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玉媳(卷一~卷四)(140)

作者: 荞楚 阅读记录

「姑娘,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吴婆子上前说着,不是要祭海神吗,本以为要忙到晚上。

沈书娴笑着道:「忙完了,妈妈一路辛苦了,昨天歇在哪里了?」吴婆子是一家人都过来了,男人四十岁,儿子二十岁,正好能帮把手。

「就住后院厢房里,吴嫂子说先将就着,以后让姑娘安排住处。」吴婆子说着,又问:「早上起来我就去问后头的婆子们,她们说她们只管灶上吃饭和洗衣,家里也没有别人。虽然家里主子少,但这么大的院子就这么几个人,还是少了些。」

卫家的后宅连个雏形都没有,完全就是空架子,在沈家生活久了。适应了江氏管事的严谨,突然松成这样,她一下子还适应不了。

「我已经让吴嫂子叫人牙子过来,自己慢慢挑人也好。」沈书娴笑着说,自己动手打造自己的家,这种感觉再好不过。

早上饭吃的太慢,以至于到了中午的饭点沈书娴也是一点不饿,一边跟春分、吴婆子往屋里走,一边看着自己的新家。大门首是五间楼,上面是观景楼,下面是出处大门,车马出入绰绰有余。照壁过后又是三间门厅,其次是轿厅,然后是尚门厅,这是见外厅和办红白喜事的地方。

内宅并不是四四方方一节节院落,而是类似于园林那种,非常有江南风情。沈书娴自己住的是后宅最大的一处,上头五间正房,另带着三间耳房,旁边是抄手游廊,院子非常大,看样子院中应该是种了花草的,不过可能是打理不善,枯死了许多。当拾收拾新房时,有枯枝不好看,便直接全部刨了扔出去,致使中间空了许多。

沈书娴目前还顾不上这些,先让吴婆子把后院几个婆子叫过来,下人们不知道过来见她,那她就要见见她们,彼此认识也很应该。几个婆子来的倒是快,一个五个,两个是管灶上吃饭,三个是洗衣兼侍候茶水,卫连舟还有两上小厮庆喜和庆祥,年龄都不大,看着十分机伶,卫连舟贴身的活计都是他们做。

一个个上前给沈书娴磕头,顺道自我介绍一下,对于沈书娴不怎么留意。倒是庆喜和庆祥要多留心些,以后管事的只怕是他们。

又介绍春分和吴婆子与他们认识,两方人马厮见完毕,沈书娴主让婆子们各厮其职。同时也安抚一下她们,自己来了,她们的工作照就,还有可能会升职,只希望她们能好好努力。两个小厮却是留下多说了几句,她初来乍到,他们都是侍候卫连舟的老人了,更该尽心些,按他们的资历,干的好提成管事绝对没问题。

两个小厮本来就是机伶人,听沈书娴如此说,连忙说一通表白忠心的话。沈书娴微笑听着,末了也让他们先回去。

把人先打走人,沈书娴心里盘算着要添多少人合适,一个管事肯定不够,晚上问问卫连舟这两个小厮行事如此,妥当了就直接提为管事。还有吴婆子的男子,千里迢迢跟着过来,肯定得是管事。再有门房传话也得两个,再有零碎琐事,比如要买东西之类,至少得五六个。

灶上两个肯定不够,再添上两个帮忙,她的本意灶上还是要请大厨来,人不宜太多。洗衣的三个倒是好,但管着茶水就差多了,至少得再添三个。至于她身边的使唤丫头,至少也得四个。想想沈家就三个正经主子,下人七、八十个,卫家差的多了。

「大奶奶……」吴嫂子笑着挑帘子进了。

沈书娴笑着道:「嫂子来得正好,我正盘算着家里要添点人,这么大的院子,这么点人如何侍候的过来。」

吴嫂子忙笑着道:「刚才我就去了人牙子那里一趟,她知道是大奶奶找她,欢喜的不得了,换了衣服就过来。」

沈书娴笑着点点头,又问:「嫂子平常支钱是从谁手里拿?」像采买家具,布置新房之类,这些都是要花大钱的,卫连舟又不在,吴嫂子是问谁拿钱?

