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妆博主的古代日常(167)

作者: 梅盛雪 阅读记录

姜衡无奈,一边给瑜楚擦眼泪,一边叹道:“好了别哭了,我告诉你就是了。本来想的是告诉你,你今夜肯定会睡不着,干脆就不说。现在看来,不告诉你,你一样睡不着。”

“那你快说,发现什么了?”

姜衡将瑜楚拥进怀里,沉声道:“这件事比我们想的都复杂。现在看来,竟是牵涉到科场舞弊。”

“什么?”瑜楚惊叫一声。

姜衡轻轻拍拍瑜楚的背:“别怕,同小舅舅无关,他确实是遭了无妄之灾。其实说起来,陈增同小舅舅一样,也都是倒霉罢了。”

瑜楚看向姜衡,十分不解。

“你还记不记得我和你说过,陈增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除了家里和书院,只去笔墨铺子添置点东西,别的地方都没去过?”见瑜楚点头,姜衡接着道:“这几日我就把重点放到了陈增常去的那个笔墨铺子上。这才发现,在陈增死后的第三天,那家铺子居然歇业了。按理说,马上就要春闱了,京城里聚集了天下各处来赶考的学子,正是笔墨铺子生意最兴隆的时候,他们怎么会赶着这个当口歇业呢?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把这个疑点告诉了柯大人,他掌着京中事务,查找铺子相关人等比我要方便的多。”

“那你们查到什么了?”瑜楚急切问道。

“铺子的掌柜和伙计,都失踪了。”姜衡的声音深不见底。

瑜楚吃惊地捂住了嘴:“难道他们?”

“现在还没找到,不过很有可能。”姜衡凝重地点点头:“人虽然不见了,铺子却跑不了。我们把铺子翻了个底朝天,除了一些存货,只在桌缝里发现了一本被烧掉一半的账本。”

“前几天你说,凶手故意布置成陈增未死的假象,其实是想争取时间隐藏线索。”瑜楚突然想起姜衡的话:“先是伙计,然后是账本,其实那个铺子才是一切事情的根源?”

姜衡赞许地摸摸瑜楚的头发:“现在看来是这样。那半本账本是最近一段时间的。根据上面的记载,每隔几天,铺子里就会卖出几样平时很少卖得动的名贵的砚台或是宣纸,非常有规律。我猜测,应该是每隔几天就有有钱人家的公子光临铺子。那家铺子离太学不远,周围都是做笔墨生意的,互相之间难免会争夺主顾,对各自生意也都很关注。”

“考虑到这些,我就找了些画匠,让他们去周围几个铺子按照账本上的日子一一询问,画出光顾的公子哥儿的模样,再从这些画像里挑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面孔。”

“那里面有我们知道的人吗?”瑜楚好奇问道。

“有”,姜衡的眼睛垂了下去:“有华珣。”

第147章直达天听

华珣?瑜楚惊了一下:“科场舞弊,又是春闱,就是不重罚,只怕也会禁止再下场。华珣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

姜衡沉声道:“举人到进士,中间隔着的这场春闱,就如同天堑一般,多少人考了一辈子都考不过。华珣学问上不出挑,却苦心经营出才子的名头,岳父又是鸿胪寺卿,若是不中,怕是脸上挂不住。”

“可是”,瑜楚偏头想了想,又道:“春闱不同乡试,是在圣上眼皮子底下举办的,后头还连着庭试,圣上要亲自阅卷的。往年乡试也听说过有人舞弊,朝廷都没有姑息。是谁这么大胆子,敢在春闱上动手脚?”

姜衡冷笑:“自然有那胆子大,不怕圣上怪罪的人。”

瑜楚还是不敢相信,犹豫道:“那家铺子的后面是……”

姜衡顿了顿,肃然道:“严振。”

听到这个名字,瑜楚并不感到意外。她虽并不关心朝政,却也知道严振在隆庆帝心中地位与别个不同。

当年隆庆帝还只是个不起眼的皇子时,先帝指了还是翰林学士的严振教他读书,从此就开始了君臣相依几十年的一段历史。据说,在隆庆帝被压制的最厉害的那几年,就是因为有严振在一旁时时开导,方才守得云开见月明。

说起来,宣宁侯老侯爷当年在隆庆帝登基一事上也立了大功,可感情上,总不及严振同隆庆帝风雨同舟几十年的情分。

所以隆庆帝承继大统后,不但迅速拔擢了严振担任内阁首府,就是后来不断有人参他私生活不检点,或者贪墨,隆庆帝也只当没看见。

瑜楚只是有些奇怪:“严振已是位极人臣,要什么有什么,又何必冒风险掺和到科场弊案中?能落到什么好处?”

