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玉媳(卷一~卷四)(6)

作者: 荞楚 阅读记录

沈大太太却在旁边拨火道:「人家傅大爷现在是两榜进士了,劝姑娘也别太当自己是回事,这可是进士娘子。」

「当初订亲之时,傅大爷只是一介书生,难道我能末卜先知知他以后能得功名。我是敬重他人品,想着成亲之后他能一心一意待我。现在刚刚得了功名,选了官,其他都不管,先要给妾室买衣服置头面,此等品行,如此能让我看的上。」沈书娴义正言辞的说着,古代虽然都是盲婚哑嫁,但像傅守信这种己经知道的,她就别往火坑里跳了。

江氏对这个两榜进士十分看在眼里,花了几万银子砸出来了,要是真这么退了婚,沈家更陪本,便道:「姑娘先消消气,傅大爷还在京中没回来,到底是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就是真的,还未过明路的妾而己,跟傅家说一声,不让她进门就是了。」

沈大太太在旁边道:「不让她进门?人家傅大爷待她一往深情,又是青梅竹马,男人啊,真要是动情了,那是怎么也挡不住。人家一个两榜进士,肯娶个商户女本来就委屈了,纳个妾室还不能随自己心意,人家如何愿意。」

江氏掉转枪头冲着沈大太太,冷笑着道:「要是都似大嫂这么般「贤慧」,自己正房都能让给妾室住,那自然天下太平。」

「你!」沈大太太刚要开口,沈大姑奶奶赶紧圆场道:「傅大爷还没回来呢,要是实情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不是白生气吗。说起来,砚哥儿还没过来给各位长辈们磕头呢,快叫砚哥儿过来磕头。」

婆子带着砚哥儿进来,众人也把话题打住了。说是有八岁,看着却是又小又瘦,脸上一副惊恐的神情,过继之事似懂非懂。到方家这两天,沈大姑奶奶虽然没有表现的多热情,但也没难为他,有奶妈婆子照料,能吃饱饭,能穿暖衣,不用做活也不用挨打,他觉得这里的生活比在叔叔家强的多。

磕头见礼,众夫人也把见面礼送上,江氏和沈大太太送的都很简薄,沈大太太是真没钱,江氏则是心疼钱。

见完礼饭也吃的七七八八,没有戏文也没有弹唱,饭完也就散了。江氏带着沈书娴先走的,这趟江氏本来就不想来,是沈大姑奶奶这样请那样请才过来的,结果又听说傅家的事,江氏的心情十分糟糕。

沈大太太慢了一步,跟众太太们又唠叨一会傅家的八卦,上车走的时候,沈大太太想了想,对身边的婆子低声道:「你去刘家一趟,跟刘家的说,这边沈小姐发话了,绝不能让刘大姐进门,就是硬进了门,找着机会也要打死她。」几万两银子砸出一个两榜进士,就是搅不散,也得大闹一场。

江氏知道沈书娴委屈,就是她也是一肚气,像傅守信那样的主,打死都是不亏的。忘恩负义的王八蛋,现在只是得了功名,还没拿到薪俸就拿着未婚妻家的钱养小老婆了。只是委屈归委屈,傅守信己经是两榜进士,选官也选出来了,真要黄了婚事,还是沈家吃亏。

自古以来贫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沈家这几年就是暴发了,也只是手上有银子,社会地位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相对的傅守信这个两榜进士可比商户之家好的多,就是沈书娴,忍下这口气嫁过去之后,凤冠霞帔肯定是有的。

「一个妾室的而己,就是以前订过亲,刘氏前头也嫁过两次,进门之后妹妹是正妻,收拾妾室还不容易,你看看大姑奶奶身边现在跟着的桂姨娘,还不是想让她生就生,想让她死就死。」江氏对沈书娴说着,停了一下又叹气道:「就是退这门亲事,另外寻了一家,妾室姨娘也是免不了的。」

除非是穷的娶不起那种,就凭沈书娴的嫁妆再穷也有限度,靠着妻子娘家,然后用妻子钱纳妾的也不是没有。让江氏说,男人不过就是那回事而己。

沈书娴明白江氏意思,从实际考虑,傅守信己经是两榜进士,沈家争也争不过,钱也己经花了,想让傅守信吐出来也不可能。要是这么退了婚,沈家就是白吃亏。冲着那身凤冠霞帔,就是个人渣嫁过去了也不会很亏。

