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职高手]短篇故事(29)

作者: 死者葬仪 阅读记录

最后晚饭的时候韩文清算是从镇上回来了。不知遇见什么好事,脸色也似乎和缓了些,主动和宋奇英谈起军中闲事,还叮嘱一番,叫小宋将军莫要耽误时间,今早回家承欢父母膝下,休要错过年关。

宋奇英终于又找回了当年在师父面前挨训的感觉,一一答应下来,又道:边上几个老兄弟都问您,什么时候给我娶个师母呢。

说了这句话,其实宋奇英已经做好准备继续挨训了。却没想韩文清脸色又平复了一层——甚至,看起来都有些慈眉善目的错觉了。

韩大将军说:这事叫他们休瞎操心。我早已搞定了。

宋奇英还没从“师父脸色居然还能这么好”的冲击中缓过来,又被“搞定了”三个字彻底搞得头脑一片空白。他一筷子夹着笋丝炒肉悬在空中,半天才想起来落在自己饭碗里。

怎、怎么从来没见过……

他脸薄。

韩文清简单三个字定论,显然是不准备往下说了。

宋奇英被这消息冲击得完全不知道下半顿饭吃了什么,游魂一样和师父道了晚安(又被韩大将军嘱咐了一遍一定不要错过路途,尽快回家去拜见父母),游魂一样地走回自己屋里。

怎、怎么就从来没看出来呢???

宋奇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想不出来到底师父怎么会“早已经搞定”了。单说当年在边关上,除了皇帝今天赏个这个明天来封诏书的,就没别人给韩大将军写信了啊。

……所以说,这是师父退隐之后,找的江南地界的小姐?

宋奇英较尽了脑汁,怎么也想不出来师父和蒙着红头巾的大家闺秀拜堂的样子,更想不出来哪家娇滴滴的小姐真顶得住师父那一脸杀气。更别提了,这么大的事情,邻里总得有点消息,也不可能一直蒙着军里啊?

最后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三更都没睡着,反而是饿得挺不住了,只好披衣起来去厨房找饭吃。刚走到半道上,就听见书房一阵声响。

刹那之间,之前所有细节——桌上少了一只的橘子跟兵器架上的花枪再加上师父上午出门的事实都在宋奇英脑中连成一线,顿时组成大大的“有贼”二字。他当即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心想这小贼好不晓事竟敢偷到霸图韩大将军头上,看我不替师父教训了你——于是也不声张,蹑手蹑脚走到书房门口,叫声“哪里跑”就将门一脚踹开了。

结果满不是那么回事。

他的师父,韩大将军,正将一个男人压在桌上。

两人衣衫倒还穿着——可惜已经有点儿摇摇欲坠。那人头发乱了一半儿,脸上还染着三分红,扭头看见他,道:哎,你怎么没跟我说小宋来了?

宋奇英眨眼再眨眼,终于确定不是自己看错——那男人就是他一度跟着师父觐见过的、三年前就退位跑去云游天下的先帝叶修。

所以,这是——?

这时候韩大将军终于也转过头来。只一眼,宋奇英当即道声“对不住”立刻将门关上以最快的脚力瞬间穿越半个山庄才发现自己跑过了又在黑灯瞎火里面慢慢摸回自己客房。

第二天宋奇英跑去辞行的时候倒是叶修跟韩文清一块儿送的他。师父又变成了第一天那个黑面神,头上笼着的氤氲黑气几乎肉眼就能看见。叶修倒是一贯笑嘻嘻的,说小宋你这么大老远跑来不容易啊,怎么今天就要回家了?啊是你父母想儿子啊,对对对,确实应该早点儿回家孝顺父母。恩,你师父这边不用特别操心,我这儿看着他呢,……

结果韩文清瞪他一眼:是谁老乱跑不回家?

叶修于是就闭嘴了。

宋奇英暗暗擦一把汗,又说了几句多保重的话就匆匆走了。他骑马直到行到半路上,忽然想到——

这两人里,面薄的不会其实是师父吧?

