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奋斗俏军妻(98)

作者: 燕** 阅读记录

真心希望许珍混的好,先不说俩人认识这么多年,就冲着许珍对李家的这份帮助,银杏也恨不得每天给菩萨拜三拜,祈求她一切顺顺利利。

作为第三个相信她能赚钱的人,许珍大方的紧,暗下决心,银杏结婚的时候给她添份嫁妆。

她在许家宣布要南下赚大钱的时候,许父让她步子迈小一点,稳稳当当的走,许母则嘱咐混不下去了就回来,差点没把她噎着。

许二姐听了之后又面无表情的念英语去了,除了英语已经没什么能吸引她的兴趣。

许三姐永远是温温柔柔的,贴心妹妹做的称职,让她注意安全,注意身体,按时三餐,要经常和家里联系云云。

至于许扬,这人还不知道她离职,今天晚上才回来。

“等我在那边安顿好了,就给你写信,注意查收,别忘了啊。”

话锋一转,许珍又提起电话,“不过,杏儿,要是李叔他们生意还行,你就装部电话,以后肯定能用得着,装的时候找许扬,他有个战友转业后分到电信上班。”

没电话确实不方便,银杏点点头,不过现在没钱,只能先做做规划。

“姐,你后天过去那边安排好没,住在哪里?”

许珍的眼神突然飘忽起来,“都找好了,那边有认识的人。”

银杏没深想,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说,昨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还是打算今天过来提几句。

“姐,你看啊,我爸妈想做生意,无论是在这里还是老家的镇上,都没有房子。幸好遇到你,不用操心这个问题。要是不认识你,租了房子做生意还要担心房东突然涨价,最怕的是房东突然不租,直接赶人,白白流失积累起来的客源。”

知道许珍存的有钱,许父许母也支援了好多,银杏间接的劝许珍自建厂房。

现在价格便宜不说,日后生意红火,也不用时时担心同行或者房东暗地使坏。

再者,过个一二十年经济腾飞,大城市人口骤增,当个收租婆都能富得冒油。

一向精明的许珍从没想过买地建厂子,确切的说,她没考虑过这方面。

自从决定南下后,满脑子充斥的都是怎么开展业务如何开拓市场。

银杏的几句话如当头棒喝,是的,世上从来不缺红眼病的人。许珍在小本本上又记了一笔,过去后得好好再商量。

“谢谢你提醒姐,这份心意我不会忘的。”

银杏咧开嘴笑了,许珍肯定听懂她说的是啥意思。

其实她很想说如果你的钱不够,我很愿意投资,每年分点红利就行。

只是这样很不地道,欠许家的医药费还没给,就有钱往外投资,并且人家累死累活的打拼,她坐着这边优哉游哉的数着人民币。

“大姐,银杏,我回来了。”许扬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来。

许珍好笑的看了银杏一眼,乐陶陶的跑去开门,打趣道,“哎呀,回来了,爸在客厅里,天天盼着你回家。”谁知你小子一回来就忙着找媳妇。

银杏识趣的站起来往外走,许扬肯定有话要跟亲姐说,自己一个外人呆在这里打扰人家太不应该。

“你们聊,我去帮许伯母。”

许扬贪婪的看着银杏,一个月没见,她好像瘦了,下巴变尖了,看来没少操李大力的心,明天得买点零食糕点的拎过去。

“行了,进来吧。先说好,不准骂我,不要劝我,不要问我为什么,也不用再试图游说我留下来。每次我出去,大院里的家属跟看傻子似的从上到下打量我。要不是意志力够坚定,我都怀疑自己真是个傻子。”

许珍边说边往房间里面走,她实在是不想再听到诸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种“老人言”。

都是目光短浅的,跟不上形势,看看到底谁后悔。

“大姐,你……”

许扬无奈的撇撇嘴,刚准备问她做决定前怎么不跟家里商量,打得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刚才母上大人在厨房对着他唠叨,话里话外都是担心,他也觉得大姐胆子太大,破釜沉舟,一点余地不留,铁了心要做生意赚大钱。

想想还是算了,木已成舟,大姐后天就要走了,说点好听的。

“大姐,祝你旗开得胜,早日发财,别忘了提携小弟。”

许珍乐出声,豪情万丈,拍了许扬的肩膀两下,“放心,等你娶小银杏的时候,大姐一定物质上支持。”

姐弟俩在房间呆了大半个小时,越说越开心,意犹未尽的,要不是许母喊开饭,还能继续说。

这顿算是送别宴,许母吃着吃着难受起来,回忆起许珍小时候的事,想着那么贴心的小棉袄怎么现在就这么不听话。

许珍最怕的就是母亲的眼泪和她无声的叹息,赶紧的岔开话题。笑着说李叔和田婶都有进取心,紧跟国家政策,要在北京做小生意。

这么一说,果真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开始朝银杏问东问西。

许母听说以后李家就留在北京,开心的不行,好吃的香花生有着落了,又暗地给许扬使眼色。儿子,你这个毛脚女婿要好好表现。

第123章 做什么小生意

许珍是坐火车走的,银杏和崔红跟着许家人一起送到火车站。

本来李大力也想去,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两只腿脚不便,只能让银杏带上吉祥话。

火车开动的时候,许母泪眼汪汪的,一直目送到火车屁股都看不见,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去。

又想起姑娘临走前的嘱咐,说是要让银杏一家安安心心的住下来,让她给崔红他们吃个定心丸。

“婶子,许珍去广东前最担心的就是她的房子没人看管,我们平时上班也忙,下班了家里还有一堆的事,要麻烦你们一家人帮忙了。”

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

本来崔红还心里惴惴的,许珍走了,也不知道许母对她们要住在许珍的房子里有什么意见。昨天晚上还在和银杏一起说这个事,想让她帮忙拿个主意。

“她伯母,我们一家子都住在里面,哪里好意思,那么大的房子,要不把它租出去,收点租金。”

“许珍不愿意,以前我也提过,可她不想把房子租给不认识的人,说是不放心,就信你们一家。”

许母这话一点没作假,许珍对崔红和银杏是真放一百二十个心。

经历过种种事情,她不再容易付出真心,可一旦把对方当朋友,也是掏心掏肺的好。

许母再次邀请,“婶子,你们放心住下来,闲时帮忙打扫打扫,就算帮大忙,能替我们省好多事。房子还是得有人住,空着没人气,蜘蛛网结的随处可见。”

崔红一直一个人住,早已习惯宽敞的房子,不愿意跟人挤,许母既然这么说,她也不是矫情的人,顺势答应下来。

“她伯母,我们很多东西也不懂,要是什么做的不好,你们直说。至于房子,你放心,许珍走的时候什么样子,等她回来就还是什么样子。”

许母吃下定心丸,又想起房租的事。

“婶子,你们就是太客套太讲究,非要给什么房租不可,我知道后把许珍狠狠的骂了一顿。”

银杏生怕许母怪罪许珍,赶紧替她辩解。

“伯母,房租许珍姐不要,是我们硬塞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哩,哪能一直接受你们家无私的帮助。”

“对的对的,”崔红连连点头,“你们要是不收,我就带着大力和田双重新找房子,实在不行就回去。”

虽说钱不多,可是给和不给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前者付了报酬,住的安心,后者完全是舔着脸拿恩情说事。

许母真心觉得没必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拿出来帮助李家正好,更遑论儿子对银杏的情谊,“咱们两家谁跟谁,这么客套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