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十年代之娇宠(73)

陈建邦一想也是,也就不说话了。

陈建邦走了以后,毛金兰收拾收拾,和隔壁黄大嫂一起上街上去买年货。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再过三天就是年了。仿佛一夜之间,年便来了一样,毛金兰有些恍惚。

黄大嫂把孩子放到个郑政委家让郑政委的媳妇儿帮忙看着,拿了票换了衣裳和毛金兰一起出门。

“一转眼就又到过年了,日子过得真快。”黄嫂子感叹。

“可不是,仿佛一下子就过年了一样。”

因为破四旧的原因,街上过年的气氛也不浓,毛金兰和黄嫂子到供销社领了粮食,再买了些海带肉和骨头便回了家。他们这边没有河,不产鱼,过年想吃鱼也吃不到。

到了家,毛金兰看厨房堆着的白菜和土豆也不多了,吃两天可以,但绝对吃不到年初五,毛金兰便进屋拿了一张糖票一张布票去了王李庄。

王李庄老太太家过年气氛要比家属院浓很多,大老远的,毛金兰便闻到了老太太家的传来的肉香,毛金兰敲了敲门:“李婶子。”

李老太太的大孙子从炕上的窗子看过来,认出了毛金兰,跑到堂屋对正在炖肉的李老太太道:“奶奶,家属院的那些婶子又来换东西了。”

李老太太把烧火棍放在一边,起来拍拍腿:“来的是家属院新来的那个姑娘吧?要是在家属院多呆了几年的,肯定都知道过年了就不往咱们家来了。”

“是,是她。”李老太太的孙子扶着李老太太出门。

李老太太把他推回屋里:“回屋去,别着凉了。你要是着凉了,我可没钱带你去看大夫。”

“奶奶,我身体好,没事儿的,我去吧,你在家等着。”

李老太太的孙子给毛金兰开了门,李老太太拿了油灯和毛金兰下了地窖。给毛金兰捡了土豆和白菜,又给毛金兰抓了一把晾在墙上的菜干。

“姑娘家里是哪儿的?”李老太太主动和毛金兰攀谈。

毛金兰受宠若惊,李老太太可从来不爱和人聊天,都是公事儿公办的:“我是西南的。”

“西南啊,是个好地方。”李老太太说完,便提着菜干率先出了地窖。

毛金兰扛着装满土豆和白菜的麻袋出了门,李老太太已经到了院子门哪儿等着她了。毛金兰接过她的手里的菜干,和她道别。

“李婶子,我走了,你也快回去吧。风太大了。”

李老太太朝她摆摆手:“快走吧。天又黑了,没准儿又要下雪呢。”

毛金兰哎了一声,回去了。

李老太太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自家路口了,这才回屋。

她的大孙子正拿站在灶台前往锅里放白菜,李老太太也不去帮忙。

她老了,活不了几年了,也许都看不到自家大孙子成年就要走了,因此家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李老太太总是放手让孙子去做。

菜上了桌,李老太太的小孙女也醒了,祖孙三人端碗上桌吃饭,李老太太碗里的饭是高粱饭,这是市面上最便宜的粮食,拿回家煮熟了口感并不好。李老太太已经能吃了这个饭吃了好几年了。

两个孩子的面前摆着的是白面做成的馒头,李老太太的孙子先把李老太太面前的碗端到自己身边,白面馒头放到了李老太太的身前:“ 奶奶,我跟你换着吃。我今天不想吃白面馒头。”

李老太太知道孙子一片孝心,也就没把馒头放回去,而是放在嘴边慢慢吃着:“吃饭吧,吃饱了我们上后山岔去。给你爹你爷爷你大伯烧点纸,要过年了,可不能让他们在地底下也跟着受穷。”

李老太太的孙子唉了一声,他抬头看向李老太太,又赶紧低头:“奶奶,我堂叔家的龙子哥被选上成为红小兵了。”

这事儿李老太太也是知道的,在昨天,她老嫂子特地到她家来炫耀一番,李老太太是半点不羡慕她的,想她一家,一门忠烈,何必去羡慕一个连编制都没有的红小兵?

