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我不是福星(160)

作者: 苦难人生 阅读记录

怎么办?

林乔脑中迅速想过几种治水的方法。不过,他知道的都是现代的治水方法,不怎么适合这个时代。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时,后面又跑过来一群人。林乔转身,见一名着县令服的瘦黑男人巍巍颤颤地走了过来,不确定地喊道,"晟王妃?"

林乔走上前,将伞让给这县令一点,雨下得这么大,这县令都成落汤鸡了。

这一路走来,除了昨日他下水的地方,其余的河堤都十分坚固,足可以说明这县令不是个坏的,至少在修缮河堤上没有玩忽职守、敷衍了事。

那县令忙往后退,惊恐地说道,"小人不敢。"

"大人贵姓?"

"回晟王妃,小人姚宗宝。"

"姚大人不必如此客气,称我为林大夫即可。"

他一个男人,这王妃、王妃的,在王府就算了,回到家乡还要被人称作王妃,太丢人了。

不对,这池州也算不得白绍安的家乡,只能是白绍安,也就是乔琴乳母白周氏夫家的家乡。林乔又纳闷起来,这白绍安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和乳母躲回青城?还换名改姓的!

可能姚县令也觉得称一个男人为王妃不好,于是说道,"林大夫,快随小人回县衙吧!这大雨下的,站在这里着实危险。"

这时,秦家那边也哭得差不多了,几人擦了擦眼泪,也朝林乔走过来。

姚县令又赶紧朝秦孝儒施礼,"秦大人,都是下官治水无方,才会让秦大人受罪,下官该死……"

秦孝儒背着手,没甚表情地说道,"姚大人无需自责,秦某既然回来了,此前种种无需再提,如今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治水。"

"是、是、是。"姚县令忙点头。

林乔松了口气,这样的秦孝儒才是他所熟悉的秦大人!之前那个痴汉样的,一定是他看岔了。

几人淋着大雨回了县衙,换过衣服后,又围着县衙大堂的火塘烤火。虽然现在是夏日,并不冷,但是淋了雨不烤一下的话,生了病可是会要人命的。

之后众人又围着地图研究灾情,庆阳县城因在上游,地势较高,暂时还挺得住。

而安庆河下游地势较低的十几个村子却是全部被淹没了。如今灾民都被姚县令妥善安置在城外的灾民营,每日都会开棚施粥,虽填饱不了肚子,但也能勉强果腹。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大雨再这样继续下下去,县城以及城外的灾民也要保不住了。

讨论了一会儿,姚县令几人的意见是要抢修加高加固县城这边的堤坝,不能让河水淹过来。

等那几人说完,秦孝儒问林乔,"林大夫,你的意见呢?"

林乔不看他,只盯着地图,"堵不如疏,这大雨天的,几十里的堤坝要加高加固谈何容易?还不如,将这个地方……"

他指着昨晚找到秦孝儒的那个三角洲附近,"这个地方是个盆地,地势低,面积又大,四周又都是石头山,还不如将这个地方开个口子,让洪水泄进去,减轻其它地方的压力。"

姚大人思考了一下说道,"这里是牛家棚,地方确实大,因为是盆地,四周的山体很高,平日里出入不方便,到这里居住的人并不多,大概只有五十几户。又因四周的高山,这次的水灾,村子里倒没受什么影响。不过……"

他看了一眼秦孝儒,见其没什么表情,又说道,"想将水引到这里,难!这山体全是石头的,如何打开一道口子?另一个问题是,村民如何安排?"

"打开口子的事情,我来处理。"林乔想到了空间里的zhayao包,给山体炸开个缺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如此,林大夫负责山体缺口的事宜。村民搬迁的事情姚大人处理。"秦孝儒又命令道,"要尽快!明日傍晚时分必须完成。"

等分配好任务,林乔就要动身去牛家棚,秦孝儒突然说道,"让清风陪着你去。"

林乔不看他,"多谢秦大人,清风还是留下来保护大人。我自己一个人就行。"

见林乔不愿不接受,而秦孝儒则是一副失落不高兴的样子,秦孝勇忙说道,"林乔,我陪你去吧!"

