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妆博主的古代日常(20)

作者: 梅盛雪 阅读记录

流沙包快熟的时候,香味就已经飘了老远。璋哥儿蹲在灶火边,眼巴巴地盯着大蒸笼出神。等掀开锅盖,看到胖乎乎的小包子,更是咕咚咕咚大大地咽了好几口口水。

瑜楚好笑地看着璋哥儿急不可待的模样,故意拿起一个在他面前晃:“吃不吃?”璋哥儿居然没有上当,一边咽口水一边说:“我先给母亲端过去一份。”说着,不待下人帮忙,自己拿了几个摆到盘子里,急匆匆端走了。

等瑜楚回到上房,璋哥儿已然吃的不亦乐乎。

莫氏咬了两口,也觉得好吃,问道:“楚楚从哪里学来的这道点心?吃着确实比十锦糕还强。”

“这有什么好学的,只要想吃,想着就做了嘛。”瑜楚故意说的满不在乎。

莫氏笑了:“以前你爹爹想吃什么了,也会指挥着厨房做。我笑话他一日也没碰过锅啊铲啊的,居然还敢指使厨子?他也是这么回我的。”

“可见我这本事就是从爹爹那来的。”瑜楚瞟了一眼吃的停不下来的璋哥儿,也打趣道:“璋哥儿爱吃的习惯也是打爹爹那儿来的。”

娘几个正说说笑笑,忽见倚云匆匆打帘子进来,一边行礼一边说:“夫人,外头来了两个年轻公子,说是宣宁侯府的,因刚才的大雨被困到了咱们庄子上。现在天晚了,路也不好走,想在咱们这借宿一晚。”

宣宁侯府?瑜楚和莫氏对视了一眼,都想起前些时候宣宁侯夫人派人来“赔不是”的事来。

“来的是宣宁侯府的什么人?”莫氏问道。

“说是宣宁侯世子和表少爷。”

莫氏皱了皱眉,略想了想,吩咐道:“收拾两间上房出来,热水、吃食都要备好,嗯,再找两套干净衣服送过去。”

两位年轻公子……世子和表少爷……瑜楚心中一动,想起在普照寺遇到的人。她叫住正要退出去的倚云,问道:“倚云姐姐,那两位公子都是什么模样?”

“天太黑了,奴婢也没看清楚。不过听声音,一个冷清些,一个跳脱些。”

瑜楚点点头,没再说话。倚云见没什么吩咐了。也忙下去安排。

莫氏瞧了瑜楚一眼,哄着璋哥儿先下去休息,这才问道:“楚楚你今天是不是遇见什么人了?”

瑜楚答了声“是”,把普照寺后山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莫氏略一思索,说道:“看来你遇到的就是宣宁侯世子和他的表兄弟了,只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

瑜楚随口接道:“吃粽子?”

第18章故人与故事

莫氏哭笑不得:“和你说正事呢!”

瑜楚也嘿嘿笑了:“我就觉得这宣宁侯世子也挺奇怪的,好好的不在家过节,跑那么远干嘛。”

莫氏若有所思:“那天候夫人让人来咱们府上说话之后,我着实派人好好打探了一番。这位夫人来头可不小,嫡姐正是宫里的吴贵妃!现如今宫里头没有皇后,就数吴贵妃最为尊贵,况且还是育有皇子的!因而虽是续弦,她在侯府却是说一不二,比宣宁侯还厉害些。”

“那要是这样,世子之位怎么那么顺当就落到了现在这位世子身上?那吴夫人都不争一争?”说起八卦,瑜楚也来了精神。

“那是因为这个世子是前头的老宣宁侯生前就定下的。当年世子生母早逝,老宣宁侯给孙子选后母,选来选去选中了现在的侯夫人。她那时不过是吴家一个不起眼的庶女,可见老侯爷一开始就存了提防的心思。可是吴氏过门后居然和当时的世子现在的宣宁侯很是恩爱,吴氏的嫡姐——当时还是昭仪——在宫中也日渐得宠,后来更是发生了腾冲那场事,世子的外公萧老将军也去了。老侯爷生怕自己走后无人照拂孙儿,干脆在重病时连上两道折子,一道是请封新的宣宁侯,一道是请封世子,这才抢着把世子之位定下了。”

瑜楚听到“腾冲”,“萧老将军”几个字眼,耳朵里再也听不进其他话了,忙忙问道:“娘您说腾冲?我在家看到过父亲的笔记,上面写着腾冲之战由萧戎萧老将军一力主持,萧老将军就是宣宁侯世子的外公?”

