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玉媳(卷一~卷四)(81)

作者: 荞楚 阅读记录

没一会张财家的就回来了,大夫说林姨娘无事,身体很好,药都不用吃。江氏听得放心下来,又道:「劳烦大夫走一趟,拿五两银子给他。」

「是。」

婆子拿了药来,又小声对江氏道:「方子找了相熟的大夫看过,没什么妨碍。」像这样的行脚大夫,骗一笔钱走了就算了,万一再开错了药,吃出毛病来,到哪里找人去。

「去煎了吧。」江氏说着,既然没有妨碍,那她就吃,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强。

到了安家兄妹搬家那天,安贞本来是不愿意搬的,但后来丫头是越来越不像样,骂她就算了,竟然直接动手打她。沈书娴看到就当没看到,给江氏告状,江氏也就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就过去了,林姨娘还句句刺她。

新房子又是二进的宅子,又有婆子服侍,江氏又给了衣服首饰。到自己家去,才能撑的开,在沈家亏吃多了,也知道撑不开了,倒不如到自家地盘上折腾去。

到了当天,江氏带着林姨娘,沈书娴也跟着去了,中午摆了席面,又是抬箱笼,忙活了大半天。安贞看到新宅子,虽然有点抱怨宅子不如沈家的大,花园也不好,但总算是搬走了,江氏听听也就没当回事。

安岳中午从铺里回来也看了新宅,却是说太大太浪费了,倒是被安贞抢白了一番,说他天生就是受苦的命,受不得一点好云云。江氏旁边听着,这要是她妹妹,早一个耳光打过去,也就安岳这样的好性子能忍她。岂不知这样娇贵,真不是好事,养的安贞不知天多高,地多厚,只以为自己就是千金小姐,太阳都是围着她转的。

吃完中午饭,看着安家兄妹收拾妥当了,江氏也带着人回去。等晚上回来也好给沈书君交差,不管怎么样他的表兄表妹都安置好了。

林姨娘和江氏共乘一车,上了车林姨娘就道:「奶奶,不是我多嘴,你看安表妹那样。以后亲友行走起来,不够丢人的。」

江氏听得叹气道:「不然能怎么办,总是大爷的表妹。」

「寻个婆家远远的嫁了才好。」林姨娘说着,嫁的远了,再遇上个厉害的婆家,抓住狠打一顿,她就知道厉害了。

江氏微笑道:「以后再说吧。」

送走安贞,沈书娴清静不少,每日也能专心练字。沈书君打发到青阳去的小厮己经回来,重金请了两个高级绣娘,另采买了上等布匹丝线,金器首饰。本来以沈书君的意思,在沈书娴嫁妆里要添点古董字画之类的,结果沈书娴也没要,全部折成田庄或者现银。

三间东厢房收拾了直接让两位绣娘住下,又把西厢房也收拾出来,当作绣娘们的工作地点。床上所有用品,新郎新娘的吉服,盖头,这些全部都要女方提供,要是由新娘子亲自绣就更好了。

沈书君本想着让绣娘好好教教沈书娴,女儿家的针织女红学学也好,沈书娴实在不想学,她每天练字己经够累,能把字练出来就是大功一件。再分神去学这个,只怕字也练不好,刺绣也学不好,倒不如专心一样。

沈书君想想也是,一般来说当家主母是没个时间去做针线的,家中就是没有专门的绣娘,需要什么拿钱让人去做也不值什么。卫连舟本来就是大家子弟出身,只怕在意媳妇的文才重于绣才,也就让她好好练字了。

练了大半天字,沈书娴只觉得自己的手都是酸的,天天描字贴,字看着倒是有点成型了,但就是偶尔自己写的时候,总是会不知不觉得少上一两笔,简化字写了二十年,这一时半会的想改过来真不容易。

