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中游(23)

作者: 十一条 阅读记录

“什么?恒安要成亲了?是哪家的小子?”没想到他入狱将近三年,他的儿子竟然要嫁人了。

傅游这时候也稍微收起了悲伤,和阿父说起了他的亲事。

听过之后,傅长宁倒是觉得真是世事无常,或者说是否极泰来,但是之前因为他在狱中没办法替他唯一的儿子做主,现在他回来了,不管还有几天成亲,他作为父亲的这一关,还是要过一过的。

恰巧就在这时候,门外又响起了声音,这回应该是金久正回来了。在这里的习俗,嫁衣是要由小子这一方出的,表示真心实意想要娶,而盖头则是由小哥亲自做,代表愿意嫁。本来金久正就想给傅游买一身好一点的嫁衣的,这正合了他。今天正好从百里城取回来,来送给傅游保管。

来到傅游家门前,发现大门竟然是开着的,就边往里走边喊:“恒安恒安!”

傅游正要起身往出走,听见金久正喊他,就赶紧出去迎一下。

“久正哥你回来了。”虽然才刚还因为阿父的入狱而伤心,但这一会也同样因为阿父的出狱而开心,加上他知道今天金久正是来送嫁衣的,就更开心了,说出的话都带着欢快感。

而金久正也听了出来今天傅游很高兴,就打趣道:“今天我们家小恒安很开心啊~”

傅游也没有掩饰,点了点头笑着。

金久正随着傅游一同走进屋里,就看到了一个陌生的人和傅阿母坐的很近。金久正和傅长宁对视了一眼,金久正正疑惑着猜测对方的身份,因为这个老头和傅阿母的座位离的太近了,而傅长宁已经知道了他就是要娶他们家恒安的小子了。

这个时候傅游拽了拽金久正的衣袖说道:“久正哥,这是我阿父。阿父,这就是久正哥。”

他知道金久正一定会疑惑,因为他跟他说过阿父还要两年才能出狱,所以接下来就用了一点时间和金久正解释了一下在成亲之前突然出狱的阿父。

而金久正是很为傅游高兴的,因为傅长宁回来了,那么傅游成亲就不会留下遗憾。那么现在他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忙活成亲的事情,还要和“老丈人”好好沟通下感情了,毕竟在这个世界父亲在一个家当中的权利可是很大的,可别出什么意外而不许他娶傅游。

之后的几天金久正都不断的在傅长宁的面前刷好感,在傅游和傅阿母的帮助下,也确实得到了傅长宁的认可,当然,本来傅长宁想着要不要推迟成亲时间在考察考察金久正这个小子的,但在傅阿母的攻势下,被成功的游说了。他虽然没见过什么世面,但也确实看的出来金久正对傅游的好。

就从嫁衣和彩礼上看,就可以直接证明了。而且他接触的时间短,到底好不好,傅游和傅阿母更有话语权。

就这样,附近的村民都知道了傅长宁被冤枉入狱,如今回来了的消息,也知道了傅游和金久正要成亲了的事情,可以说傅家是双喜临门了。

而金久正不仅仅是高兴,已经可以说是兴奋了,还有三天他就要成亲了,而这三天他不能去见傅游知道去接亲。况且这几天他还要安排酒席的事情。对亏了有张大柱、村长和一些热情的村民们帮着把新家给收拾了出来,他准备要在密林村的晒谷场搭一个简易的大棚子,明天就得动工,好在简易,一天就能完事,然后去百里城的百香居把厨师包下来一整天,还得将食材购置下来。大厨的助手他请村长帮忙雇佣了几个村里的做菜好吃的叔姆,正好够这几天忙活,然后他就可以把傅游娶回家了!