「都是问文大爷要,我只是帮着去买,在掌柜的那里记了账,文大爷会按时结账。」吴嫂子笑着说,又道:「平常大爷花钱也是这样,常去的店里都是按月结算,文大爷每月定时派人过去。大爷是干大事的,哪里时常想起这些。当然现在娶了大奶奶,自然该是大奶奶管事。」

「这些年辛苦文大爷了。」沈书娴笑着说,这文清还真忙,不止算总账,卫连舟的私账也归他管。不过看看卫连舟平常的生活水平,估计这点钱谁也没看到眼里去,每月派个人就去结了。

吴嫂子笑着道:「大奶奶不知道,文大爷一家人的命都是大爷救的。那年海盗们上岸抢劫,要不是大爷遇上,只怕文大爷一家老小都要丢了性命。后来大爷知道文大爷是秀才会算账,就把他留在身边当了账房,这一干就是十年。」救命之恩,这点报答不算多,再者当总账房,那也是卫连舟抬举。

「原来如此。」沈书娴自言自语的说着,那天船上卫连舟也是如此说,这都是过命的交情。

吴嫂子笑着又道:「按规矩喜酒今天还得喝一天,只怕文大爷也是脱不开身,最多明天就会把帐本送过来。」

「辛苦了文大爷这些年,现在我来了,肯定不能再让文大爷为了大爷的家务事操心。」沈书娴笑着说,当家主母不当家如何能行,倒不是信不过文清。只是觉得她既然进门,这些年必然要接手。

「大奶奶说的是。」吴嫂子笑着说。

说话间外头传来婆子的声音,吴嫂子笑着道:「牙婆来了,我这就让她进来。」

牙婆姓黄,是海口的官牙婆子,四十来岁,一脸的精明相。上前先给沈书娴磕了头,沈书娴笑着让黄婆子起来坐下,直接道:「妈妈没把人带过来了?」

吴嫂子也在旁边道:「黄妈妈,我刚才过去的时候不是说了,直接带着人来,你怎么自己就来了。」

 黄婆子笑着道:「家中倒是有几个女儿,不过昨儿程府太太说好,这两天就要兑银子,就没把人带来。」

吴嫂子脸上有几分不好看,现在卫大奶奶是急着要人,她是知道黄婆子手里有人才去找她的,结果人来了却是这么说。

「既然妈妈身边没人就算了,海口的牙婆也不是妈妈一个,我让吴嫂子多跑几趟,买几个丫头总是能买到的。以后我要是再买人,就再寻妈妈过来。」沈书娴笑着说,又对春分道:「进屋随便拿块银子,妈妈来了,生意成不成,头一趟的车马钱我总要给的。」

春分立即进里屋拿钱,沈书娴过来的时候,江氏特意包了一大包碎银子,都是一、二两,最多也就是五两,专门准备着让沈书娴打赏下人用的。

黄婆子顿时怔住了,其实她会说没人,其实是想试探一下沈书娴。卫连舟挣下这么一大份家业,只是他从不理家,旁人想赚点钱也不容易,现在娶了大奶奶回家。以后肯定是大奶奶管家,千里迢迢外嫁过来的姑娘,听说是大家闺秀出身。

按理说这样的姑娘,要是性情软弱一点应该很好坑。就是强硬一点,初来乍到的,还摸不清门朝哪。先试试她脾气如何,要是个好性的,那以后生意就好做了。

怎么都没想到的是这位卫大奶奶如此爽快让她走人,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你手上没人,我立即就找别人,有银子就不怕买不到。黄婆子不想走,她今天出卫家的门容易,出去之后只怕再也进不来。

春分拿银子出来,黄婆子死活不接,笑着道:「除了程太太看上的那几个,家里还有几个,不然我现在就去给大奶奶带来。」

沈书娴脸色难看起来,口气更不客气,道:「你这妈妈说话,程太太挑剩下的让我挑,你当我是专捡垃圾的。本来我让吴嫂子去请你,去时说的明白,就是要买丫头,你人来了却说手上没人。没人也没什么,我仍然给你车马钱,另派吴嫂子寻牙婆,你却又说手上有人,还是别人家挑剩下的。你是觉得我只能使剩下的,还是我根本买不起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