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奋斗俏军妻(105)

作者: 燕** 阅读记录

可是杏儿说已经没事了,这些人还盯着自己干什么。

为了弄清楚情况,田双直接搬了个小凳坐在正对大门的位置,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昨天在革委会好像都没见过。

哎,看到一个熟悉的,这是前几天来买过瓜子的,已经退休两年,儿子媳妇都在汽车厂上班。

啊,她怎么走了,不买东西吗?

咦,又走回来了,这是去干吗?

哈,怎么又走远了?

……

看着那个熟人来来去去三个回合,田双终于知道怎么回事,这是在探查情况。

脑海里自动浮现出银杏说过的话,“对待客人要如春风般温暖,不生气不急躁,对男客细心,对女客耐心,微笑问好,喜迎客到。”

想到做到,田双她真诚的迎出去,拉着人,“大姐,过来玩怎么不到我家喝杯茶,上次还说陪我唠嗑,家里热水都备好了。”

她瞅瞅周围,压着声音,“崔姨在家蒸包子,刚出锅,热乎着,大肉包,去尝尝。”这人就喜欢吃肉包,隔两天来买一次。

禁不住诱惑,被拉着的田大姐半推半就的跟着田双进去。崔红的包子多汁多肉,咬一口香气四溢,味道跟过世的母亲做的一样。已经有五天没吃到,欠的厉害。

田大姐作为今天的第一个客户,不但享受到包子每个便宜一分的待遇,还免费吃了两个。

有一就有二,不一会,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只是一天下来,客人和平时没降价一样多。

田双心里有谱,看来还是有很多人被吓着,处在暗处观望。好在不是一个顾客都没有,只要接下来几天相安无事,情况就会越来越好。

被抓过一次也有好处,至少以后可以睡个安稳觉,不用害怕有人破门而入。

她只能如是安慰自己。

第131章 有我在你怕啥

许扬放假的时候银杏家的生意终于恢复正常,战战兢兢的顾客们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观察,陆陆续续的再次迈入银杏商店的大门。

有人还牢记着半个月前的商店大减价,耿耿于怀上次没过来,对着田双好说歹说,非要按照减价后的价格来不可。

好在银杏事先嘱咐过,田双应对自如。

一律答复三天后银杏商店酬宾大减价,还有新增各种日用品,到时可以尽情挑选。超过一定价钱,还有小礼品赠送。

这边田双为商店即将到来的新商品造势,那边许扬借了辆三轮车,带着银杏穿行在胡同巷子中。

弯弯绕绕的就像跟走迷宫似的,银杏全程晕晕乎乎的,完全找不着北,更别提牢记路线。

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她懊恼直拍头,连进来的巷子口长啥样都忘记了。

一旁的许扬看着好笑,揉揉她的发顶,一脸宠溺,“再拍就拍傻了。”还有一半藏在心底没敢说出来,有我在你怕啥!

重重叹口气,银杏无奈的感慨,“没有方向感的人伤不起。”

走到哪里都能分得清东南西北的人是永远也不能理解路痴的悲哀。

许扬把手伸进荷包里,再次拿出来的时候,食指和中指夹着薄薄的一张纸,在银杏面前晃来晃去。

那张薄薄的纸片牢牢吸引着银杏的目光,她脑袋跟着一左一右的转动,跟个机器人似的,好像不知道累,隐约看到纸片上面有些线条,还有字。

伸手轻轻的接过,捧到眼前一看,是份“地图”。

画的特别的简单,但是特别详细,标注了银杏过来需要在哪里坐车,哪里下车,下车之后怎么走,哪里左转,哪里右转,转弯附近的建筑物长啥样。

特别定制!