她对孙子道:“当红小兵有什么出息,你好好读书,考上军校,从军校出来就是军官,到时候不比当一个红小兵轻松?”

李老太太的孙子猛地抬头:“奶奶,你不反对我去当兵吗?”村里人都说他是他们家的香火,他奶奶是要留他在家一辈子的。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李老太太摇摇头:“我不反对,你想去当兵,我该支持你,就像你的名字一样,保家卫国。”

李保国眼睛里泪花一闪,用力点头。

李老太太继续吃饭,但她的内心却一点儿也不平静。

村里人谁都说她心狠,把儿子丈夫都送去当了兵,就为了国家大的钱粮,也因为她的心狠,她的丈夫儿子个个都得不到善终。

可她们知道什么?她们没有目睹过鬼子的残暴,战争的残酷,没有见到过无数的同胞在战争中一个个的死去。也没有见到过苟延残喘的女人为了孩子被鬼子一遍一遍的糟蹋,一遍一遍的侮辱。

她们什么都不知道。

她的丈夫儿子参军保卫家国,哪怕最后不幸牺牲她也毫无怨言,她只会为他们感到自豪。

他们都是伟大的,他们的牺牲都是有意义的,你看,国家这不就和平了吗?战争这不就没有了吗?

“保国,你要听奶奶的话,好好上学,以后考军校,为你死去的爹爷爷大伯争口气。”

“嗳!”

******

毛金兰扛着一麻袋东西从李家出来,她这次换的东西有点多,她又不习惯扛着,有着格外累人,脚上一个不注意,她踩到了一个大石头,身子一歪摔了一跤,掌心被磨出了血,土豆也从麻袋里掉了出来,滚了一地。

毛金兰赶紧爬起来,也顾不得手上的伤,将土豆一个个地捡回来,她从近处往远处捡。

“小姑娘,你没事儿吧?”柔和地女声在毛金兰耳边响起,毛金兰抬头,入眼的是一对夫妻,一人担着一副担子,里面是一堆黑漆漆的牛粪。一副很正常的农家人打扮,但却没有人会认为他们是农家人。

全是因为男方脸上戴着的那副金边眼镜和他们身上的衣裳,整整齐齐,没有补丁。

她摇摇头,男方将她的土豆放回麻袋里,顺便把她麻袋坏的地方给打了个结:“小姑娘,天这么冷,你还是快点回去吧。”

说完夫妻俩便一同站了起来,担着担子准备走了。

毛金兰站起来道谢。

她的普通话并不十分标准,哪怕刻意去学了也还带着一点家乡口音。

夫妻中的女方听了她的话猛地转过头来,眼神炙热地看着她:“姑娘,你是哪里人?”

人家刚刚才帮了毛金兰的忙,虽然不懂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很有气质地女人为什么会这么问她,但她还是回答了:“西南的。”

女人眼睛一亮,扔下扁担走到毛金兰跟前:“你是西南的,那你知道澜江市龙溪县滨河镇吗?”

“知道,我家就是那里的。”

毛金兰这话一出,男人也忍不住扔了手里的扁担,到女人身边拉住女人颤抖地手,代替女人问道:“那你知不知道一个在西塘村插队的知青?名字叫做袁琼的?”

毛金兰瞪大眼睛:“你是袁伯伯?你是何伯母?”

作者有话要说:准时发射…

希望大家收藏下帘子的作者专栏和接档新书《重回初二》

么么哒

☆、【第054章】

第五十四章

在今天之前, 毛金兰从来没想到过袁琼托她寻找的父母就被下放到陈建邦驻地旁边的村子。

袁琼的父母也没想到他们随手一帮就帮到了女儿口中的好姐妹。

三人有无数话要说,只是这人来人往的大路上实在不是适合聊天叙旧的地方, 毛金兰看到远处有人已经在探头探脑地看他们了,便道:“伯父伯母,你们先回去吧,今晚上我和我家那口子去看你们。”

这个提议让袁家父母很是心动, 但他们到底经历的多一些,想的也更多一些,袁父道:“要不你们晚上别来了吧?我们只要知道袁琼在你们家那边过的好那就好了。”

上一篇:亿万富婆发家史 下一篇: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