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203)+番外

作者: 千墨 阅读记录

老夫人沉吟,“许是,病重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细微的变化。”

顾褀颔首,这个可能性颇大。

“祺儿,这件事最好不要外传,最近京城的局势有些混乱,太子虽然被罚闭门思过,可拥护他的朝臣不少,私下的小动作更是频频,与朝中大臣冲突不断,要不是皇宫的禁卫军只服从皇上的旨意,太子怕是早就坐不住了,皇上如今吊着一口气,暂时还能压制住太子,一旦这个时候传出这样的事情,那户农家就会变成了砧板上的鱼了,怕是没多久就得灰飞烟灭了。”老夫人历经大夏国两朝交替,见过太多为了自身利益视人命如草芥的暗地操作。

顾褀长期卧病,没经历过风浪,老夫人细心地把朝政的局势给孙儿分析了一遍。

顾褀脸色大变,老夫人的话字字珠玑,他没见识过朝堂纷争尔虞我诈的黑暗面,确实没顾忌到这方面的问题。

还好,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多,现在让人封口还来得急。

一想到因自身疏忽的原因,而陷胡家于水火之中,顾褀顿时心急如焚。

当即辞别了老夫人,一路疾行赶回了泰安居。

第一百七十八章 少爷不混江湖

胡家兴建学堂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村落。

村民的态度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一直旁观置身事外看热闹的心态,渐渐地发生了转变。

谁家没有孩子,谁都期盼自家孩子能有途径脱离底层生活,即便不能一飞冲天,那也能积累资本。

读书认字算术知礼,习武强身自卫护家都是资本。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有向上的途径,还是免费的,谁能不心动。

河滩上,修建校舍的附近,挤挤攘攘地围了不少村民,从前只围观凑趣,现在都自发的开始帮忙。

自家的娃子,以后有可能到学堂上学,他们帮着多出一分力也是好的。

这种时候,那些平时说酸话道是非的三姑六婆,都偃旗息鼓,不敢在胡家修建学堂的事情上胡诌瞎扯了,谁家都有小娃子,即便现在屋里没有适龄上学的男童,以后难道就没有么。

在修建学堂的事件上,胡家在望林村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王氏一出门,遇见的村民,纷纷满脸笑容的和她打招呼拉关系。

“胡嫂子,去小儿子家呢,你可真有福气,长贵多能干呀。”

“胡婶子,我家金山八岁了,可以去你家学堂不?”

“弟妹呀,你家长贵善心善德呀,为村里造福啦,我家大壮十岁了,能去学堂不?”

“……”

连那一向碎嘴刻薄的田贵枝,都谗着脸到她跟前陪不是,“胡婶子,往日都是我的不是,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别与我见识呀。”

她家赵奎九岁,也在免费进学的年龄。

她从前把胡家得罪得不浅。

赵板凳知道消息后,又把她揍了一顿。

“要是赵奎进不了学堂,那都是你造的孽。”

赵板凳一脚把她踢出门,让她去赔礼道歉。

王氏的笑容一直僵直着,直到珍珠开门迎她进屋,她的嘴角还一抽一抽的。

哎呦,大善人也不好做呀。

王氏揉揉脸。

珍珠看着好笑,望林村不大,七到十二岁的男娃其实不多。

她打算头一年先招二十个学生,年龄大的优先,没排到的等下一批。

毕竟,只有一位先生,太多学生不好管教。

至于,是不是请杨秀才,还得见过他本人再说。

万一是个刻板不会变通的性子,那可不是她想要的先生。

三年的免费期一过,有念书天赋的可以继续学业,没有这个天赋的,也能学会识字算术,不做一个睁眼瞎子。

至于习武,拳脚功夫练得好,可以胜任侍卫、镖师、护院等这些工种,他们的月银比打散工或是普通仆从高上很多,再不济,习武能强身健体,保护自己和家人少受别人的欺负。

在这冷兵器的时代,男子习武还是很有好处的。

她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确切的规划,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望林村下一代的教育做点贡献,她也很知足了。

王氏歇了歇,喝了几口茶,这才开口问道:“珍珠呀,新校舍快起好一间了吧,教书的夫子准备什么时候请呀?”

