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在七十年代(76)

作者: 林菱柒 阅读记录

“好啊!”这么好的自行车儿,她今天是头一次见,以后竟然还有机会坐上去,真好。

直到这一部分,两人的聊天都还算是正常。

可是接下来,陈宝国再迟钝,缺少跟女同志相处的经验,也渐渐听出对方同志说的话,好像都是话里有话啊。

女同志先是说陈宝国有林建国这么一个厉害的妹夫,怎么林建国不帮陈宝国的忙,让陈宝国进厂子当工人呢?

还有就是,以后她如果真要嫁人的话,男方给的聘礼不能少了,三转一响,必须有。

哪三转?

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

一响好解释,收音机啊。

一听对方这么说,陈宝国真想喷回去一句,狮子大开口啊,你们家的姑娘这不是人生的,是用金造的吧?

三转一响?能凑出其中的一转,男方家的诚意已经是很足了,还想三转一响全备齐。

更让陈宝国介意的是,那位女同志只说男主家要给多少聘礼,但从来没有说,这些东西还是会跟着她一起嫁到婆家去的。

相反,那女的还说她有一个哥哥,是镇上厂子里的工人,每天上下班路特别远,走得非常辛苦。

要是他们家也能有这么一辆自行车的话,她大哥每天就可以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多方便啊。

至于手表,她有一个弟弟,所以用得上。

还有缝纫机,她妈手艺啊,做的衣服特别漂亮又好穿。再来就是收音机,以后她爸就可以一手拿着收音机,一收拿着茶壶在生产队的大树下乘凉,她爸一定会特别高兴的。

这么一圈数下来,陈宝国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他们家真的要给三转一响的话,这三转一响最后必是会留在女方的家里,回不到自己家里了。

特别是那女同志说:“宝国啊,自行车难不难学?我大哥还不会,下次你教教我大哥?等我大哥学会了,你能不能先借给我大哥骑一骑?”

反正这辆自行车以后是要给她当聘礼的,早几天送到她家里,让她大哥先骑上也没什么。

陈宝国当时就没有回答:“去看青麦吧。”

他已经不想再跟这位女同志继续聊下去了。他能确定的是,这位女同志很金贵,特别特别的,他陈宝国是娶不起的。

自己家是什么条件,陈宝国非常清楚。

上次陈妈进了医院,一部分医药费还是林建国掏出来的,别说三转一响了,随便买其中的一样,陈家娶媳妇儿摆喜酒的钱,就已经非常吃紧了。

女同志的要求是样样都不落下,样样都要办得体体面面的,这么多的要求,算了吧,让别人去娶得了。

听到陈宝国这么说,陈妈的脸都黑了:“这介绍的都是什么人啊,全是些黑了心肝儿的货。要求这么多,还这么高。行啊,我倒是要看看今天这个姑娘,以后谁家娶得起。”

要给这么多的聘礼,她等着看那户人家的姑娘最后是不是真能以这个条件嫁出去。

陈爱恩苦笑了一下,看来徐丽英之前传的那些话,对陈宝国的婚事还是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对方姑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口气,提这么多的要求?无非是见陈家的名声不好,他们家的姑娘又不错,他们家看得上陈家,陈家还有什么可挑的。陈家只有陈宝国一个儿子,为了让陈宝国娶上媳妇,无论女方提才能样的要求,陈家一准会想办法尽量努力满足。

什么,陈家哪有这么多的钱备这么多的东西?

那好办啊,陈家的女儿不是嫁给了一个营长,有一个当营长的女婿吗?

唯一的哥哥要结婚了,陈爱恩原本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地帮他哥把这个婚给结了。陈家就这么一个孩子,家里所有的好东西不紧着给陈宝国,还可以给谁?

