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247)+番外

作者: 千墨 阅读记录

胡长贵这才回过神来。

胡家的玉米今年大获丰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落。

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跑去老宅看新收的玉米,果然,个大颗粒饱满。

听说是在镇上高价买的玉米种子,产量比从前那种高出一大截。

一时,大伙都起了心思,纷纷请求胡长林卖几根玉米棒给他们留种。

结果,老宅新收的玉米,转眼就少了一大半。

王氏捧着一堆零碎的铜板笑弯了眼。

还是她的孙女机灵呀,脑筋一动,就把可能出现的祸事扭转成了喜事。

珍珠正捧着蒸熟的玉米大快朵颐,玉米留得有些老,不过不妨碍它的清甜香糯。

一锅蒸玉米,转眼被抢食精光。

平安手里啃着一个,碗里还放着一个。

“嗯,玉米真好吃,咱家以前的玉米窝窝头那么难吃,可这蒸玉米棒子又香又糯,一点都不像以前的玉米棒子。”

“好吃就多吃点,过两天玉米晒干,就没玉米棒子吃了,要打成玉米粉收起来了。”李氏看着儿子吃得香甜,心里很是高兴。

“娘,今年的玉米面可别掺着玉米芯打了,要不,可梗脖子了。”珍珠想起去年吃过的玉米窝窝头,简直难吃到没法形容。

李氏闻言,猛地红了眼眶,“从前是爹娘没用,让你们跟着受苦啦。”

“……”

说着玉米的事情,怎么又说到了从前,珍珠不由扶额。

李氏怀孕的症状不大明显,可情绪却有些起伏,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珍珠连忙上前安抚,又朝平安使了眼色。

小家伙立刻跑去窝在李氏的怀里撒娇卖萌。

李氏果然破涕为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会好起来的

胡长贵家种的杂粮不多,没几天就在众人的帮衬下收拾完了。

阿青、凌希、罗璟和赵虹山都积极的忙进忙出。

阿青和罗璟没经历过农户人家的秋收,干起活来明显不如赵虹山和凌希。

赵虹山手脚熟练自不必说了,凌希的动作却也利索得很。

在流放地的时候,春耕秋收也是劳役的一种,所以这些活他干得很顺手。

于是,胡长贵、赵虹山和凌希负责挖地收获,阿青和罗璟负责运送回胡家的仓库存放。

几天下来,旱地的杂粮就都收拾完了。

随着八月十五的临近,李氏和珍珠开始准备节礼。

胡长贵赶着骡车,拉上阿青、方师父、珍珠和平安去了一趟圳安县。

照例先买了些米粮和月饼去城隍庙。

庙里饲养的兔子已经开始初见效益了,新增了二三十只母兔,卖掉了一批成年的公兔,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挣了银子,一屋的老少都笑中带泪。

老丁头很公正,奖励了主要负责养兔任务的阿元一百文钱,余下有参与养兔的几人各发了五十文钱,还给几位孤苦的老人家也发了二十文钱。

剩余的钱都用来改善生活和伙食。

新增的兔子如今又有好多只开始怀上小兔,喜得一群人把笼中的兔子当祖宗一眼小心供奉着。

胡长贵一行人的到来,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大伙围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养兔给庙里带来的收益,纷纷对胡长贵表示热切的感谢。

平安是第一次到城隍庙,不免有些紧张。

可,见到他们都围着胡老爹称赞感恩,他心里又涌现出喜悦和自豪,他爹是在做善事,帮着这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来的路上,姐姐说过,城隍庙里多是被亲人抛弃的老人与孩子,很多都有了些残疾或外貌上的缺陷,让他到了地方不要大惊小怪的,失了礼数。

他看向一旁的珍珠,她正和一个脸上带着胎记的女孩说着话。

“胡小姐,兔子刚来的时候还挺老实的,可是时间久了,就开始躁动了,有的兔子总想撞栏杆,我们怕伤着它,就按着你交代的意思,白天把兔子放在围好的空地上放风,可是,还是有些兔子显得挺焦躁的,这可怎么办呢?”阿元很焦急,如今她管着兔子大小的事情,被庙里的众人寄予厚望,万一兔子养死了,她可对不起大家啦。

