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玉媳(卷一~卷四)(176)

作者: 荞楚 阅读记录

江大太太看江氏沉下脸来,赶紧改口道:「是我糊涂,没有劝住月姐,与姑奶奶无关的,全都是我老婆子的错。本以为月姐进京能过好日子,谁想到她……」说着江大太太又哭了起来。

江氏听得却是比较放心,江大太太会跑到她这里哭,那就表示江月姐还活着。要是已经死了,江大太太只怕要放鞭炮了,便道:「大太太先别急着哭,月姐从京城回来了吗?」要是江月姐写信求救,江大太太估计看都不看一眼。

「回来了,昨天下午到的,。」江大太太说着,脸上神情多少有点扭曲,她本以为江月姐从此不回头,大房也就理所当然的霸占江月姐的那份嫁妆。谁能想到江月姐竟然回来了,现在口口声声问她要嫁妆,在大房门口又是吵又是闹,街坊邻居都看着,她想做点手脚都不容易。

江氏截口问着,又道:「月姐被洪大人赶出来了?」

江大太太不屑地道:「可不是被赶出来了,孩子都不承认,当时带过去的那些陪嫁,一文钱都没回来。洪大人还说这是看在沈家的分上,不然小命都不会给她留下。」洪大人就不该看沈家的面子,直接把江月姐弄死,啥事都省了。

江氏听得无语又无奈,当初送江月姐走的时候,她也没想过江月姐还能活着回来。现在活着回来了,她心里多少松了口气,同时有又隐隐有点担心。她是跟胡氏有仇,但她也没想过亲手送江月姐去死,但江月姐要是活着……想想前头的卫简,有时候执念太深会让人疯狂。

江大太太又道:「现在月姐在我家里,姑奶奶看要如何办才好?」最好江氏可怜江月姐把江月姐带走,或者狠心一点把江月姐弄死,这样大房就能白落江月姐一份嫁妆,又不承担责任。

「县太爷断官司时月姐是有一份嫁妆的,上京时并没有带走,她现在既然回来了,那就给她寻门亲事嫁出去。女儿家早晚都得出嫁,没有一辈子在娘家的道理。」江氏说着,她知道江大太太打的主意,但她的心既没有善良到这种程度,也没有狠毒到这种程度。

江大太太脸色难看起来,江氏也不再留情面,直接道:「二房的产业已经全归了大房,月姐那份嫁妆也就几百银子,算不得什么大数目。你也是有儿有女的,因为这点银子就要去害自家侄女,你也不怕损阴德。」

江大太太脸孔顿时涨成紫色,江氏是她晚辈,这么多人在场,结果被这样说,她真有钻地洞的心。张张嘴想反驳,江氏却是又继续道:「我把话说在这里,我是与胡氏有仇,但我从来没想过要月姐的命。县太爷判下来的官司,你要是敢扣江月姐的嫁妆,就别怪我给妹妹出头。」

「这……姑奶奶……这话是从何说起。」江大太太好不容易才吐出一句话,她过来的目的是想把江月姐打发掉的,谁想到江氏突然要给江氏出头了。

「大太太是聪明人,知道我想是什么意思。你给月姐寻好人家,也跟我说一声,我给月姐添妆。」江氏最后说着。

江大太太灰溜溜的走了,但谁也没心情再喝酒听唱,众人也相继散去。江氏送郑太太出门时,郑太太也跟着叹气道:「亏得有你,不然月姨非得死在江大太太手上不可,那江大太太的心也未免太狠了。」就像江氏所说江大太太的,有儿有女的也不怕报应。

 江氏没吭声,她没有那么良善,她只是不会亲手弄死江月姐,要是江大太太偷偷把江月姐弄死了,她肯定不会去报仇。但江大太太偏偏过来问她这个问题,让她怎么回答?告诉江大太太说,你去弄死她吧,她还说不出这样的话——

花了两天时间,沈书娴出嫁前所住的院落收拾出来,箱笼也全部收拾好。给春分,吴婆子假期回家给家人团聚,沈书娴又另外问江氏要了两个丫头侍候,日常无事就跟江氏说说家常话,吃什么穿什么完全不用操心。