“对。”

“那,就是因为萧老将军冒进,腾冲府才被交趾军侵入,父亲才去世的,对吗?”

“楚楚你在哪听说的这些话?”

“就是上次去谢尚书府赴宴,当时人多嘴杂,也分不清是谁说的。”

莫氏沉吟片刻,才有些严肃地接着说:“楚楚,这些话娘在你父亲去世后也曾听人说过,可是我明明记得,你父亲去腾冲之前,京里就有类似的传言,说萧老将军急于立功,大意轻敌,令先锋军深入交趾,反倒折了不少人马。当时派你父亲去腾冲督粮的批文还没下,我就劝你父亲推了这差使。可你父亲却反过来安慰我,说整个大周朝,哪个将军都有可能冒进,唯独萧老将军决不会如此,让我放心。”

“可是父亲确实……腾冲之变,总归是因为萧老将军犯了错啊。”

莫氏摇摇头:“萧将军一直镇守云南,你父亲自打进了户部,就负责给云南督粮。虽然一开始因为官职低,和老将军的直接接触并不多,可对他的行事风格却十分熟悉,你父亲说不可能,那就不可能。”

瑜楚看莫氏那么笃定,想了想,心中骇然:“可如果像父亲所说的那样,那腾冲之变,岂不是……”

莫氏不语,半晌,无力地说道:“如果真是那样,里头的辛秘也不是咱们可以知道的。况且还有你和璋哥儿,我不能只顾大的不管小的,若追寻腾冲之事让你们两个前程受到影响可怎么办!只是你父亲就……”说着,哽咽起来。

瑜楚正要上前安慰一番,门外突然传来一个有些踌躇的声音:“夫人,姑娘,奴婢倚云。”

莫氏忙用帕子擦了擦脸,说道:“进来。”

倚云进屋后,瞧了瞧瑜楚,犹犹豫豫地开口说:“夫人,刚才奴婢本想把饭食给宣宁侯府两位公子端到房里吃,他们却说大晚上打扰已是不好意思,自己去厨房寻点吃的就行。奴婢拗不过,就把他们带去了厨房,请赵嫂子帮忙准备了点现成的东西。偏偏晚饭时姑娘做的点心还剩了两块,就摆在厨房的灶台上,其中一位公子拿起来吃了,现在正闹的不可开交。”

“闹什么?”瑜楚心想,我做的流沙包那么好吃,还能有碰瓷儿的?

“那位公子说太好吃了,非让赵嫂子再给他做几个。赵嫂子被缠的实在受不了,不小心说溜了嘴,让他知道是姑娘做的。这么晚了,他倒也知道不好让姑娘动手,只说想把方子抄回去,好自己做。”

莫氏听的无语,这位也太馋了吧,真的是世家公子?不是假冒的?又想起瑜楚刚才的话,心道,难不成从京城跑那么大老远,真的是来吃粽子的?

瑜楚白天在普照寺已经见识了那位吃货的厚脸皮,倒没觉着什么。再说自己做的甜品有人赏识,也是件开心的事。于是要了纸笔,把流沙包的做法写了出来。

只是一边写一边回想起白天那位冷漠公子的表情,禁不住恶趣味地猜想:他的表弟为了个甜品方子在别人家里大动干戈,不知他会是什么表情?会不会又是嫌弃丢人却又躲不开?

方子一送出去,外头果然清静了。于是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瑜楚就被叽叽喳喳的鸟声叫醒了,推门一看,外面的天蓝的像要滴下来,深吸一口气,肺腑里都是雨后清新的味道。

瑜楚活动了一下,刚收拾利索,捧雪就来叫,说莫氏吩咐了,吃了早饭就往府里赶。

瑜楚答应着往外走,刚跨出院门,居然看到一个人笑容可掬地守在门口,旁边还站着一脸快哭出来的倚云。

是昨天在普照寺打听粽子的年轻人。

他看到瑜楚出来了,几步跨过来,殷勤地作揖说:“又见姑娘啦,在下郭源,昨晚和表兄一起在府上借宿。承蒙姑娘给了张点心方子,在下早早去山上给姑娘寻了谢礼来!”

上一篇:农家寡妇好种田 下一篇:乐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