金久正把新郎服试了好几遍,势要将最帅气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不知道的是,傅游亦是偷偷的将嫁衣试了几遍,以免有什么地方不妥才放心。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辰时一到,密林村就热闹了起来,吹吹打打的乐队后面是骑着高头大马的金久正,一身喜庆的新郎服没有损坏他硬朗的身材,发自内心的笑容让他的面容更加的柔和。

紧随着他身后的是一台八人抬大红喜轿,旁边跟着于叔姆。喜轿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上面的装饰用料的漂亮程度让即使是已经出嫁的小哥都羡慕不已,真想自己能够坐上这样的大红喜轿风风光光嫁给心爱的夫君。

大红喜轿后边,是密林村有史以来最长的迎亲队伍,队伍中两人抬一个大箱子,足足有二十个箱子,金久正的大手笔让同村的人直咂舌。

密林村和东河村离得不远,好多密林村的村民跟在了迎亲队伍的后面凑热闹,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欢快,就等着在接亲的时候能多得到几块糖。

进入东河村的时候,金久正简直无法压制住狂跳的心脏,开心兴奋,终于熬到了这一天。实际上他和傅游满打满算认识不到半年,但是这里的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相互喜欢了就想一起过日子,这也让金久正这个大龄小子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傅游娶回家。

金久正向前看着,近了,越来越近了,傅游家的大门就在前面,旁边一堆的人在嘻嘻哈哈的喊着‘来了来了’,接着便有一个中年汉子敲起了锣,边敲边说着当地的迎亲吉祥话,说完后另一个汉子将爆竹点燃,噼里啪啦的响声让大门周围的人向后退了退,但同时也响起了村民的起哄声音和小孩子欢快的笑闹声。

待爆竹声停下后,这个时候于叔姆走到最前,,朝着院里喊道:“良辰吉日,嫁娶宜时;君有情义,顾盼朗随。可问,朗归否?”

这是锦国南方,尤其是乡下特有的一种迎亲风俗。在小子娶小哥,前来迎亲的时候,需要有长辈向小哥喊话,询问待嫁的小哥,在这良辰吉日,是否愿意嫁给有情有义的小子,以后都追随于他。由长辈喊话则是证明,这一桩亲事是长辈们同意且看好的,因为小子的双亲按习俗要在家里等着不能前来迎亲,所以一般都会由出双亲外比较交好的长辈来喊话。于是金久正就请了于叔姆既当媒人也当喊话长辈了。

于叔姆话音刚落,就见傅游的房间有人走了出来,是傅游的阿父,只见他手里拿着大红绸带,走到大门前,将门打开,这时代表小哥的阿父或者阿母代替小哥回话,给新郎红绸带的意思就是愿意喜结连理。金久正这时已经下马等在了门前,双手向前伸去,接过了红绸带。

这时,敲锣的汉子再次敲响了锣,和周围的人一起喊道‘接亲喽接亲喽’,顿时又热闹了起来。

院里,傅游的房门打开,傅游一身红色的喜服,绣着华丽的祥云,和金久正的喜服上的祥云交相辉映,他站在门里,头上盖着他自己亲手做的红盖头,由傅阿母扶着他,也只有傅阿母知道他的紧张,紧张的等着他的夫君前来迎娶他。

金久正拿着红绸带朝着傅游走去,走到他面前轻声道:“我来了。”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傅游顿时平静了下来,不再紧张,只要这个人在他的身边,总是能让他有安全感,他来娶他了,真好。

金久正将红绸带的一头伸到傅游的身前,傅阿母笑着扶着傅游的手碰到红绸带,然后傅游紧紧地攥住它,另一头由金久正攥着,然后轻轻的拉了拉,傅游则慢慢的由傅阿母指引着走出了门外,之后金久正将其抱起,向花轿走去。

于叔姆将花轿的帘子掀开,金久正小心翼翼的将傅游抱进去坐好,在傅游耳边说道:“等我。”傅游回应了一声,金久正就笑着上了马,然后带着迎亲队伍向来时的路走去,他们将在密林村绕一大圈再回去拜堂。至于傅游的双亲则会立刻前往密林村金久正的新房子,等着一对新人拜高堂。

回去的路上更是热闹,不仅有密林村的人,还有东河村的一些和傅游家走动的人跟着前去吃席,即使没有去的大人或者孩子,也能分到喜糖吃。

上一篇:天真的江湖 下一篇:杀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