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玉媳(卷一~卷四)(172)

作者: 荞楚 阅读记录

宁寒飞虽然是贫民出身,但身家清白,身手脑筋又足够。让卫策和谢潜多提点着,大珠的武官再没地位,也比白身强是。

宁寒飞听得愣了一下,不可思议的道:「老大,你也帮我谋了官职?」卫连舟以前就说过这话,是对年五他们说的,本以为卫连舟会让他一直跟着,就没想过这事。

卫连舟笑道:「我不打算再跑外海,自然要帮你们安排好后路。你如此年轻,身家又清白,好好干,以后前途无限。」

宁寒飞一时间还有点反应不过来,只是道:「那老大,我以后岂不是不能在船行,也不能再跟着你了?」

「男儿志在四方,你也该想想自己的前途了。」卫连舟笑着说。

一直到晚饭摆上来宁寒飞都有点没回过味来,他叫卫连舟老大,这不是随便叫的,按江湖规矩这是要叫一辈子的。突然间卫连舟给他谋了官职,不用他跟着了,一时间他还真有点摸不着方向。

沈书娴笑着道:「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混江湖也不能混一辈子的,你家老大自己都要退下来,难道还要拉着你一起退?」

「进了军营就好好干,卫府什么时候都是你的家,趁着现在有机会,好好的立下军功,倒是容易升迁。」卫连舟笑着说。

「多谢老大栽培。」宁寒飞说着,他虽然还是想跟着卫连舟,但就像卫连舟说的,他自己都要退休了,以后老婆孩子热炕头。有架打的时候跟着那是有事干,现在卫连舟这里没事干,他总不能就天天跟着卫连舟吃吃饭,散散步。真这样就是卫连舟没意见,估计沈书娴也得有意见。

次日卫连舟就直接带着宁寒飞去军营上班,办事就要趁热打铁,更何况现在军营里当家做主的是卫策,要塞人就现在塞。卫连舟担心宁寒飞适应不了,还有浪人的事情没完,他也天天跟着宁寒飞过去。

沈书娴也没闲着,给宁寒飞挑选合适房子,连下人也全部派过去。指望着宁寒飞料理后宅那是做梦,他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指望他管束下人那更不能,只能卫家的仆人派过去照顾他,全部人员还是她来教束。

也不是她和卫连舟要赶宁寒飞走,宁寒飞都是军爷了,在海商家里一直住下去不太妥当。以宁寒飞的年龄,也是该讨房媳妇。要是能得上司看中,弄不好还会娶个官家小姐当媳妇,万一有人来打听时,得知宁寒飞还是寄宿别人家里。女方不会认为是宁寒飞没有自理能力,只会觉得他是穷光蛋。

「我在西街看中一处四进的房舍,虽然房子旧了些,但地方很大,后头还有一处小花园,离我们家也近。我想着买下来,找能工巧匠来全新建房装修,给寒飞当新家。」沈书娴笑着对卫连舟说,卫连舟的钱多到怎么败也败不完,钱管够,干啥事都方便。

卫连舟也觉得合适,道:「又要你辛苦了。」虽然买房置地该是男人的事,但他实在忙不过来,至于宁寒飞,更是别指望他能帮忙。等房子下人全部收拾妥当,直接给宁寒飞说,这是你的新宅,让他住进去就好了。

「说不上辛苦,我只是去看看房子,到后头重建,我让管事的去忙。」沈书娴说着,买地皮的时候肯定要去看看,到建房时就直接承包出去,以卫连舟在海口的地位,又舍得花钱,没有办不成的事。还有文大奶奶帮忙,想坑她也不容易。

「你看着办就好了。」卫连舟说着,很是心疼的拉起沈书娴道:「成亲以来没让你过一天舒服少奶奶的日子,家里乱成一团,让你担惊受怕之余还要料理家事。船行忙碌时还要你去帮忙,现在又要料理这些,实在太辛苦了。」

「我乐意。以前在娘家时,我嫂子也是每天忙碌不休,有时候还要给妾室断案,身体累不说,心里更累,我有时候看着都替她难受。」沈书娴说着就是一声叹息,随即又道:「只要你能一心一意待我,我就是累死也是高兴的。」

