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奋斗俏军妻(31)

作者: 燕** 阅读记录

“刘卫国,人家就是比你黑一点,哪里像炭了。”

“李银杏,你眼睛坏掉,分不清黑白了?这还不够黑,我洗完澡的水都没这么黑。”

银杏哑口无言。

少年,你也太直白了。整个村谁不知道你天天在泥窝里打滚,据他妈说每次洗澡能搓下一盆子黑泥,可是也没谁会这么冠冕堂皇的讲出来啊,真是不知害臊。

看银杏说不出话来,刘卫国洋洋得意,冲着许扬问,“嘿,你哪里来的?以前没见过你。”

“我是农场来的。”

“农场来新人了吗?”说话的是村长叔叔家的小孙子,这孩子有个小姑嫁到农场,他妈经常领着他去看自己的小姑子,顺便给孩子打牙祭。这孩子还有一个大姑,就是刘卫国的妈。

害怕大家戴有色眼镜看人,银杏忙打岔道,“你们不是要玩抓鬼子的游戏吗,他特别厉害,不信一会你们等着看。”

一听这话刘卫国就不高兴,他向来不喜欢承认自己比别人差,“银杏,你怎么能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说完得意洋洋,冲着银杏显摆,“这是我新学会的一个词,是不是听不懂。”

银杏翻了个白眼,还跟我拽文,懒得跟你计较,“你还玩不玩,我和许扬一组。”

刘卫国愣了一下,“许扬?”

“对。”银杏指着旁边的黑娃,“哦,许扬就是他。”

刘卫国不干,“李银杏,你怎么帮个外人,枉我平时在学校照顾你,还许扬,明明是块黑炭。哎,我说黑炭头,你当鬼子行不行?”

“行,我们一场一场来,我先当鬼子,接下来你当鬼子。”

“好。一会就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银杏跟着玩了两场,实在是觉得没意思,还不如在旁边看着他们玩来的开心。这群小子实在是太闹腾,耳膜都快要被震破了。

许珍下工的时候,银杏在旁边看的正开心,刘卫国和许扬一下午也没分出胜负,二人都不服输,非要挣个高下立现不可。

作为旁观者,银杏看得出来,许扬让着刘卫国,这小子也是个精明的货,作为外来人口,怎么也不能随便压倒地头蛇。

大姐回来了,许扬没心思玩,可刘卫国不放人。

无奈之下答应再跟刘卫国玩一场,这次他严重放水,刘卫国一会就胜了。都不是傻子,刘卫国看得出来对方是专门让他赢得,他觉得受到侮辱,要和许扬决斗。

许扬推说累了,腿疼,这样决斗对他不公平,于是俩人相约第二天下午在此处决斗,不见不散。

摆脱刘卫国,许扬哧溜一下就溜去崔红家。

崔红下工回来就去了银杏家,帮忙田双做饭,把空间留给那姐弟俩。

天快黑了,玩闹的小孩都陆陆续续的回家,有的家长已经站在家里扯着嗓门喊。

来到这里后,最让银杏惊讶的大概就是妇女的大嗓门,随便扯一嗓子,半个湾子都能听到,压根用不着喇叭,可以直接去唱青藏高原,妥妥的女高音。

银杏是最后一个走的,场子里空荡荡的,只剩下银杏树还在那里俯瞰着整个张家湾。

进家门的时候,正碰到李大力出门,“爸。”

李大力往外面看了下,“正准备去喊你,场子还有人吗?”

银杏摇摇头。

李大力牵着姑娘的手,走到灶房,“姨,场子没人了。你送过去就快过来。”

“我直接从院墙递过去算了。”

崔红端着两个大海碗走到两家的院墙中间,一个碗里装菜,一个盛的是汤饭,汤饭就是把已经煮好的饭加点水和菜叶子煮开,没有稀饭那么粘稠,“许珍。”

喊了半天也没人应,崔红慌了,赶紧的去找银杏,“杏儿,今下午你见过许珍的弟弟没?”

