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七零搞玄学(147)+番外

梁毅没话说,顿了几秒,又道:“你一个小姑娘住在公社里不安全。”

姜瑜举起了小拳头:“我力气很大的。”梁毅应该担心找她茬儿的人不安全才对。

发现她丝毫没有跟他走的想法,梁毅闷闷地垂下了头,眼皮往下一耷,形成一团漆黑的影子,将他的面部都笼罩了进去。

看起来似乎有点落寞,姜瑜眨了眨眼,不懂他怎么又不高兴了,伸出小手拽了拽他的袖子,问道:“怎么啦?不舒服吗?婶子在煮醒酒汤,应该快好了,我去给你盛一碗过来。”

说着她就要起身,却冷不防地被梁毅拉住了。

姜瑜侧过头,不解地看着梁毅。

梁毅同样抬起了头,深色是黑瞳里盛满了星星点点的亮光,带着深切的希冀:“跟我去黎市!”

停顿片刻,他又重复了一遍:“小瑜,跟我去黎市。周建设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放你一个小姑娘在这儿我不放心。在黎市我有一处院子,就我偶尔放假回去住两天,平时都没人住,你去帮我看看门吧!”

姜瑜有点心动,又有点犹豫。大城市的物资更丰富,梁毅又有一座独门独院的院子,他几乎不怎么回来,她一个人窝在那里,不要太逍遥自在。不过,依梁毅这幅把她视为责任的模样,她真到了他眼皮子底下,以后想溜去南方,恐怕没那么容易。

见她犹豫,梁毅还以为她是舍不得公社的工作。确实,现在一个工作岗位别说农村人了,就是城里人都倍加珍惜,多少知识青年就是因为没有工作单位接收,所以只能下乡。

“小瑜,工作的事你不用担心。你到了黎市,会有更合意的工作。”梁毅郑重其事地承诺道。

其实就是姜瑜不担忧这个,他也早想过了。姜瑜现在还是农村户口,城里人但凡有点办法的都不会娶农村人,因为现行的户籍政策是孩子的户口随母亲,这样一来,姜瑜若是不能把户口转到城里,她以后的孩子也只能是农村户口,没有粮油肉棉等生活物资的配给。家里一下子添好几张嘴,都没有配给,势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而只有先解决了工作,才能进一步解决户口这个问题。

刚才,他提出要带姜瑜走时,沈天翔也提到了这一点。姜瑜已经满了十六岁,过个一两年,她的婚事势必会被提上日程,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哪怕有梁毅给她撑腰,但对城里人来说,就农村户口这一条致命伤,好人家都不会考虑她。

而在他们荷花村就不一样了,姜瑜相貌出挑,高中毕业有文化,又有工作,娘家人口单薄,没有负担,估计也不会要很高的彩礼,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亲事。要不是姜瑜年纪还小,周老三刚入狱,估计这会儿就有人上门提亲了。

对于他们的忧虑,姜瑜完全不知,就是知道也不会当回事,因为她清楚,再过不了几年,形势就会发生变化,以后,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壁垒会被一步一步的打破。城市户口带来的粮油票布这类的好处,也会随着票据一起退出历史的舞台。

所以梁毅所说的工作对她也没什么吸引力。

倒是去大城市独木独院的生活对她更有诱惑力。犹豫片刻,姜瑜问道:“你跟翔叔提了吗?翔叔怎么说?”

听出她口气的松动,梁毅笑了,一双深邃的眸子亮得像那夜空中的繁星:“他说,听你的。”

沈天翔毕竟只是村长,在这件事只能给年轻人提点意见,并没有替姜瑜做主的权利。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思考了一会儿后,就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姜瑜。

姜瑜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笑道:“好吧,你这两天还不会走,那让我再想想。”

说罢,她把水盆端出去将里面的水倒了,洗净了手,又去厨房给梁毅端了一碗醒酒汤来,递给他。

等梁毅乖乖喝完,躺到了床上,姜瑜还不放心,又在他门口站了一会儿,始终不见他出来。这提起的一口气才放松了下来,幸好,梁毅这回是真的没喝太多,不然要真是又醉了,半夜摸到沈红英的房间里找她,还不得造成天大的误会。