焦躁呀~

珍珠“呵呵”干笑两声,这些兔子,都是吃惯了空间产的秸秆,这么长时间没有吃到,躁动一点也正常。

她没具体说什么,只说等会儿去看过兔子再说。

阿元虽然着急,却只能等着。

知道胡长贵要到圳安县看望城隍庙的老少,阿云娘特地赶制了一篮子江米糕,托他们送过来,而方师父和阿青也在街头买了分量十足价廉物美的糕点和果脯,作为节礼一起送到了庙里。

庙里的孩子和老人,身上都穿着朴素却崭新的衣裳,用的都是珍珠上次送来的布料,看着他们的精气神明显好上不少,珍珠心中略感欣慰。

她不是圣人,做不到一视同仁,别人的困难艰苦她看在眼里,可是,让她把这些都揽在身上负担,她没那么伟大。

她想做的,是尽可能让他们自力更生,而不是成为谁的负担。

领着平安,跟随阿元去了他们的兔棚。

用厢房改造的兔棚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空气里只有淡淡地兔骚味,看得出,他们是用了心在兔子身上。

平安一进兔棚,便如同进了自家的后院似的,指着笼里的兔子兴奋的说道:“这只母兔的肚子这么大了,应该把它单独放在一个笼子里,要不,等生产的时候,母兔该不高兴了。”

阿元知道他是胡家的小公子,闻言连忙笑道:“是要分开单放了,只是它不大喜欢我们抓它,每次都躲闪得厉害,我们怕伤了它的肚子,就一直拖着。”

“哦,那是你们不会抓,我抓给你们看看。”平安很是兴奋,家里的兔子一开始一直是归他养的,对于兔子的习性他了如指掌。

珍珠看到两人探讨的高兴,便自己的走到另一间放置草料野菜的地方,检查了一下他们收集的草料,发现有清理干净的花生藤和玉米秸秆,她眼睛一亮,从空间里掏出一大把花生藤和玉米秸秆,把它们夹杂混在其间。

刚遮掩好,平安探头进来了,“姐,你在干嘛?”

“哦,我看看他们的草料都整理得怎样。”珍珠不慌不忙的回道。

“胡小姐,这些都是我们清洗干净晾晒好的,有什么不妥么?”阿元有些紧张。

“没有,你们整理得不错,那个,兔子躁动的问题,嗯,暂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过几天兔子就稳定了的,你不用着急。”珍珠安抚她道,就算没有空间作物,兔子躁动的问题也没什么大碍,这些兔子已经是野兔繁殖了几代的成果,比刚捉回来的野兔温顺多了。

阿元闻言,放下心来。

陪着两人,去查看他们新开辟的菜园,还有围起了专门给兔子放风的坡地。

阿光和嘎子正在菜园浇水,珍珠心中一动,跑了过去帮着他们提水。

趁着舀水淋菜的时候,偷偷往里面开始掺灵泉。

阿光是个不会说话的孩子,眼睛却幽亮墨黑,瘦瘦小小的身子穿了一身略长的短打,他静静地看着珍珠提水浇菜,安静乖巧得让珍珠一阵鼻酸。

嘎子是个天生腿就短一截的男孩,个头比阿光还矮上两分,个性内向且自卑,虽然会说话,却很少开口。

他们身旁还领着一个四岁的女娃,叫小草,脖子上有一大块很明显的烫伤。

这些孩子,因为各种缺陷被亲人抛弃,却在老丁头的保护下顽强的活着。

珍珠很认真的给平安介绍了他们。

平安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又提前做好了心里准备,所以,看到他们并没有大惊小怪,而是友善腼腆的打了招呼。

孩子们之间的友谊简单又纯净,没多会儿,他们就能玩到一起了。

他们一行人没有停留太长时间,把方师父和阿青送到章大夫的医馆后,他们三人还要在县城购买中秋的各种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