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玉媳(卷一~卷四)(89)

作者: 荞楚 阅读记录

官奴想翻身,唯一的可能就是当逃奴,逃奴年年有。官奴虽然要在身上打络印,但并不是打在脸上。烙印打在身上,衣服盖着,别人看不到,弄个假户籍路引,然后冒充良民,这种事是有的。

眼前这位绍大姐,万一就是逃奴,他与沈书娴多嘴说错了话,岂不是害了人家。前无冤后无仇的,他何必多嘴,反正绍晚词都打发走,绍家人与他更无关系。

绍大姐听得笑笑,也不再说其他,只是出门走了。

掌柜的认出是沈书君,知道是漕帮的贵客,亲自上前招呼。沈书君还住上回的跨院,掌柜的旁边奉承时,又笑声道:「沈公子莫不是也看上绍大姐了?不瞒公子说,漕帮梁大爷对她也是喜欢的紧。」

沈书君知道掌柜的是误会了,也不解释,只是笑着道:「这位绍大姐是什么人?」

「年轻寡妇,男人死便回了娘家,说是投亲不遇,便落在青阳了。家里还有老爹老娘,手里也有点钱,开了间店铺,日子倒也过得去。」掌柜的说着,也亏得这绍大姐性格强势,又有本事,不然就凭她那样貌,早被人抢了去。

「噢……」沈书君应了一声,也不再说其他。

跨院收拾好,晚饭端上来,因无旁人在,沈书君便嘱咐跟着的人道:「只是人有相似而己,不要胡乱猜测,更不要胡乱说话。休息一晚,我们明天就上路。」

沈书娴深知其中利害关系,下人要是乱说话,就是说着无意,听着有心,年轻寡妇,有财有貌,本来就是众人觊觎对象,要是身份上再有问题,只怕能被人生吃了。也笑着道:「又不是没来过青阳,早点赶路也好,京城的风光才好呢。」

一晚无话,天亮早早起身,早饭过后就要继续赶路。坐车到港口,沈书娴刚从车上下来,抬头就见绍大姐在不远处渔船边上忙碌着。早上也是渔民和商贩最忙碌的时候,昨天掌柜说绍大姐开个店,虽然想过讨生活不易,但也没想到会是如此辛苦。

沈书君也看到了,却是道:「上船吧。」

「嗯。」沈书娴轻轻应了一声,被丫头扶着上了船,各人有各人命,谁也管不了谁。

从青阳到京城,就不止水路了,还有几天陆路。这一路的感觉,越走越繁华,对比一下淮阳真是乡下穷地方,路上算着行程时间,一行人中午城的进,沈书君早派了刘成过去给谢府报信,他则是带着沈书娴慢慢的坐车。

沈书娴看着偌大的城门,川流不息的来往行人,以及街边林立的店面。虽然跟现代立交桥啥的不能比,但在古代如此繁华的大城市,也是十分难得。

「终于到了。」沈书君笑着说着,路上是走走停停,但这么一路走来,要说不辛苦也是假的。与谢延丰也是几个月不见,虽然有信函,总是不如见面来得好。

沈书娴也可能是兴奋劲上来了,此时并不觉得疲累,只是问沈书君:「既然要借住谢大人家中,那家中除了谢夫人及膝下子女外,还有什么人?」

「谢大哥家中人口简单,他并无妾室,子女也全部都是嫡出。」沈书君说着,笑着又道:「书房里倒是有两个书童侍候,你也是见不着的。」要是谢家人口复杂,他怎么不会带着沈书娴去。

「呃……」沈书娴不知道怎么说好,对于后宅女子来说,丈夫结交基友,又让书童侍候,却不纳妾,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沈书君笑着又道:「你也别担心,谢大嫂是很和善的人,只要你以礼相待,定能和和气气。」

「嗯。」沈书君应了一声,也不敢再问。

沈书君给车夫指着的路,沈书娴也留心看着,拐了几道弯,沈书娴远远看到前头「探花府邸」的字样,三间大门,门前两个大狮子威武不凡。刘成前头先给谢府报了信,谢家的管事已经迎了出来。上回沈书君信上已经说过要来借住的事,谢延丰早让人把房舍打扫出来,也吩咐了管事们随时迎接贵客。