把笔放下,沈书娴就对春分道:「到嫂子屋里坐会,也该吃晚饭了。」

春分拿来衣服给沈书娴换上,沈书娴不由的道:「每天就衣服换的勤。」屋里穿的最随意,到江氏屋里就得换上平常家常的,要是到外头去那就更麻烦了。

春分笑着道:「那是姑娘有服气,寻常人家哪里穿的起。」

沈书娴想起昨天才来的一箱子新衣,还有新打的首饰头面,衣服首饰都很好,她更高兴的沈家生意越来越好。

走到江氏正房,没想到安贞也在,林姨娘也在屋里,两人正说的有来有去,沈书娴进屋便笑道:「原来表姐来了,今天怎么得空过来了。」安贞几乎是每天一趟的往沈家跑,既使让她搬出去了,一样挡不住她来。

安贞看着沈书娴的一身新衣,十分羡慕,道:「几日不见,妹妹的衣饰全换了新的。」

沈书娴只是笑笑,又道:「表姐好清闲,不像我还得在家中准备嫁妆,忙碌不堪。」

「表妹己经在准备嫁妆了,我好羡慕。」安贞说着,起身又道:「我要去看看表妹的嫁妆,别少了什么。」

「屋里正忙乱着,不好招呼表姐去。」沈书娴说着,随即又道:「眼看着天就要黑了,表姐也该家去了,不然天黑路不好走,表姐一个女儿家,路上出什么事就不好了。」

「路上黑了,可以让婆子挑灯笼送。」安贞说着。

沈书娴脸拉了下来,跟安贞说些客套话她是听不懂的,那就直接说难听的。只是刚要开口说,婆子突然报:「江大太太带着月姐来了,夏婆子也来了……」

 江氏听得奇怪,这三人不知道是撞上的,还是一起来的。要是一起来的,那很可能江大太太给江月姐寻好亲事了,然后叫夏婆子一起跟她说一声,便道:「快请进来。」

林姨娘看一眼安贞,便道:「表姑娘该回去了,那么没眼色,非得让人家拿扫把赶你出门。」

安贞阴着脸,瞪着林姨娘,却就是坐着不动。

小丫头打起帘子,江大太太,江月姐,夏婆子三人进来。江氏起身相迎,也不介绍安贞,只是让夏婆子和江大太太坐下来,笑着道:「大伯母此时带着月姐来,可是给月姐说好婆家了?」

江大太太听说此言脸上讪讪的,夏婆子正要开口,江月姐直接喊着道:「我听夏婆子说,你要给京城长史官寻二房,我现在自愿去,大伯母也是愿意的。只是夏婆子说,当时是你托与她的,定要过来给你说一声。」

江氏眉头皱了起来,首先瞪向夏婆子,媒婆的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不管如何哄骗了人家女家,只要这事办成了,自己少不了她的谢礼。江大太太就更乐意这样把江月姐打发出门,要是正常聘嫁,江大太太就是再抠门,都得把当初江月姐那份嫁妆给她,现在给人家当外室,自然就不需要嫁妆了,也就能理所当然的贪下来。

夏婆子连忙道:「奶奶明鉴,我是说清楚的,京中长史官家中是寻外室,并不是二房。」

江大太太也道:「是呀,夏妈妈是说清楚的,是外室不是二房。但月姐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成天在家里与我闹,说我挡了她的前途,我不得己才带了她来跟大姑奶奶说。」

江氏不可思议的看向江月姐,既然己经说的如此说明白,江月姐这是闹个什么劲。就是二房也是妾室,再是良民出身也低人一等。更何况现在是给人当外室,外室可是连契书都没有,生的孩子都是私生子。

江月姐却是红着眼,指着江氏道:「你把我母亲害的那么惨,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凭她现在的身份就是再高嫁,也不可能扳倒江氏。她想报母仇,必须得依附一个更身份的男人,沈家的铺面越开越多,淮阳城中没有几个大户敢跟沈家过不去,突然京中长史官要寻外室,她要是能巴上了,她就有报仇的希望。

「原来是为这个。」江氏先是一怔,随即却是笑了,看向江月姐道:「你以为你给王府长史官当了外室,你就能报这个仇了?」沈家是先跟王府交好,然后再跟长史官交好,并不是巴上长史官之后,再去求王府,顺序反了。

江月姐道:「就是开始是外室,只要能生下一男半女,我自然能进门。」她的母亲胡氏就是这样,妾室出身,但生了儿子就扶正了。要不是后来江小爷病死,她母亲仍然是正室太太,她仍然是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