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妆博主的古代日常(161)

作者: 梅盛雪 阅读记录

于是瑜楚就端坐在火炉旁,心平气和地等着那些女眷。倒让守在远处的紫苏更加诧异:世子夫人竟能如此坐得住,亲手熬药,难道夫人错怪了她?

陈嫂子没有让瑜楚失望,一剂药还没熬成,就有人登门了。

平江伯夫人刚进门,就看见瑜楚正拎着扇子乖巧地熬药。只是脸色似乎不大好,泛着青灰色。

瑜楚见有人来,忙站起来,隔着炉子行礼,又歉意道:“夫人来瞧我们夫人了?您快进去吧,我这得守着药铫子,就不陪了。”

话虽这样说,可瑜楚主动打了招呼,还能不理她就过去了?况姜衡现在在京城也是出挑的人物,圣上隔三差五就要召见的。

于是许夫人几步跨过去,亲切笑道:“你们夫人病了,你也闲不住。”

瑜楚腼腆地笑:“这都是我们小辈该做的。”

许夫人拉起瑜楚的手:“话虽这样说,你也得注意自个儿身子。你瞧瞧,眼睛都熬的陷下去了。你还年轻,经的少,不知道这里头的厉害。女人啊,最重要的就是身子好,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

瑜楚惴夺着自己还是新媳妇儿,听到生孩子之类的话应该红了脸才是。只是脸上涂了厚厚的粉,就是能红起来,只怕许夫人也看不见。只好羞答答低下头,似乎话都不会说了:“瞧夫人说的,怎么会。昨晚上我虽在这儿守夜,我们夫人也没怎么支使我,只是让我出来摘了朵玉兰花。”

春寒料峭的三月,夜里的风都还带着刺骨的凉意,居然让刚成亲的儿媳妇儿出来摘花?许夫人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外头的玉兰,又见瑜楚只顾羞涩,没有一丝怨言,不由得心中微动。

内室里吴氏听了禀报,却又半天不见许夫人进来,心中奇怪,便打发丁香出来瞧。

丁香一出来就看见许夫人正同瑜楚聊得火热,免不了多看了瑜楚几眼,才请了许夫人进去。

在内室安顿好了,丁香便出来找紫苏:“世子夫人同许夫人都说了什么?”

紫苏职责所在,只顾盯着瑜楚手上的动作,哪里分得出心神再关注其他?百般回想了许久,为难道:“离的太远了,什么都没听到。”

丁香忍不住回头又看了看,这才发觉哪里不对:“屏风怎么摆一边去了?”

紫苏道:“屏风后面地方窄小,原来只有我自己在那儿还好,,现下多了世子夫人,怕挪腾不开,就搬开了。不过我怕一直守在那儿世子夫人不自在,就过来这边盯着。”

丁香听着有理,不过还是瞪了紫苏一眼:“世子夫人不自在?我看是你不自在,故意躲远了吧。”

紫苏被说中了心思,十分不好意思:“要是再来人,我就走近些听着。”

丁香无奈:“算了算了,你故意走近些,岂不是告诉别人要偷听?想来也就是寒喧几句。”

许夫人进了内室,先拿眼扫了一圈,果然看到案上摆着一枝玉兰花,看那粗壮的枝干,不像是廊下盆里栽的,倒是树上折下来的。心中不免感叹:终究不是亲娘,嫡子还没见,就这样糟践媳妇儿的身子。原来听人说吴氏想替姜洐夺了世子之位,自己不大信,现在看来,那话,决计不是空穴来风。

吴氏躺在床上,视线被帐幔挡着,并不知道许夫人看到了什么。刚想起来,又被许夫人按到了床上:“快躺下吧,我又不是外人。”

吴氏确实懒懒的,闻言便又躺了回去,先说了几句乍暖还寒,容易沾染病气,又感叹自己没有儿女福份,姜洐在书院,姜佩姗去了宫里,剩下个华瑜楚吧,让煎个药就推三阻四的。

只是吴氏说的口干舌燥,平日里惯会奉承的许夫人却不怎么搭腔。不过吴氏还没有感到奇怪,就又迎来了武昌伯夫人。

武昌伯夫人倒是一如既往的话多,三个人热热闹闹说了一阵,想到毕竟吴氏是病中,两人就告辞了。

还不等出了侯府的门,武昌伯夫人王氏就拉住了许夫人的手,窃窃私语道:“听说昨夜吴夫人院子里可热闹了,又是搬梯子又是寻人的,你可知是为什么?”

