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奋斗俏军妻(84)

作者: 燕** 阅读记录

悠悠吐出一口烟,赵大海的整张脸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我们什么话都说尽了,娃她就是不听,一家人围着她团团转,大过年的不让人消停。大妮二妮为了她这几天都没回去,让她们回去吧,过年事多,天天呆在娘家人家说闲话。”

孙梦又何尝不想大妮二妮回去,两个姑娘都是高嫁,在婆家说话没底气,平时还得看婆婆的脸色行事。

实在是萍萍闹得太离谱,家里好不容易出个大学生,当时还是托亲家帮忙才弄到的名额。她轻轻松松说不想读就要退学,想想都要吐血。

“娃她妈,让银杏过来劝劝萍萍,她读过书,能说到点子上,最差也是萍萍不听劝。她要是非要走那一步不可,我们也没办法,反正该试的都试了。”赵大海猛地吸一口烟,眼睛望着前方,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孙梦沉默了半天没有动,别人家过年都欢声笑语热热闹闹的,她们家过年除了叹气还是叹气。

“银杏那娃挺好的,”赵大海猛不丁的冒出一句话,“萍萍性子太硬,不改改,以后肯定吃亏,女孩子太强了不是什么好事,你私下跟她说说。”

下午的时候,愁的不行的孙梦还是去了银杏家。

银杏很不喜孙梦,也不想掺和人家的家事。可孙梦坐在李家不走,话里话外的夸着银杏,时不时的再提提不省心的赵萍萍。银杏郁闷的不行,大过年的跑来诉苦简直是给人添堵。

最后孙梦还是成功的带着银杏去她家“坐坐”。

她们前脚走,崔红后脚就把李大力和田双叫到跟前。

开门见山的问,“大力,你对杏儿以后的事有没有什么想法?”

被问得满头雾水的李大力,“姨,杏儿还有三年才毕业,现在操心是不是太早了。”

田双以为崔红说的是人家给银杏说媒的事情,这几天来了好几个媒人,都是给银杏做媒的,其中有个说的还是市里面的男孩子。

“姨,都不知道银杏以后分在哪里,现在她年纪小,再等几年,毕业了再考虑个人问题。”

李大力忙不迭的点头,“杏儿太小了,毕业了再说。”他现在眼光很挑,姑娘考上大学,毕业后国家就分配工作,每个月拿工资,最好是在单位上找一个,或者同学也行。

就知道这对夫妻心粗,注意不到异样,崔红不想多废话,“你们对那个许扬怎么看的?”

“许扬挺好的一个小伙子,壮实能干,还是军人,又懂礼貌……”李大力巴拉巴拉的夸个不停。

田双跟着附和,谁叫当家的整天夸人家,弄得她对人家印象也是大大的好。

所以说,讨好老丈人是一条获取好感的捷径。许扬春上的走了一步好棋,对第一次去北京的李大力鞍前马后的照顾,为自己加了很多分。

“许扬对银杏挺好的。”崔红笑眯眯的说道。

跟小鸡啄米似的,李大力连连点头,“这孩子一点也不嫌弃我们这些穷人家,多亏了他经常照顾银杏,有他这个熟人在,我们也放心点。”

这俩人完全脑袋转不过来,崔红不打算墨迹,“我看那个许扬对银杏八成有意思。”

李大力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额头上瞬间多了一道道眉头纹,转过头和田双面面相觑。

他试探的问,“崔姨。你开玩笑的吧?”

就知道是这反应,崔红完全不觉得意外,毕竟是从小看到的,一个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我就知道你们这么想的,今天特意来给你们说,问问你们的想法。”

田双想不通,“崔姨,许扬的爸爸是大官,大力说他家住的都是楼房,晚上点电灯,还有什么电视机,比戏还好看,上厕所都在屋里面,还用水冲,干净的不得了,怎么会看上我们农村的啊。”

崔红不干了,“我们银杏怎么了,从小就漂亮聪明懂事,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个她那样子的,现在考上大学,以后一点也不比人家差。”

这点说到李大力的心坎上,他深有同感,就喜欢听人家夸他姑娘,简直比夸他还让他心里熨帖。

看着二人的神色,崔红再次试探的问,“你们一点想法没有,也不反对?”

“姨,许家条件太好了,我们怕攀不上。”田双怕崔红骂自己没出息,在心里酝酿了一会才开口。“戏文里面总讲什么门当户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还是有点理由的。”

真没想到这番话是从田双口里说出来的,挺不可思议的,她一直喜欢呆在大力背后。

崔红满心赞同,许家现在条件太好,和他们这些人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就怕以后话都说不到一起去。唐鹏不就是当个官把自己甩了嘛,有自己这个前车之鉴,都不用去别处找例子。

李大力深以为然,他想姑娘嫁的好,但是太好了自己家里压不住也不行。

第106章 照顾我的人

几个大人商量了半天,打算等银杏回来了问清楚再做打算。

银杏完全不知道家里三个长辈为她操的一番心,她正在和赵萍萍说大学的事。

“李银杏,我一定要考上大学,你能考上的,我凭什么不行,我一点不比你差,休想来看我的笑话。”赵萍萍开口就呛人,跟个刺猬似的,见谁扎谁。

哼,先忍着你,银杏搬个凳子不计较的坐在赵萍萍旁边,“还有什么一股脑的说出来。”

赵萍萍撇过眼,“只知道劝我不退学,一点不考虑我的感受,现在还没毕业就被人瞧不起,以后工作了怎么办,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明年还有高考,我以后一点优势都没有。”

银杏不得不承认,赵萍萍虽然说话不好听,可看事情门清,正儿八经考进大学的好多看不上以前的工农兵大学生,毕竟人家是“根正苗红”。

“你这么大的人了,做事之前考虑清楚,你什么想法和你父母好好说说,双方都体谅一下。这么僵着有什么办法。”

赵萍萍用手摸摸眼睛,“他们就知道劝我,我说的什么他们都说不对,让我按照他们的想法来,难道他们想的就是对的,整天呆在家里,不知道外面已经翻天覆地。”

“大过年的你哭什么,过年就应该开开心心的,你这又不是大不了的事情,沟通好了,做出决定,只要自己不后悔就行。”

农村有时候很讲究,过年哭容易招晦气,一年都不能顺心。赵萍萍的两个嫂子看着抹眼泪的小姑子恨得不行,碍着婆婆在旁边,只能在心里暗暗的急。

“你现在好了,村里人都奉承你,连我舅舅那边的人都知道你。”赵萍萍语气酸溜溜的,两年前大家奉承的对象都是自己。

“日子是自己过得,别人只是图个开心看个热闹,何必太在意。你想退学考试可以,和父母兄弟姐妹坐下来,好好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了什么要退学,退学了以后打算做什么,考上了上大学固然好,考不上又打算做什么,这都是要考虑清楚。如果为了虚荣退学,这是最不划算的,你过得好,别人享受不到,你过的不好,别人也承担不了那个苦。”

赵萍萍怔怔的,以为银杏是父母搬过来的救兵,过来是打消她考大学的念头,无非说几句老生常谈的话。

抬起头看着对方清澈的眼睛,就像一洼清甜的泉水,映的整个人都是亮的。

赵萍萍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有了一丝诉说的冲动,同学的排挤,校友的看不起,父母的显摆,埋在心底的事情终于可以见光了。

银杏静静的坐在那里听赵萍萍的哭诉,一直等到她说完,复又开口。

“你退学,你考大学,你不退学,这些都和我无关,只是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上大学为了什么,为人民服务,为了有个体面的工作,为了以后能过好日子,为了跳出农门,其实你现在的大学也可以做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