“他和我们在场子里面玩了一个下午,许珍姐回来的时候才走的。”

崔红对李大力道,“大力,我过去看看。家里好像没人,不知道去哪里了。”

崔红端着两个碗回去,家里的大门关着,她把东西放在灶房的锅里,用盖子盖好,前后找了一遍,果真没人。

最近没听说有什么事,大晚上乌漆嘛黑的到哪里去了。

仔细想了下恍然大悟,挑挑眉头就去隔壁,走的时候没关大门。

李大力把菜和汤饭端到堂屋的桌子上,家里的煤油灯也被挪到堂屋发光发热。

看到堂屋的灯光,崔红直奔过来。

“崔姨,他们姐弟俩在家不?”

崔红压低声音说,“我估计去村长家了。那个许珍聪明的紧,也不知道怎么被下放的,今天她弟弟过来,要给我钱,我没要。现在肯定去村长家送东西了,你们别在外面乱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咱们不要做亏心事,能帮就帮一把,就当做不知道。我把菜放在锅里,家里的门没关,许珍一看就能明白。”

银杏听得直点头,这大概就是别人说的,都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一点就通。

老实人田双听得直咂舌。倒是李大力老神在在,完全不觉得惊讶。

这情形让银杏大为惊奇,也不知道李大力是不懂还是平时装憨。

仔细一想,他当库管员,虽说有李爷爷以前的革命经历,可是李爷爷人都入土了,李大力干了这么多年,上蹿下跳的人多,却愣是没人把他拉下来,这也是一种本事。

因为这件事她开始关注李大力,结果什么也没发现,这越发让她觉得李大力是个心有城府外表憨厚的。

第040章 送礼

诚如崔红猜想,许珍正带着许扬到村长家“做客”。

现在天气冷,白天还有点太阳,晚上太阳休息,温度刷刷刷往下降好几度,大家都窝在家里吃饭,不像夏天,全端着碗往外跑,哪里热闹挤在哪里。

姐弟俩走在路上,没遇到一个人。他们到时候村长一家正在吃饭。

村长媳妇脸上有点不好看,有谁在人家吃饭的时候窜门子。粮食紧张,每天按着人头做,给别人吃了,自己岂不是要挨饿,总不能让当家的或者孩子不吃吧。

和媳妇相反,村长是个有城府的人。据他观察,许珍这人以前家境肯定不错,人也机灵,从不给他添麻烦。现在领着弟弟过来,百分百有事。

“娃儿他妈,去给客人端碗饭。”村长的一句话,引得他媳妇的眼刀子咻咻咻的飞向姐弟俩。

“村长太客气了,我们已经吃过。”许珍连忙拒绝,指着许扬对村长道,“这是我弟弟,他从胜利农场过来的,有介绍信,在这里住一晚。”说完,侧头对着许扬,“小弟,快把介绍信给村长看看。”

村长媳妇听了一喜,索性呆在原地不动。算她识相,一个下放的人,还敢来她家吃饭,都是她当家的太宽容。

要她说,应该直接把人撵出去,怎么能跟这种人走得近,坚决跟黑五类划清界限。

许扬从荷包里掏出叠的整整齐齐的一张纸,仔仔细细的打开,恭恭敬敬的递给村长,感觉像是捧着个稀世珍宝。

村长以前跟着地主学过认字,把介绍信拿到煤油灯下,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了出来。

“这是胜利农场开的,你弟弟晚上住在哪里?”村长又转过头,对着媳妇道,“去堂屋看看娃儿在干嘛。”

一旁的村长媳妇磨磨蹭蹭不想出去,她得防着这个许珍。无奈村长平时在家积威甚深,在村长第二次朝她瞪眼睛的时候,只得悻悻的过去。

“我晚上跟崔姨挤一下,就今天一晚,弟弟来了,也没多的被子,他年纪小,不抗冻。”

说完许珍用眼神示意小弟,暗示他可以把东西拿出来。

接受到大姐的信号,许扬从另一个荷包掏出一叠钱,“村长,多亏你平时照看我姐,我爸妈不方便过来,这是他们让我带给你的,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感谢村长对大姐的提点。”也不等人反应,眼疾手快的把东西塞到村长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