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小仙女(150)

直到夜幕降临时,这场‘座谈会’才算是散了,乡亲们意犹未尽地拎着小板凳回家。

李婆子进院喝口水,狠狠地喘了口气,说了那么久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可算是累死她了。

面对家里人围上来的一圈好奇期待的眼神,李婆子摆了摆手,今天还是算了吧,先吃饭收拾收拾,等明天再说不迟。

一家子稍微失望了下,见她疲惫不堪的样子,赶紧去端饭上菜。

晚饭做的比平日里丰盛,二合面的面条,打了鸡蛋滴了荤油,在一年多前都是他们家里最好吃金贵的饭食了,现在可以毫不心疼地煮上一大锅,谁吃就去盛一碗,管饱。

李老头爷几个和孩子们吃的喷香,能呼噜呼噜几大碗,就连个头最小的李荷花都能扒拉一碗实打实的面条下去。

但是对于见过世面的李婆子来说,这些都是小意思,她还吃过国营宾馆大厨子做的银丝面呢,那可是用精细的富强粉做的哩。

“奶,银丝面好吃不?比咱家的鸡蛋面条还好吃?”李荷花流着哈喇子一边吸溜自己碗里的面条,一边眼馋地追问道。

李婆子咬了半颗荷包蛋下肚,哼哼道,“那当然了,富强粉做的白花花的面条跟银丝一样,好看又好吃。”也就她跟着宝贝孙女享福了,其他人都吃不着。

桌上人被她说的馋得流口水,可着鸡蛋面条呼噜几下,吃不着银丝面面就多吃点家里的鸡蛋面好了。

于是赵凤仙做的饭第一次失算了,以往基本都是刚刚够家里人吃,这回却是看起来不够啊,一大锅的面条不多会儿就下去了,连面汤都喝的干干净净。

小孩子们吃的差不多了,拍着小肚皮打了个饱嗝,而大人们则感觉才半饱,没吃啥碗里就光了。

“娘,福娃,向阳,你们吃好了吗?不然我再去和面下点儿……”回来的第一顿儿却吃不饱,说出去的话,赵凤仙都有点脸红。

钱春娥则是拍了几下自家的两个小子,这俩家伙刚才吃饭跟饿死鬼投胎似的,眼睛贼溜地听着大人说话,嘴巴里不忘可着劲儿地塞。

要说平时也没亏他们吃亏他们穿,咋就吃的这么多,看把他们家小仙女的饭都吃没了。

真是半大小子,饿死老子!

李婆子自觉有了八分饱,以主席说的,这样正好,不撑着不饿着,修身养性长命百岁。

她看向荣锦,荣锦立马摇了摇头,示意自己的碗里还有,之前在火车上吃过一顿了,现在不怎么饿的。

而且之前吃了一段时间的山珍海味精致菜肴,猛地回来上一顿粗茶淡饭,胃口有点浅,得等两天适应适应。

李婆子估计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她是没啥,经历过干旱灾荒的年月,只要能吃的她都能吃下去,一点不浪费。