女方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来形象:有恃无恐。

女方家提这些条件,就想要最后一个比较直接点的结果。陈家是怎么弄到这些东西的,女方家里不在意。

陈爸也非常不满意:“那姑娘以后会嫁一个什么样的人,跟咱家没关系。这个不成,再相一个。宝国是儿子,不急着结婚。慢慢找,总能遇到好的。”

“爸,我不急。”徐丽英传出来的话才没多久,大家因为这些话对陈家的意见和看法挺多的。

陈宝国原本就觉得,这个时候的自己不适合相亲,是他爸妈非说可以看起来了,他才看的。哪知道相的第一个,就是一个大坑。

在长辈面前,女同志挺文气的,也不多话。

等私底下,只有她跟陈宝国两个人的时候,那位女同志也是真的什么话都敢说啊。

陈爱恩轻轻捏着阳阳的小手:“嗯,明天继续相吧。”

这姑娘,绝对不行,要的东西这么多不说,想法还挺多。

今天只是问,为什么林建国不给她哥弄一个工人的身份,明天说不准就是替她自己要求,或者是替她家里人要求了。

没听对方说,家里还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吗?

她所的几件聘礼当中的大头,哥哥一辆自行车,弟弟一个手表,偏没给自己留半点东西。

这女的都没有提拿了陈家那么多的聘礼,她们家准备陪嫁点什么,这说明了对方只想嫁个姑娘过来啊。

这样的女的,陈爱恩挺害怕的。

扶弟魔就够让人吃不消了,这还是一个扶弟加扶哥魔,两个都要扶,一个都不落下的。

“行,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我让人给女方家里送个消息过去。三转一响?这么优秀的闺女,咱家可不能耽误人家找一个更优秀的女婿。”

可以说,今天相的那个女同志,陈家人没一个能看得上的,全票否决啊。

估计女方家里觉得这事儿挺稳的,陈家拒绝是他们,陈宝国不是找不到一个像他们闺女这么好的姑娘,就是以后要打一辈子的光棍。

所以,陈家花再多的钱,那也是应该的。

等他们姑娘嫁过去之后,是要替陈家开枝散叶,替陈家生孙子的。

这不,一听替两家牵线的媒人表示这事儿不成,女方一家都傻了:“怎么就不成了?我们家闺女这么好,咱家都没有嫌弃他们,他们敢挑我闺女什么?”

媒人摇摇头:“因为什么不成,你们心里有数儿。我们生产队总共才两辆自行车,大队长一辆,陈家一辆的。你们生产队还只有牛车吧?只要那辆自行车成了陈宝国的,多的是姑娘愿意嫁给陈宝国。”

三转一响?好大的口气。

作为媒人,她都觉得这女方家里的提要求太过分了,这是摆明了要狠狠地敲陈家一笔竹杠啊。

一般人这么干,都是卖女儿,可这人家分明还不是卖女儿,以后靠着这个女儿,他们是想从陈家源源不断地得到好处。

真的是,哪儿来这么大的脸,敢打这种算盘。

女方家里的人没想到,陈家会把这事儿告诉媒人,脸上顿时挂不住了:“陈家什么情况,我们也知道。咱家那么好的闺女嫁给他,要点聘礼怎么了?难不成陈家准备让唯一的儿子打一辈子的光棍,宁可抱着钱,也不要孙子?”

他才不信呢。

媒人:“你们家要的可不是一点,估计也就大地主才能娶得起你们家的女儿。闹了这么久,去年才结束,现在哪儿来的大地主啊。还有,你们只管放心,你们是因为什么看上陈宝国的,同样也有别的人家看得上。陈宝国打光棍?不至于的。”

想了想,媒人补充道:“陈家的那个小女婿上门了,这会儿亲自教陈宝国骑自行车呢。咱生产队上的人通过这个情况都知道了林建国和陈家的关系好着呢。有林建国这个妹夫在,陈宝国真不愁娶不上媳妇儿。话呢,我已经带到了,我走了。”

有林建国这个妹夫在,陈宝国不但不可能打光棍,能娶的姑娘还不错,不会比这户人家的姑娘差。

把话带到后,媒人也不愿意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