想想要海口的忙碌,再看看现在的清闲,沈书娴忍不住感叹道:「还是未出阁时好,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江氏听得笑了起来,道:「那是年龄小,上头有长辈们看护着,等长大些了,自然要忙自己的那摊事。」谁能照顾谁一辈子,就是家中父母疼爱,父母总会老会,总有动不了的时候。她早明白了,人这一辈子,靠谁都没用,最后总是得靠自己。

「嫂子说的是,能靠谁呢。」沈书娴微微叹了口气,一般女人要是父亲,老公靠不住,总能靠儿子,偏偏江氏连儿子都没有。

「你成亲时间也不短了,肚子怎么没动静?」江氏看着沈书娴的肚子问,虽然是新婚,沈书娴年龄小,但卫连舟的年龄在那里摆着,沈书娴是得抓紧点。

沈书娴叹气道:「前头是卫简压着,晚上根本就睡不着觉,后来他出海几个月,才回来他又上京城,我回了娘家。」怀包子这种事情,也需要努力的,头上顶着天雷时是压力太大,后来人都不在,她一个人如何怀的上。

「也是。」江氏微微叹气,有几分沮丧的道:「我也不是容不下人,以前的吴姨娘,现在的林姨娘,张姨娘,怎么都怀不上。」她都快三十了,自己怀孕产子已经不抱什么希望,现在只希望姨娘们能生。哪怕是沈书君现在领来一个大肚子女人都行,不管是亲生的,还是庶子,她需要一个儿子,眼前事不说,就是身后祭祀也得有人才行。

「哥哥常外出经商,就是在家也常外出喝酒应酬。我还记得吴姨娘曾经很哀怨的说过,整整一年时间哥哥只进她房里十三回,这样的次数怎么能怀上。」沈书娴欲言又止的说着,虽然她已经是妇人,但这些话也是很不好说的。

想让女人肚皮争气,男人就得播种,还得看着日子辛勤耕云。像沈书君这样,外头基友无数,一年里有半年不在家,还常出去喝花酒,进后宅的次数本来就少。偏偏沈书君又是个花心的,姨娘有,通房有,今天睡这个明天那睡个,弄不好时间都错过不去了。

以前江氏就怀上过孩子,沈书君也许生育能力不是很强,但肯定有。让沈书娴说,与其再抬姨娘,弄新人进门还不如就对着一个来。也暂时别出门了,花酒什么的也不喝了,就跟一个人搞,或者两个月这里,两个月那里,中间不换人,夜夜辛苦,总觉得这样怀孕的几率大一点。虽然这么搞法是把沈书君当种马了,但一切为了儿子,估计他也愿意。

江氏听得呆了呆,好一会才道:「没听人这么说过,这样……真的行吗?」

沈书娴便道:「我是在海口听人说的,那家人也是好些年没孩子,后来……用了这么一个法子,就有孩子了。」

「唉,不管什么办法总要试一试。」江氏说着,等沈书君回来就跟他说说,过继总是最后打算。

沈书娴看江氏的神情,便劝道:「嫂子还年轻,多少人四十岁还能生孩子,你还不到三十岁,何必这么早灰心。」

「也是,何必这么早灰心。」江氏笑着说,她的人生从来没有顺过,要是凡事认命她也活不成现在这样。

「大奶奶和姑奶奶都在屋里呢。」冬至打帘进来,笑着道:「刚才郑家的婆子来报,说郑家已经派媒婆向安家提亲,两家要开始商议婚事了。」

江氏和沈书娴并不意外,郑克的年龄不小了,郑太太一直想抱孙子。安贞以前那啥了点,现在改了许多,郑氏又带着孩子嫁给了安岳,整体算下来,这门亲事也算不错。江氏想想便道:「报喜的婆子打赏了吗?」

冬至笑着道:「封了帕子,还有五钱银子。」

「嗯,你做事总是能让我放心。」江氏笑着说,冬至虽然不像张财家的那样从小跟她一起长大,但跟着她这些年也是事事妥贴,留在身边她多少也能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