车马到大门口停下来,管事的立即迎了上去,沈书娴本以为要下车了,沈书君却没动。只见几个仆从上来,拉着马车从西角门进府,到了仪门处,沈书君这才下车,沈书娴也跟着下来,管事的上前先是见礼,又道:「老爷出门去了,已经派人去寻,请沈大爷与沈姑娘先进府休息。」

管事的早吩咐好机伶小厮,跟沈家的小厮们一起御车上的箱笼。还要把沈书君和沈书娴的箱笼分开,京城高门大户里,兄妹俩个也不好挤在一处,沈书君照例住书房旁边的跨院,沈书娴的行李则要抬到后院去。

「有劳了。」沈书君对管事的说着,便带着沈书娴往后院走,谢延丰目前不在家,谢太太应该在家的。他这个客人来了,总得给正主打个照面,尤其是沈书娴还要跟着谢太太住。

沈书娴一直觉得沈家的房舍已经暴发户气息十足,至少在大与华丽上这点很强大。没想到进了谢家,沈书娴顿时觉得沈家太暴发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沈家就属于那种金子铺地,谢家则白玉铺地,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

往后院走,就不是管事引路,则是管事的媳妇,管家娘子们前头引路。后头谢太太已经得了消息,此时正坐等沈家兄妹。

 走着主路甬道,一路直走下去就是谢太太的正房。朱红大门,两旁抄手游廊,上头五间正房。院子大小跟江氏的正院差不多,但感觉却要气派许多。

外头廊子站着两排穿红着绿的丫头,看到沈书君领着沈书娴进门,忙进屋传话。沈书娴留心看着,外头站着的人虽多,却不听一声咳嗽声,个个规规矩矩,目不斜视,看来谢太太治家,也是相当有一手。

小丫头打起帘子,沈书娴跟着进了屋里,抬头就看到正中坐着的谢太太,三十岁上下,慈眉善目,保养的极好,身材稍微有点发福。

沈书君上前行礼谢太太笑着道:「沈大爷也太客气了,总是这么多礼数,这就是沈姑娘吧。」

沈书娴微笑上前行礼,温声道:「见过谢太太。」

谢太太挥手道:「大爷快请坐。」说着又像沈书娴招招手,沈书娴会意走到谢太太跟前。

沈书君笑着在左侧椅子上坐下来,谢太太却是拉起沈书娴的手上下打量着,看了又看,笑着道:「是个漂亮孩子,也有大福气的。我听老爷说了,跟卫家三爷定了亲,这门亲事不错,当年事情……也不能全怪卫三爷。」

卫二老爷宠妾灭妻在京中是出了名的,不过是因为程家没人,无人给程氏出头。到后来程氏死的不明不白,谁心中都有本帐。

站在谢太太的立场说,她也是当正室的,娘家倒霉后,就被妾室欺负到头上,收了管家权,最后又那样死了,她也希望自己儿子能杀了那贱人。不然生儿子是干嘛的,看着自己的亲娘枉死,连个屁都不放吗。

说到亲事,沈书娴作为女方不能发表任何意见,只是低头娇羞笑着。沈书君也不好对此事发表评论,总觉得怎么说都不好,只是笑笑,道:「我带妹妹过来,打扰嫂夫人了。」

「沈大爷再如此说,下次你再来,我就真的不招呼。」谢太太笑着说着,又拉着沈书娴在自己身边坐下来。

正说着话,只听外头脚步声响起,小丫头道:「老爷回来了……」

沈书娴忙站起身来,谢太太也起身相迎,只见谢延丰进屋来。沈书娴不由得打量他,三十几岁的模样,长相虽然不如沈书君和谢衡,但身为一个探花郎,长相气质都绝对配得上,温和儒雅,书卷味十足。

「大哥。」沈书君笑着向谢延丰见礼。

谢延丰伸手扶住他,笑着道:「总算是来了。」

「又来打扰大哥了。」沈书君说着,又指沈书娴笑着道:「怕大哥不认得了,这是小妹书娴。」

谢延丰看看沈书娴笑着道:「几年不见,已经是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