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斗之梅妃传(7)

作者: 比粥温柔 阅读记录

李隆基手握一盏青玉烟雨盏,里面盛着铁色茶汤,微品一口道,“爱妃可知,此茶名唤渠江薄片,色如铁,治百病。百茗之中,朕最爱此茶。”

江采萍眉梢微挑,眼色带过李隆基,柔声道,“妾听闻前汉张良好茶,谢官后,先云游天下,后带领众徒弟在渠江神吉山张家冲隐居修道。

一日张良看到山下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叶提炼成多种形状的茶片制成薄片救治乡民。渠江薄片由此名声大振,成为一代茗茶。”

李隆基并不恼怒,只抚掌大笑,“看来是朕贻笑大方了,不想爱妃如此博学广记。”

江采萍望着须发微白的李隆基,心中不由得生出几丝情愫。相识以来,二人诗书应和倒也和睦。而李隆基见惯风月,着意对其温柔以待,常投其所好送些书画之物。

江采萍感念李隆基君子性情温润,也渐渐淡忘了前事,对着李隆基也多了几分情意。“陛下谬赞了,妾不过是闲来无事读闲书罢了。”

江采萍转头微微一笑,李隆基忘之不禁迷醉。“说起读书,陛下的对联倒是至今没有下文呢?”

李隆基呵呵一笑,“美人如花,何必急于采摘?朕,愿意等到这花为朕盛开之时,再折花入手。”江采萍心知这是李隆基的推辞,倒也不戳破。

傍晚,江采萍陪着李隆基用了膳。御膳丰盛,诸如“百花糕”、“清风饭”、“炙羊掌”、“红鱼脯”、“锦色鳖”、“驼峰炙”、“萝蹄羹”等。

李隆基伸手示意女官布菜,指着满桌盛宴道,“朕知你酷爱寒梅,故而百花糕皆用诸色梅花装饰。清风饭用初春梅花露水润之。这露水原本是用来给朕烹茶的,如今都给你润了饭食。可谓美食配美人了。”

江采萍心中不免更加感动,“陛下一片真心,妾何德何能。”李隆基轻轻拉住江采萍的手,“你喜欢就好。”江采萍身体微微一颤,想拉出手来,却终究没有动一动。

江采萍柔声说道,“陛下别只顾着妾,这道鹿鸡糁拌妾吃着味道极好,陛下也尝尝。”李隆基拍拍她的手,“你说好自然是好的。来人,赏尚食局。”

用了膳,李隆基正要说话,江采萍取了金色蟠龙外袍替李隆基披上说道,“夜凉了,陛下慢走。妾恭等陛下的下联。”

李隆基一甩手上玉串的流苏,“妮子人小却精灵,朕不会辜负。”说着转身离去。江采萍站在门前,微风吹动几丝碎发,青丝凌乱间为伊人平添了几丝柔情。

江采萍久久望着,只听得高力士吩咐人起驾,这才收了目光。冬蕊和寒香在隔间出来正见到江采萍眷眷目光,不由得相视一笑。

晚风习习,夏风送来芳香,沁人心脾。李隆基坐在仪仗之中,心中舒畅不少,回头说道,“夕阳西下,霞光万里。此时最适合赏莲,传柳才人来,与朕共赏太液。”高力士点头应了。

李隆基与柳才人坐在小舟之上。李隆基换了紫色外袍,柳才人身披白色霞帔。二人如神仙眷侣一般,在太液满湖莲花之中缓缓而行。

李隆基望着碧波荡漾,款款白莲说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朕有你们在身旁,真是把江南莲花之美都拥在身畔了。”

柳才人伸出芊芊玉手,折了一只白莲道,“并蒂莲花开,好事自然来。妾以此莲恭祝陛下好事随身,万事顺意。”

李隆基听见此言,哈哈大笑。“你与梅婕妤果然不同,听你说话如沐春风,听梅婕妤说话却总有些冷意。”

柳才人颇有抑抑之色道,“梅婕妤腹有诗书,气度高华。妾哪里能和梅婕妤相比。”李隆基微微皱眉道,“梅婕妤人极美,却也不得不说极骄矜自负。朕每日应付她,也颇有些劳心劳力。”

柳才人诘笑道,“几日前宫中纷传梅婕妤要求陛下对出下联才肯侍寝,如今看来,竟是真的呢。妾倒是好奇,何联让咱们陛下这样为难?”