她刚才过来的时候,河滩上过来帮忙的村民真不少,为了能让自家的娃快点上学堂,村民们也是够拼的。

只是,房子建好了,夫子还没着落呢。

王氏表示很忧愁。

珍珠忍笑,请夫子其实很简单,无论什么年头,有钱总是好办事。

虽然她家聘请夫子的银子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阿青说,圳安县的清延古寺山下,有一条挺有名气的小巷子,常年驻扎着落破潦倒怀才不遇的书生,有卖字画的、卖折扇的、卖风筝的、代写书信的等,但凡需要着墨的,那里都能找到人。

一年十二两的稳定薪资,绝对有不少人抢着要来。

“奶,你放心,校舍建好前,夫子定会到达。”珍珠笑容沉稳。

胡老太太心中大安。

“珍珠,那片人参地……安全么?”

她压低声音,问了另一件压在心底的问题。

珍珠抿嘴轻笑,也压低了声音道:“奶,很安全,没有小黑的带领,谁都找不着地方。”

王氏精神一震,满面喜色,“那就好,那就好。”

“奶,要挖几株下来么?”珍珠挑眉问道。

王氏迟疑,沉吟了一会儿,才咬牙说道:“珍珠呀,你大伯找人问过了,说是空悟大师轻易不给人批字改命,咱们就算找到门路,空悟大师给平善改了生辰八字,可是这花费怕是不少。”

王氏很肉痛,都怪这贪嘴的梁氏,几口肉下去,几百两银子就飞走啦。

“哦,需要多少?”珍珠好奇。

“说是最少二百两起价。”王氏苦着脸道。

二百两?尼玛,都够她再修几座校舍了,还真是坐地起价呀,批个字改个命,几百两银子就到手了,高僧果然够高的。

珍珠忽笑,“奶,咱们求的是心安,求的是平善健康成长,银子嘛,没了可以再赚,只要一家人平安健康,花点银子算什么。”

王氏突然觉得羞愧,大房靠着孙女的主意和方子翻了身,如今还要靠着孙女添补大房捅的窟窿。

小人儿才十一岁呀,再沉稳持重也还是个天真纯善的小姑娘呀。

他们全家居然都把重任压在了一个小姑娘身上。

“珍珠,家里人不挣气,让你受累了。”王氏眼眶泛红心疼孙女。

说得好好的,怎么就红了眼眶。

“累啥呀,人参又不是我翻山越岭找到的,挖几株人参,还能有多累呀。”珍珠无奈安慰。

挖人参是不累,可是,嗯……,咦,好像是没什么累的,人参是小黑找的,她只用挖回来即可。

啊,不对,怎么扯到这上面来。

王氏思绪一乱,倒忘了泛酸的缘由。

河滩上的工地忙得如火如荼,衬着胡家院落清静安定。

珍珠送走胡老太太,走向后院。

王氏真的很忙,家里有病号,有产婆,有未足月的小婴儿,每一个都离不开人照料。

翠珠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她腾出这一小会儿功夫,把心头的大石落定,心满意足的赶回家中忙活去了。

珍珠慢慢往后院走去,耳边的“嘿”“哈”声听得更为真切。

阿青与罗璟较劲好几天了,特别是知道他曾学过几年功夫后。

这不,又以切磋的名义斗了起来了。

阿青憋着气,什么天赋好根骨佳,练过功夫还这般菜,能多有天赋。

左一拳,右一腿,长得一付小白脸的模样有什么用,看他左闪右退的节节后退,阿青心中豪气大涨。

罗璟冷着脸抿着唇,努力的抵挡着对方的攻击,他对武艺一向疏于练习,招式套路本就不熟,对手的步步紧逼,他确实有些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