这联想让他狠狠打了个寒战,赶紧快马加鞭,在冬日暖融融日头里一路朝家里跑去。倒是不远村里,正有人在练着迎神赛会的唢呐,更是闹腾腾喜洋洋,只把一派冬日渲染出了三分春色来。

14、[双花]横吹曲

张佳乐年轻的时候箭法太好,祸害了附近十里八乡的飞禽走兽。人家给他个诨号,叫雁过拔毛。

张佳乐说,我怎么听着那么不像好话呢。

村里的小学究摇头晃脑地咬文嚼字,非也非也,雁过者,大雁飞过也;拔毛者,去翎也。雁过拔毛,意思就是大雁飞过的时候你再不济也能打下根翎子来。

张佳乐眼睛一瞪,哥哥我明明箭不虚发百步穿杨,打下翎子是怎么回事?来来来哥给你演示一下。

小学究咳咳两声,说虽然君子不争必也射乎,但是不履险地不立危墙之下也是必须的。说罢一溜烟儿蹿得不见影儿了。

后来村里人一合计,这张佳乐箭术太好,眼看大雁都打完了,咱可不能竭泽而渔,总得可持续发展不是?正赶上当时县里贴了白纸黑字大张告示,说是州中守军人才匮乏,现急招身家清白,年富力强,擅长骑射,或者舞把大刀也成的青壮男子,凡那武艺特佳,能入选者,皆赏两钱银子。

于是村长就合着小学究去找张佳乐了。小学究之乎者也把告示一念,说佳乐哥大好人才不可虚掷,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阳货见孔子尚要说个日月逝焉时不我与,更甭提老人家自己还要感叹一番子在川上如此这般……

张佳乐两眼望天,也不知道听进去多少,最后问小学究:两钱银子?

小学究想真是斯文扫地,好歹捺了一番大道理下去:

嗯,两钱。

于是就这么定了。

张佳乐骑马去州府那日,村中不少人来相送。张佳乐自觉意气风发,打马扬鞭,一路去了。

到了州府才知道厉害。

他素来在乡下野惯了,哪里见过这么大的城。城里许多杂货,铁匠铺外面插着刀枪架,绸缎铺子五光十色绸子缎子摆在柜上,卖蜜饯果儿的摊子街上一溜儿五颜六色一大堆。腹中饥饿进了茶楼,一碗阳春面竟然要五个大子儿。

张佳乐顿时有些忧郁,觉得还是乡下打雁来得快活。但仔细算算,既已来了,不挣那两钱银子,就怎样也不合适。

于是那日下午孙将军去看招考,就见着这么一位,盔也不戴,甲也不披,穿一件软靠,腰中扎一条花团锦簇的大带,背上一张弓,黑黢黢的看不出好样。骑了个马,看起来也是老弱病残,孱弱得很。

孙哲平想这都什么人都混进来了还能不能好。正逢上校场三声鼓响,轮到这年轻人出场。他一拍马儿跑起来,马蹄踏踏,在校场上扬起一溜烟尘。年轻人伸手抽弓,另一只手捻三支箭,极自然轻易地搭在弦上,也不见如何瞄准,一瞬之间,箭便流星烟火一样奔过去,空空地留下一声弓弦的颤。

旗官拉长的声从另一头传过来:三发得三——

孙哲平看得忘记落座。直到年轻人马蹄得得骑到另一头,回过头,看见校场看台上有个武官模样的人傻戳着,乐了,心想这人这么这么傻,都不知道坐下。

——可见俩人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多多少少有点偏差。

那天比过弓箭之后照例是要比武的。比武不用真刀真枪,就在枪杆头上绑了毡子,蘸满白灰,比试的人就看身上白点子多少,来论输赢。张佳乐倒也真不含糊,连着打了三场,给别人身上戳了一堆点子,自己身上还是干干净净,一个没有。张佳乐挺高兴,自觉打得不错,两钱银子眼看到手。这时候就看刚才台上那个不知道坐下的傻武官走过来,说:

和我打一场。

上来的人便是孙哲平。他自然没扛这种场合用不上的□□,顺手从旁边抄一杆毡头枪,在手里甩个枪花。

张佳乐想,这招考的官,还挺辛苦的。他倒也不紧张,将枪一抖,摆个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