她放心地回了沈红英的房间,两个姑娘洗漱完,挤进一个被窝,聊了一会儿,沈红英就开始打瞌睡,姜瑜也闭上眼睡了。

一觉到天亮,第二天一吃过早饭,姜瑜就带着梁毅去周家拿她的东西。

已经跟周家撕破了脸,她再住在周家也不合适。况且,姜瑜也不想继续跟冯三娘住在一个屋檐下了,免得一天到晚看到她那张丧气的脸和时不时离谱的要求。

只是奇怪的是,他们过来得不算晚,才早上八点多,周家竟然大门紧闭,门上还落了锁,敲门也没人应声。

最近又不是农忙,冯三娘和周建英去哪儿了?

听到敲门声,王老五家的从隔壁拉开了门,看见是姜瑜,她马上笑眯眯地凑过来说:“小瑜啊,你找你妈?你妈昨天好像是回娘家了。”

回娘家?冯三娘回娘家都是早上去,下午就回,几乎没过过夜,因为她娘家人口多,房间少,她回去也没地方住,加上两个地方离得不远,所以通常都是当天去当天回。

“这样啊,那我下午再来吧。”姜瑜也没跟王老五家的说,她是来拿她的东西的。

王老五家的见她要走,走过来把她拉到一边,小声说:“你妈是被周建英赶走的,周建英说了,以后都不许你妈住在周家了……”

说着,她还偷偷瞄了瞄姜瑜两眼,看她是什么反应。

姜瑜能有什么反应,这跟她可没什么关系,她淡淡地“哦”了一声,就跟梁毅走了。

梁毅也听到了王老五家的对话,担心姜瑜心软,遂即道:“你要不放心她,我们去找翔叔想想办法。”

姜瑜打住了他的话头:“别,你不要找翔叔。她都三十几岁的人了,知道该怎么办。”

冯三娘的户口在周家,在荷花村,那她就是荷花村的人。除非周老三跟她正式离了婚,否则周建英也没权利赶她走,而且她的户口在荷花村,若是无处可去,找翔叔,翔叔也总要想办法安置她。说到底,还是冯三娘欺软怕硬,自己立不起来,别人说什么都没用。姜瑜可不想梁毅又去当烂好人。

但他们不管对方,不代表对方不会来找他们。

两人还没走到翔叔家就碰到了冯三娘,她的身后还跟了一个六七十岁的矫健老太太。

一瞧见姜瑜,冯三娘眼睛一亮,依赖地看着她,激动地喊道:“小瑜!”

老太太也跟了上前,笑容满面地对姜瑜说:“小瑜啊,你都好久没来看外婆了,有空去外婆家玩玩。”

连老太太都搬出来了,想也知道,冯三娘肯定是又把主意打到了她的头上。伸手不打笑脸人,姜瑜冲老太太笑了笑,装作不知道冯三娘被周建英赶出来的事,笑着说:“正好你回来了,我要去拿几件换洗的衣服,门锁了,麻烦你替我开一下门。”

冯三娘这下尴尬了,周家的大门就是一扇破木门,院子里、厨房里都没什么值钱的玩意儿,所以通常都是不锁的。肯定是周建英怕她回去,故意把门锁了的。

不过,她也正好跟姜瑜说一说她被周家赶出来的事。

冯三娘抹了把泪,可怜兮兮地说:“小瑜,建英,建英她把妈赶了出来,而且说不让妈回去住了。”

姜瑜看着她,装作没听懂她话里的意思:“这么说,我也被赶出去了!”

冯三娘使劲儿点了点头,终于没忍住,问出了今天的目的:“那……那你打算去哪儿住,妈跟你一起,好不好?妈给你洗衣做饭,咱们娘俩好好过。”

现在想着跟女儿好好过,晚了。

姜瑜摇头,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说出的话却让冯三娘大惊失色:“梁毅叔叔说我在村子里老受人欺负,还差点被人卖了。他不放心,他要代替爸爸照顾我,所以准备接我去黎市,抚养我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