但是宝贝孙女和未来孙女婿可不行,不能让他们俩受着委屈饿肚子。

李婆子想想拿回来的那些包袱,进屋在里面扒拉了一圈,找出来走之前买的烤鸭。

因为火车上有刘部长的人安排好的热饭热菜,所以提前准备的烤鸭零食糕点什么的倒是没动多少。

李婆子凑着油纸包仔细闻了闻,没坏,毕竟天气不热,保存的又得当,还能吃嘞。

正宗的烤鸭一拿出来,那股咸香味儿就透出来了,餐桌上的人全都刷刷地亮起了眼睛。

“奶,是啥好吃的呀?”连表现最稳重的李桃花都忍不住问了。

李婆子哼了哼,说道是便宜他们了,让大家都沾沾宝贝孙女的光,尝尝被主席夸赞过的京都名吃。

“哇哦——”五只小的很捧场地呱唧呱唧拍手,对着油纸包两眼放光,像是在看着鲜肉的老虎崽子。

李婆子亲自去厨房将烤鸭上锅热了一遍,端出来时香味儿扑鼻,隔壁的二婶子都闻到了那味儿,差点扒上墙头偷看。

大家刚才还感觉鸡蛋面好吃的不行,现在才觉得跟烤鸭比起来,鸡蛋面条算啥,连点肉丝都木有。

李婆子只蒸了一只,主要是给荣锦两人加餐的,最好吃的鸭腿儿当然得给他俩,剩下的鸭头和脖子,李婆子喜欢,就留给自己了。

其他人就把鸭身子鸭翅膀分了,那也有不少的肉,油水更是充足。

小孩子捏着鸭架啃得满嘴流油,直说好吃好吃,而大人们比起来还算矜持,将各自分得的鸭肉吃的精光,骨头都嚼碎了吸一吸骨髓,那个香啊。

第118章

荣锦回来后休整了几天, 马上面临一个问题, 她要上学啦!

五六岁正是开始学习的年纪,荣锦虽然长大的过程不走寻常路, 但谁让她就不是个普通人呢, 心智本就不低,到了这个时候也该去学堂认认字。

即使荣锦本来就识字来着,但是看着李婆子那副高兴开心的样子, 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反正在家也没事, 闲着也是闲着。

以前年龄小只能待在竹筐里或者床上, 现在能跑能跳了, 却发现其实也没什么事可做的, 何不趁机享受一下学童的时光?

得到荣锦确定要去上学的意愿之后, 李婆子忙开了。

她兴冲冲地开始给宝贝孙女准备小书包, 晚上还搭着煤油灯给书包上绣花,更是买了新的课本仔细地包了封皮。

家里其实有旧书本的,李长江李桃花他们上课用的旧课本,基本都是再传给下面的弟弟妹妹用, 能给家里省钱还不浪费。

李长河兄弟俩就是这么过来的,甚至身上的衣裳也是大的穿了小的穿, 穿的不行了再拆拆缝缝摞个补丁什么的继续穿。

然而, 李婆子是不会让宝贝孙女受这种委屈的。

首先衣裳方面, 先不说李婆子将压箱底的好布都给荣锦做了一身又一身没补丁还贴身好看的花衣裳, 其次就是在京都城那会儿主席等人送的买的那些, 也足够她穿上许久的了。

当荣锦穿上漂亮的好衣裳,踩着刘部长给她挑的精致小皮鞋,往那儿一站,一看就跟其他人不一样。

见过的村民们都夸上了,夸她比城里娃还像城里娃,不愧是他们村的小仙女。

在这种情况下 ,李婆子怎么可能委屈宝贝孙女用堂兄弟姐妹用过的旧课本?那必须买新的。

当然了,为了不显得太厚此薄彼,李婆子早就把在京都城时给家里人买的东西拿出来分了。

赵凤仙得了一件的确良碎花汗衫,灰底蓝花,是当时在百货大楼人家售货员放在柜台上随意卖的工厂残次品。

李婆子看着不算太贵,和柜台上其他的比起来简直赚了,于是当时拎了好几件呢。

荣锦觉得看上去老气,但是赵凤仙稀罕的不行,拿到手后第二天就穿上身了,特意选了一条能穿出棱角的尼龙裤搭配,头发梳成两条麻花黑辫子,下巴一仰,精气神儿立马就出来了。

她出去逛一圈,村里人眼含羡慕地夸了一波,赵凤仙嘴上不说,脸上的笑容却几天没落下,显然是十分衬意的。

钱春娥的也少不了,李婆子挑出一件红底白格子的女士衬衫给她穿,同样是那批残次品里面买来的。

其他都好,只有袖子上有点瑕疵,李婆子当时买了后就回去巧手弄好了,现在再看一点都看不出来。

钱春娥也有上回从供销社买的尼龙裤,之前一直舍不得穿,这回学着大嫂的搭配找出来穿上,再梳个黑油油的大辫子,换上新做的布鞋,村里转一趟,赞叹羡慕的话收了一箩筐。

王月琴的衣裳同样是差不多的的确良料子,只是她正大着肚子,最好还是穿以前穿舒适了的旧衣裳,新得的只能偶尔拿出来看上两眼解解馋,等她生了孩子再穿了。

男人们的礼物大都是实用性的东西,李婆子没给他们买成衣,打算用带回来的那两匹灰扑扑的布料做,比买成品的衣裳划算。

毕竟爷们一般都风里来雨里去的干重活,好衣裳穿上身了也是浪费,还不如用耐脏耐磨的料子自己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