女人不怕累,只怕累的没意义,女人为了家累的要死要活,男人却是一房接一房的妾室往家里抬,天天跟着妾室喝花酒,身体劳累不说,看着更是恶心。就像江氏,从天明忙到天黑,江氏至今无子,过成这样已经算是舒服的了,但偶尔脸上还是会冒出几分哀怨无奈。

自己生不出儿子来就要让妾室生,一个妾室生不出来,那就再纳妾。妾室生了儿子弄不好还会母凭子贵,但就是这样也得忍耐。

说实话要是她处在江氏的环境,为了生存也许她也会这么做,但干的事事妥贴就不太愿意了。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动力去做,再把老公当老板看,付出与得到总是要成正比的。拿着卖白菜的钱,干着卖白粉的事,换谁都会心理不平衡。

嫁过来后她是忙忙碌碌没停过,但真不觉得多累。因为她的付出一直都有回报,最起码卫连舟不会用妾室回报他。夫妻之间只要没多个人,那一切都好说。

卫连舟伸手把沈书娴搂在怀里,轻声说着:「今生今世我定不会负你。」

「这就足够了,我也不求别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沈书娴轻轻说着,那么杯具的穿越到古代,事业什么的就不说了,能达到这一个愿意她就知足了。

「那你就放一百个心。」卫连舟说着,不止是因为卫家二房的杯具,还有沈书娴本人,不管是婚前沈书娴执意要嫁的决绝,还是婚后操劳忙碌的辛苦。不知不觉中,他对她的感情已经如此之深——

海口的事处理的差不多,卫连舟开始准备上京事宜,要把卫简的骨灰送到卫家祖坟去。火化是不得已的做法,客死他乡也是人生一大杯具,现在肯定要他好好处祖坟。

「我想回娘家一趟……」晚间睡下时沈书娴突然跟卫连舟说着。

卫连舟倒是愣了一下,道:「年前我让你回去,你说不想回去,怎么突然这时候想回去了?」他要进京,就是不进京,也得留在海口处理扶桑浪人的事,实在没时间陪沈书娴回娘家。

「年前你要出海,路途遥远不说,还凶险万分,我岂能自己回娘家去。现在你平安回来了,正好也要进京,我回娘家也要路过青阳,我们还能同路到青阳,也是方便。」沈书娴说着,卫连舟在外头拼杀时,她怎么也得在家里坐镇,现在卫连舟都回来了,她也没必要在家里呆着。

「但是……我手头上的事情太多,没办法陪你。」卫连舟说着,像沈书娴这种远嫁,回娘家一趟不容易,他本来就想过要陪她回去。

「这有什么,我们同路到青阳,再从青阳到淮阳本来没多少路,你派好船只,再派上几个得力的人,我再带上几个丫头,一点事都不会有。」沈书娴笑着说,又道:「还有就是绍晚词,我虽然写信回家,但说到底这不是沈家的事,是你答应了绍夫人照顾她的家人。你如此忙碌,肯定不能亲自跑一趟,那就不如我去,以后再见邵夫人,也有话说。」

这几天她都一直在想绍晚词的事,以卫连舟的性格,承诺的事情肯定会去办,如何安置绍晚词她脑子里已经有想法,但谁知道绍晚词会不会同意。若是如此,那就不如她快刀斩乱麻,根本不让卫连舟出面,她直接回淮阳一趟,在淮阳沈家的地界上把事情给办了。

把绍晚词安置好,卫连舟就放心了,她也跟着放心了。不管在淮阳如何安置绍晚词,总是好过把她带到海口来再安置。

卫连舟想想觉得有道理,沈书娴亲自出马料理此事,确实对得起绍清词所托。而且把绍晚词在别处安置好了,好过她来海口。便道:「海口到淮阳路途遥远,实在太辛苦你了。」

「没什么辛苦的,我嫁过来这么久,实在想念家中兄嫂,能回家一趟,我也十分高兴。」沈书娴说着。

沈书娴要回娘家,那就不能说走就走了,跟上回上京似的两个包袱一背,明显不可能。跟着陪嫁过来的丫头婆子全跟回去,平常使用的东西就收拾了五个箱笼。除此之外,还另外收拾了十个箱笼,是送给沈家众人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