不知道别人看不看得懂,反正银杏一眼就明白。

看着看着就笑了,抬起头乐呵呵的,“画的真好,谢谢啊。”

空气中弥漫这甜蜜的味道。

许扬面上不显,心就跟浸在蜂蜜里一样,甜的冒泡,嘴里还谦虚的不得了,“随便画的,哪里不懂,说出来我给你讲讲。”

就知道你走一遍记不住路,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许扬对银杏的性情摸得透透的,连带着她的短板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为了画好这份图,他昨天晚上还亲自过来踩点。

一片深情向杏流,效果很明显,看银杏乐滋滋的表情和小心翼翼捧在手里不愿意挪眼的纸就知道。

批发市场汇聚各类日用品,衣食住行用样样不缺。

更关键的是,这里还有人做木料活。

银杏一下子来了兴趣,拿了张纸,按照后世超市里架子的样子寥寥画了几笔。那店长长期干这个,一看就知道要做成啥样,又问了一些小细节,敲定半个月内完工。

得到保证后,银杏另外又提了个要求,让送货上门,她愿意多出钱,还提议店长以后一条龙服务,从做到送再到安装一手包圆。

店长听了之后小眼睛精光闪闪的,这是个门道,晚上回去跟媳妇好好合计合计。侄儿子浑身使不完的劲,干这个正好。

为了表示感谢,他拍着胸脯子保证质量,且不收额外的送货费。

木工店对面就是一个大型的日用品批发地,银杏挑花了眼。

从生活中常用的锅碗瓢盆到针线笸箩,再到学习用品本子和笔,一样也没放过,就连瓜子花生都买了两大包,顺手还捎带三十件便宜的短袖汗衫。

不一会,挑了几大麻包袋的东西。

好在许扬是开车过来的,不用担心拿不了。

旁边时不时的有人挑着满满的担子经过,羡慕的打量着小三轮车,别看它小,装得货物可不少,还省力。

银杏现在对许扬那是好感度爆棚,升无可升,觉得他特有男子汉气概,办得事一件比一件漂亮。

许扬骑着三轮车吭哧吭哧的往前走,路上行人的回头率达到百分百,实在是车上的东西堆得太高,颤颤巍巍的,感觉随时会掉下来。

坐在胡同口的佟老太太远远的看到三轮驶过来,吓得直拍胸口赶紧往旁边让,生怕撞到自己。

等车子走远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卖瓜子家的小姑娘坐在车沿上。心里嫉妒的要命,肯定是赚到钱了,否则也不敢这么大手笔,进一车子的货。

想厚着脸皮去打听,又挪不动步子。儿媳妇不声不响的把人家告了,还在外面到处乱说,就算是个好脾气的也得生气。

她也是事后才知道,有点于心不忍,可是当不了家。而且儿媳妇再三强调,不准她私下做小买卖,就连儿子都不同意,觉得让一把年纪的老娘出去当小贩,丢人的慌。

家里面田双如坐针毡,这个点没客人,闲下来就开始想东想西。杏儿今天带走一大半的钱,不知道买到东西没,老板欺不欺生,是不是比别处贵,始终不放心。

“妈,我回来啦。”银杏对着大门喊,知道母亲的性格,回来后第一时间通知她。

正在翘首以盼的田双跟只受惊的兔子似的,嗖的一下直往外面跑。

等崔红抬头的时候就只看到一个衣角。

看到一车子货,田双喜得合不拢嘴,她现在想开了,有舍才有得,只要能把东西卖出去,肯定有利润。

这几天一直在给商店打广告,问的人很多,三天后绝对能来个开门红。

一家人帮忙把货卸完,放到提前收拾出来的房间里。怎么放还有讲究,都是银杏提前设计好的,这一块放什么,那一块放什么,方便存取东西。

就是架子得半个月后才能送来,到时候估计还得折腾一次。

许扬当仁不让的留在这里吃饭,跟着银杏一起忙前忙后,一点也不拿自己当外人。也幸亏有他,力气大,左一包右一包的往里扛,否则就银杏一家老弱病残的情形,能弄到后半夜。

晚上睡觉前,银杏又把账算了一遍,前前后后花了小一千,主要是架子花得多,木料要钱。

田双狠狠的肉疼了一下,一天一千就没了。钱赚的快,去的更快。要她说,买什么架子,直接把东西放在地上,挑挑拣拣的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