"不用了,二公子,你留在这里保护秦大人吧!"

林乔也不管他们的脸色,撑着一把伞就跑了。

他是再也不愿意和秦孝儒掺和在一起了。

要去牛家棚,平日里一般是先坐船,再翻过一座山就可以了。可如今,水流湍急,坐船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绕远路走。

林乔不愿意秦孝儒的人陪着,可姚县令不敢让他一人去,这可是晟王妃啊!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杀了整个姚家也赔不起啊!

姚县令要派人去牛家棚负责村民搬迁,而林乔也要去牛家棚,正好同路。于是姚县令又多派了几个好手,责令这几人,务必要保护好晟王妃。

顶着大雨,林乔跟着负责搬迁的几个衙役在泥泞不堪的路上骑了半个多时辰的马,之后又改为步行,走了一个多时辰后,又爬了一个多时辰的山,终于在未时赶到了牛家棚。

这时,包括林乔在内,全部人都是浑身的泥水。

这一路走过来,其中的艰辛自不用说,走平路时还好,后来爬山,不时有人摔倒,滚下山去。

要是平日,这些衙役肯定是要怨声载道的,可如今连细皮嫩肉养尊处优的王妃都没吭一声,他们这些人哪敢抱怨,只能咬牙坚持。

等他们终于登上山顶,往下朝盆地里的村子走去时。林乔放眼望去,果然,这盆地不仅面积甚广,地势也确实很低,至少比山外的平地低了近百米。

盆地里大多是沼泽和零星密布的小水塘,只有在地势高一些的地方才盖着房子,种了水稻。

在村长家用过热饭,林乔顾不上换身干爽的衣服,就与负责搬迁的衙役分开,只带着那几个负责保护他的衙役,沿着临安庆河的那一面山走了一圈,选定了一处比其它地方薄一些矮一些的山体,打算从这里下手,炸开一处作为泄洪的缺口。

等天快黑时,浑身又湿透了的几人回了牛家棚,却听村子里哀嚎不已。

林乔等人进了村长的院子,见负责搬迁的衙役与愤怒悲伤的村民拉扯在一起,顿时心中不悦,就对那几名衙役呵斥道,"住手!有什么话,不能和村民们好好说?"

然后又对一边红着眼睛的村长说道,"老人家,你也让村民们冷静下来,有话好好说。"

这种情况,他在电视上、网络上见多了,一方要拆迁,暴力执法,而另一方舍不得故土,或者没得到满意的赔偿谈不拢,总要发生矛盾、闹几回的。

等衙役和村民们都冷静下来,林乔问负责搬迁的衙役,"何事不能好好说?"

"禀王……"见林乔瞪着他,这名负责人又赶紧改口,"禀林大人,这些村民不愿意搬,小人道理都说了一万遍,他们就是不愿意搬,还哭闹着要打人。"

村长见那衙役对林乔恭恭敬敬,就赶紧对林乔哭诉道,"大人,不是我们不愿意搬啊!可我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田在这里,房子在这里,家在这里。现在稻子眼看着就要收了,没了粮食,我们吃什么?怎么活啊?大人们开口就要我们搬,可我们要搬到哪里去?我们的房子、田要是淹了的话,我们以后要怎么活啊?"

林乔叹了口气,劝道,"你们田里的稻子,都长成那个样子,能打几斤粮食?"

他刚刚从山那边走过来,见田里的稻子都是扁扁的空秕,水稻抽穗扬花期一直下大雨,能结几颗谷粒?

那村长顿时蔫了,但仍喃喃道,"总能收几斤的。"

"你们没和他们说,朝廷会赔偿?"林乔又转头问负责的衙役。

"林大人,我们说了的啊!可他们嫌少,不愿意搬。"

"大人,"村长又哭诉道,"一家才给五两银子,就这些银子,我们一家老小出去后要如何生活?"

上一篇:闷骚在撩我 下一篇: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