许夫人不答,反问道:“你听谁说的?”

王夫人道:“还能有谁?这样的事,除了宣宁侯府的人,外人如何知道。我身边有个妈妈跟侯府的门房有亲,就是她先听说吴夫人病了,方才进府时又打听得到的消息。你说,吴夫人这病,该不是·········”

许夫人知道王夫人在各府密辛上极有想象力,且最爱狗血剧情,便忙打断她,将瑜楚摘花的事说了一遍。

王夫人咂舌:“那花我方才也瞧见了,只当是下人摘的。这世子夫人成亲已经近一个月,说不得身上就有了呢。吴夫人让她爬高上低地去摘花,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第142章流言

和光堂里,吴氏同样有些奇怪。自打她前几日开始“生病”,虽然络绎不绝的一直有人来瞧,可今日似乎格外的多。

前头的许夫人、吴夫人她还有力气应付几句,顺便给瑜楚挖坑,可毕竟前一晚没睡好,后头再来人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说上几句话就厌烦的很。别人体谅她是病中,不敢多耽搁,也都略坐坐就走了。

倒是瑜楚,正正当当守在门口,见人来了就笑盈盈地行礼攀谈,这大半天倒见了不少人,说了不少话。

那些大户人家的女眷,平日里最多的就是时间,深宅后院里又极无聊,没什么消遣,故而绝大多数都以讨论八卦为乐。而这里头最受欢迎的八卦,除了风花雪月,就是大宅门里的婆媳、长幼、嫡庶之间错踪复杂的关系了。

而宣宁侯府里的这桩新鲜出炉的,继母折腾嫡子媳妇儿,让半夜爬树摘花的大八卦,就这样像长了翅膀一样,随着来探病女眷的口耳相传,只半日工夫就传遍了京城的权贵府中。

吴氏下午睡醒了,觉得精神好了些,刚起床喝了盏燕窝粥,就听丁香通报说素日交好的广平伯夫人来了。

广平伯同宣宁侯一样,都是本朝开国时太祖皇帝亲封的爵位。可广平伯府除了第一代伯爷,后头的子孙一个比一个不成器,不说维持昔日荣光,到了现任广平伯一代,连日子都艰难起来,府中主子吃穿都不敢讲究。

幸得广平伯夫人黄氏是个识实务的,当年吴氏刚嫁入宣宁侯府,因是庶女,吴贵妃也还不显山露水,京城贵妇圈中谁也不肯与她交往。惟有黄夫人,慧眼识珠,主动来烧吴氏这个冷灶,领着她进了京中社交圈。

虽然黄夫人自己混的也不怎么样,毕竟有祖宗挣下的名声,比吴氏要强的多。吴氏有了人引荐,再也不至于出门参加宴请,却孤零零独坐全场了。

故而吴氏十分感激黄夫人,将她引为知己。后头发达了,也没忘了她,有什么挣钱的、露脸的机会都拉着她。有了吴氏拉扯,再加上黄夫人精明能干,广平伯府竟一日强似一日,境况比之前好了许多。至此,两人更加亲厚,吴氏要做什么,黄夫人都心甘情愿地替她冲锋陷阵,真真如亲姐妹一般。

黄夫人一进内室,见吴氏正在挑剔厨房熬的燕窝粥火侯不到,不免急道:“我说嫣娘,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闲工夫喝粥?”她知道吴氏因为是庶女,从小不得人意,后来发达了就最要面子,十分在乎名声。

黄夫人向来咋呼,吴氏也没放心上,悠悠道:“你风风火火跑过来,这么没头没脑的说一嘴,是有什么事?”

黄夫人忙把外头传的,吴氏如何折腾继子媳妇儿,大半夜不让睡觉,端茶倒水不说,还让爬树摘花,把人摔的受了重伤,结果第二日还不许休息,让继续煎药的事说了一遍。

吴氏气的拍案而起:“是谁在乱嚼舌根!是不是那个华瑜楚?你来你来,你看看她,像是受了重伤的样子吗?”说着就要拉黄夫人去同瑜楚理论。

上一篇:农家寡妇好种田 下一篇:乐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