李隆基听说宫人纷传一句心中不由得有些不乐,但依然神色不变说道,“梅婕妤出的上联,是以朕的暖阁为题。西暖阁,阁中歌,歌轻阁不轻。”

柳才人扑哧一笑。“此联老旧了,并不是梅婕妤新创的。看来梅婕妤学识也不过是如此呢。”

李隆基不禁惑道,“此话何意?”柳才人笑道,“这联是民间早有的。妾小时也有所听闻。既然咱们在太液池,不如妾把下联改一改。嗯,蓬莱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如何?”

李隆基将柳才人拥入怀中,瘦小的身体在李隆基宽厚的臂膀中显得小鸟依人。“爱妃果然是朕的珍宝,一会你去把新贡上的龙眼拿上一筐,也好让你补补身子。”

柳才人娇羞一笑,嗔道,“陛下得了下联,就别顾着妾了,快去哄美人开心吧。”李隆基却只哈哈一笑道:“良辰美景岂可辜负?”

次日清晨,柳才人被轻轿送回绮云殿中,华妃正端坐正殿等候她。柳才人疾行两步拜道,“此番多亏娘娘相助,才让我有此出头之机遇。”

华妃和缓笑道,“我只不过是探得上联,能想出下联是你自己的本事。陛下心意莫测,我能为你做的也不过是万中一二罢了。”

柳才人更加埋头谢恩,“妾自知资质愚钝,能得娘娘提点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妾日后必定为娘娘马首是瞻,娘娘所求便是妾所求。”

华妃满意的点点头,“想必这几日钱妃那里就会有动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番必定要一箭双雕才好。”

柳才人微笑,“娘娘大可放心。您在披霞殿和临湘殿的人手妾都已吩咐过,他们会时刻盯着的。到时,咱们尽可看事情发展而决定何时出面,如何出面。娘娘不必忧心,妾会让娘娘成为获益最多的人。”

“梅婕妤家世一般,我倒不甚忧心。只是钱妃如今与我分掌大权,我想安插个人手都要处处为人所限,实在是窝火。所以,你应该明白孰轻孰重。不能因为一己的想法,而误了本宫的大事。”

华妃拨开一枚龙眼,肥美多汁的果肉晶莹剔透,“皇帝赏的果然是好东西。话说回来,你不必如此谨小慎微。你知道,我在意的不是这些。这筐龙眼你拿回去吧,另外还有些枸杞灵芝等物,是璲儿(华妃三子)孝敬的,你也拿回去一些吧。”

柳才人点头谢了,才复言道,“娘娘的意思妾明白,纵然妾心有醋意,也不会与自己的前途过不去。”

二人谈话半晌,渐渐已是夕阳西斜。霞光如旧,莲花未败。今日傍晚在太液之上的,却从柳才人换成了江采萍。

第6章 采梅汤泉

二人站在小舟之上,江采萍身穿一身红梅锦袍,梅花周边用金线勾勒出轮廓,青丝挽成一束,披散在腰后,从头顶到耳畔点缀着红色宝石穿的红梅镂空珠花。脸上还是浅施粉黛,肤光如月,而最吸引人的是眉心的梅花妆。

李隆基望向江采萍的眼神含情脉脉,而当他瞩目到瞩目到梅花妆之时,双眉微皱道,“萍儿美貌,此妆更显得柔媚多情。只是仿佛此妆在哪里见过。”

江采萍的玉指不禁覆上眉头,继而笑道,“此妆原是上官婉儿所创,想来陛下也是见过的。”

李隆基呢喃道,“上官婉儿?”他想到那个在他面前梨花带雨的美人,她同样点着梅花妆,却苦苦哀求着自己留她性命。

当年,自己发动政变之时,上官婉儿,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一样,这些心怀着熊熊野心的女人全都死在自己的手中。看见这梅花妆,仿佛上官婉儿的哭声犹在耳畔。

李隆基想到她们,就仿佛看见自己的皇位岌岌可危。他努力摆了摆手,似乎想把这些回忆推出脑海,“萍儿如此碧荷,此妆却如庸脂俗粉,不堪配你。”

江采萍听言一愣,相识以来李隆基对她处处温柔以待,从未有此言语。她轻轻皱了眉头,用手捻下缀在眉间的真花梅饰,又取手帕轻点河水,拭过眉间。转瞬间眉间已是空无一物,只余梅香。

上一篇:半世离殇 下一篇:柏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