是佩服不已,他这侄女似乎懂得好多东西。

一家老小热火朝天的吃着晚饭,民以食为天,只有吃饱了吃好了,才有力气想别的事情。

赶在下雪前,两家人几乎全部出动,从早忙到晚,胡长贵家的草棚子终于盖好了,此时的天气已是北风呼啸冷风阵阵,胡老爷子一语言道,这雪明后日怕就要来了。

草棚围了两圈草帘子,人站在里面感受不到冷风,珍珠满意的点点头,便指挥大家把挤在鸡舍的兔子分批抬了过来,还有一些成年的公兔原来放在柴房里,柴房四面露风,虽然尽量用木板围着,可依旧阴风缠绕,好在,新的兔舍建得大,全部兔子笼搬进去,还有不少空间。

弄好了搬迁问题,珍珠提议明早把余下的十四只公兔卖掉,以便节省草料。

众人商议过后,便准备背着兔子去卖,依然是胡家兄弟加珍珠,这次再带上王氏,因为卖完兔子后,需要采买过冬的针线布料,胡家兄弟不懂布料,珍珠年纪小绣针都拿不好,何况是量体裁衣这样复杂的事情,梁氏李氏都不方便,王氏便亲自出马。

王氏身体向来不错,这阵子经过珍珠小心的用灵泉滋养,更是精神奕奕,自己感觉挑上百来斤谷子都没问题。

定下人选后,便各自早早歇下。

李氏前些日子就开始烧炕取暖了,一直让珍珠搬进正屋睡炕,可珍珠心里别扭,一个人睡了这些年,哪乐意与人同床共枕呀,即便是父母兄弟,所以她便一直找借口拖着,反正夜里她并不觉得冷。

次日清晨,天还没亮,王氏和胡长林便早早的到来,珍珠迷迷糊糊的起了床,看着窗外一片昏暗模糊,珍珠满脸黑线,这起的是有多早呀。

一顿折腾后,四人摸黑抄着小道进镇去了。

这天正逢集日,他们赶到镇上时已人潮汹涌,十里八乡的村落都各自带着土特产涌进了镇上。

珍珠一行人有了前一次的经验,避开了人群拐进了小巷,十里香酒楼的后院门正开着,伙计正往里面搬着新鲜蔬菜,和院子里的伙计打了个招呼,张掌柜便急冲冲的跑来了。

今日集市,酒楼坐不虚席,他这日十分忙碌,胡家的兔子卖得很是顺畅,张掌柜对数量众多的兔子虽然有些讶异,却很爽快的按照上次的价钱称了重量,十四只健壮的公兔61斤,算盘噼啪一打:1464文。

张掌柜转身吩咐伙计去取铜钱,珍珠眨了眨眼心里对这体胖利爽的张掌柜添加了几分好感,于是上前两步细声说道:“掌柜爷爷,你们入冬还需要兔子么?我家还有一批小的,过一阵子养大了才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