姜衡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自圣上登基后,捞足了好处,尝到甜头了,自然就想再走一次终南捷径。”

瑜楚抽了口气:“你是说,他是为了二皇子?”

姜衡点头:“今年春闱的主考点了四川巡府周冲,他是严振的门生,能坐到如今这个位置全靠严振帮持,所以向来以严振马首是瞻。而刘炽,眼睛里盯着那把椅子,自然想做到万无一失。可收买人心是世上最贵的买卖,多少银子都不嫌多。你也知道,为了银子,他连蓟州到京城的商路都抢了过来,把持在自己手里。可行商到底来银子太慢,如何比得上春闱上卖几道试题?于是他找上了严振,要在春闱上做打算。严振再吩咐周冲几句,就有了这次的事。况且那周冲,眼看着严振风光这些年,只怕也想有样学样,在刘炽面前卖个好。身后一个是最受宠的皇子,一个是屹立几十年的首辅,周冲行起事来,也就格外有恃无恐。”

“那,你已经找到证据了?”

“找到了。”姜衡道:“我把几个最近频繁进出铺子的公子哥儿的名字给了柯大人,由他出马找证据。另外,他还找到了铺子里的一个伙计。那人躲在了京城亲戚家里,没有按照指示出京。现在看来,也许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了。”却没有提自己亲手在华珣书房找到了关键的物证。

瑜楚长长地吁了口气:“那么说,陈增是去买笔墨,不小心窥见了一二,所以被灭口了?小舅舅也是被人栽赃。那只要证据递上去,小舅舅就能出来了,对吗?”

姜衡道:“应该是这样。我和柯大人商议了,朝中到处都是严振的耳目,这事如果按照寻常的途径处理,定然会被无声无息地压下来。好在柯大人有直接面圣的权利,就由他写个折子,递到圣上面前去,也就不怕严振居中再做手脚。况且于公,柯大人是顺天府的长官,于私,又是小舅舅的岳丈,上折子也不算逾矩。不过,就是圣上下旨着刑部调查,依他们的效率,只怕也要几天,所以小舅舅还要再在牢里耐烦一阵子。不过出了这样的事,周冲这个主考肯定是要换人的,春闱说不得会被延后,小舅舅就能有些时间再做准备。”

瑜楚抱住了姜衡的胳膊,这些天来第一次露出了笑脸,兴奋道:“太好了!小舅舅只要能出来就行!谢谢你!”

姜衡任由瑜楚将自己的衣裳扯变了形,脸上的笑容淡而又淡。

瑜楚光顾着高兴,也没在意。半晌才又想起华珣来,有些担心道:“他参与到这里头,会不会牵连家人?娘和璋哥儿一直同二房住在一起,璋哥儿将来也是要参与科举的。”

姜衡摸摸瑜楚的头:“不会的,就是牵连,最多到华叙那里,璋哥儿还小,不会受影响的。”

瑜楚这下是真的放心了,狠狠地在姜衡脸上亲了一下:“谢谢你!”

姜衡浅浅地笑着,拉着瑜楚躺下:“现在可以睡觉了吧?”

因为春闱迫在眉睫,又怕夜长梦多,柯沐并不敢耽误,第二日就写了折子往宫里去了。可是大家在柯府里左等右等,直到掌灯时分,柯沐才一脸疲惫地回来了。

柯皎皎见父亲脸色不好,先哭了出来:“圣上说了什么,是不是不让阿庭出来?”

柯沐对着女儿无奈地笑:“我又没说什么,你就自己瞎想。方才我出宫时,圣上就下了旨,让刑部把庭哥儿放出来。我看天也晚了,索性让人去把他接咱们家来。算算时间,也快到了。”

上一篇:农家寡妇好种田 下一篇:乐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