单纯从利益考虑这门亲事沈家必然要退让,问题是沈书娴不想退让,她没那么稀罕凤冠霞帔,真嫁了这么个人渣,她一辈子陪进去,在她眼里比那些银子要紧多了。当然,婚姻之事也不是她自己能说了算,至少要争取一下。

沈书娴一脸委屈的道:「嫂子说的固然有理,但想那傅守信,现在还花着沈家的钱就如此放肆,正妻没娶,先纳了房妾室,拿着沈家的钱纳姨娘,又是打首饰又是裁新衣,哪里有把我,把沈家放在眼里。

别说对沈家感恩,就是稍微顾一下自己的体面,也不会如此行事。我看这个功名是把傅守信的心撑大了,现在打心里还瞧不起我这样的商家女。嫁过去之后,别说夫妻相敬如宾,压根看不起来我,我何苦自己贴上去惹人眼。」

江氏听得砸砸嘴,话是这个理,不过跟傅守信的婚事确实是沈书娴自己主动贴上去的,当年沈书君也曾经劝过沈书娴,傅守信能不能读出来是个问题,读出来之后会不会又是问题,变数太大,是沈书娴执意才成的这门亲事。

现在变数来了,银子也花了,沈书娴又闹着不同意了,此事十分难办。江氏虽然是嫂子,也不敢十做当小姑子的主,一切还要看沈书君。便道:「既然姑娘心里己有主意,这几日大爷就要回来了,只跟大爷商议吧。」

「让嫂嫂操心了。」沈书娴说着。

一连几天沈书娴都闷在屋里,连江氏那里学习管家理事都不去了,理由都是现成的,心情郁闷。江氏自己也是焦头烂额,按沈书君信上写的,这几日就要回来了,结果一直不见他回来。这回沈书信上京,其实就是帮着傅长守进京打点的,按理说傅守信纳姨娘的事他该知道,以沈书信对于沈书娴的疼爱程度,断然不会允许,结果沈书君信上只说一切都好,只字未提。

江氏最希望是沈大太太造谣,压根就没这回事,所以沈书信不知道。却也知道这只是个妄想,沈大太太虽然恨死了他们这房,但这事说的有鼻子有眼。再者江氏去过傅家了,傅家二老话说的吱唔,一副愧疚的模样,这事肯定是真的。

沈书君既然跟傅守信在一起,那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会不知道。沈书君在京中忙碌什么?或者他只是身边管事留下打点,他人去哪里了?江氏满心的疑惑,却也不好多问,问多了又怕沈书信烦。这几年忙着震兴家业,沈书君的脾气也渐长,妾室也多了,她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夫妻之间无秘密。

有时候让江氏想想,她情愿沈书君没有发迹,家里日子虽然过的艰辛些,没这些妾室,夫妻之间还是恩恩爱爱的。

「姑娘莫要难过,男人哪个不是三房四房的,既然刘氏己经进门当妾,以后姑娘进门那就是妻,生生压了她一头。那个刘氏我以前是见过的,今年大概有二十五了,样貌也就那样,姑娘容貌胜她千百倍,不过仗着跟傅大爷从小一起长大的情份。」林姨娘在旁劝着沈书娴,没进门的时候林姨娘就知道沈书君极疼这个妹妹,母子三人一同被赶出来的,那时候沈书娴年幼吃了许多苦,母亲安氏又早早去了,沈书君对这个妹妹几乎是百依百顺。

进门之后,林姨娘就十分注意跟沈书娴打好关系,沈书娴对她则是淡淡的,不好也不坏。林姨娘越发努力巴结沈书娴,主母江氏不是和善好相处的,她自己也没能生下儿子,就是生下来了,要是后宅里没点地位,只怕孩子也会被江氏抱走养。

「越是从小一起的情份越是拆不断,等哥哥回来,我定要退了这门亲事。」沈书娴再次坚定的说着,这几日不管是江氏过来,还是林姨娘或者吴姨娘过来,意思都很明显,婚约还要继续,傅守信就是人渣也得嫁过去,为的是功名和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