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425)+番外

作者: 万九儿 阅读记录

不想,今日东风就来了。

掩饰不住心内的感激,裴颐华满眼笑意,垂眉道:「如此,有劳太皇叔了。」

慕容琰点头,又絮言几句,便起身道:「下月正是秋高气爽,此去岱北路上还需月余。公主身子不好,此事宜早不宜迟。太后可让公主先行准备,务必赶早动身才好。」

「哀家明白。」

一次送走两位瘟神,还不用自己出面!从此这宫里便再没有碍眼之人,裴颐华觉得自己是真真转了运了,什么都顺风顺水。

明珠看着慕容琰远去的背影,愣愣问了一句:「太后娘娘,您说,裕王爷不会想做摄政王吧!」

陡然感觉脑后凉意,明珠回头看见裴颐华如刀的眼神,吓得「噗通」一声跪下。

裴颐华眸光犀利,寒声道:「明珠,哀家知你素来口快,但是『这个人』,不管你心里想什么,都不要信口编派!」

「奴婢知道…」明珠瑟缩低头。

「你不知道!」裴颐华看她依旧浑噩迷糊的样子,无奈起身踱去窗边,幽幽道:「西南一战后,大燕国上上下下,他想要什么不可以?区区一个摄政王,算什么!」

愕然张嘴,明珠眼前忽然浮现出一副裕王冷冷立马宫门,裴太后、昭献帝在内殿里,两条白绫悬梁的衬头:「娘娘,奴婢错了,奴婢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从长春宫出来,往穆太后的永乐宫去,中间绕个弯儿就可以经过悦仙宫。

慕容琰按捺住心头想去探望宝儿、与她独处小聚片刻的念头,坚定的往太后殿走去——但凡对宝儿不利的因素,他都要清理的一乾二净,然后才好安心享受与爱女团聚的幸福时刻。

穆太后在那日浅夕探昌后,竟然奇迹般的清醒了一段时日。不过终究是病入膏肓之体,左不过拖一天是一天罢了。

听说是裕王前来探病,穆太后挣扎着也要倚坐起来。

屏退众人,连芳清也不让在跟前伺候,穆太后瘦骨嶙峋的手控制不住颤抖抓住慕容琰:「宛儿,宛儿她还没走,她来看过哀家…」

「是。」

没有预期中的吃惊,穆太后听见慕容琰肯定的回答,表情顿时僵硬了。

慕容琰根本没打算回避,低声缓道:「宝儿,是她给本王生的女儿。」

空洞的眼瞪大,穆太后手心冰凉,仿佛周身的血液都倒流了:「宝儿?那卿欢帝姬…」

「是她。」

「这,这怎么可能…」穆太后错乱了。

「还有夕儿,本王迎娶的庶妃,皇嫂还记得么?」

「夕儿…,秦相家的那个丫头么。」

「对,其实也是宛儿…」慕容琰前所未有的平静。他一直受先明帝和两位皇嫂的悉心照顾,没有什么事需要在他们面前至死隐瞒,更何况,眼下正有一桩棘手之事,非穆太后出面不能成!

穆太后却万分激动,拼死咳喘了好一阵,又喝了半碗药,才渐渐缓过来。

长话短说,慕容琰尽可能将事情说的简单清楚。

穆太后迷蒙空洞的眼定定望着前方帘幕,表情一路变化,从匪夷所思到唏嘘感概,从心疼愤怒到冷静肃然…

第569章红白事

足足一盏茶工夫,才听完前缘后果,穆太后感慨万千。

「哀家已是行将就木之身,不想还能再替你们略尽绵薄之力。也是天意如此,不想让我这个老太婆带着遗憾走。宛儿从前在时,哀家就觉得亏欠她良多,后来又强留她在宫中为妃…造化弄人啊!现在,可以让哀家在宝儿身上弥补一二,总算是无憾了。」

慕容琰心中不忍:「皇嫂的身子会好的,夕儿也不会怨恨皇嫂。」

「哀家知道,你也不用这么急着袒护你媳妇。」话里透着促狭,穆太后空洞的眼中浮起慈光:「你能娶妃生子,哀家就算没辜负先帝所托!你先去吧,快些想法子把她接回来,董阁老的事,哀家来办。」

看着明明还很年轻,却枯瘦如垂暮老人一般的穆太后,慕容琰心中一阵酸楚:「皇嫂放心,待皇上八岁亲政之时,臣就会交出兵权,离开东都。」

闻言,穆太后不禁失笑:「哀家能有什么不放心,这大燕国,若是连你也信不得,还有谁可以托付?哀家说句不当的话,便是没有瞻儿,有你在,大燕也会安稳无虞!」

慕容琰低声言谢:「让皇嫂费心了…」

「一家人说这些做什么,」穆太后淡然而豁达:「董阁老一把年纪,也是越老越顽固,跟着哀家早点去伺候先帝没什么不好。就算是先帝在,也会赞同哀家的做法!」

盛夏到了极处,便显出颓势来。

仙儿公主的婚事已经定下,九月就嫁去岱北,宫里宫外忙得人仰马翻。

这日,董惟元陪伴太皇太后去太庙给先帝上香,恰逢细雨湿滑,下车时不慎从马车上跌下,又挨了马儿一脚窝心踹,末了就躺在病榻上再没起来。

太皇太后颁下懿旨,将董惟元赐葬在帝陵东侧,陪伴先帝。

红白两事凑在一处,虽说死者为大,但不拘后宫还是前朝,谁也不想在公主大婚远嫁期间惹人晦气,是以,一应举哀吊唁,都显得十分低调。

董氏族人来京办完丧事,又匆匆离去。董惟元的死也就这么尘归尘、土归土,轻描淡写,成了史册上短短的一句结语。

接着,公主慕容仙儿远嫁离京的喜事就铺天盖地而来。

宫中张灯结彩,裴颐华尽心周全,给足了程家脸面和风光。不明真相的大燕百姓还真当是圣意怜恤施恩,只有程氏一族自已心里咂摸出些不寻常的意味来,着人宫里宫外的打点,终是打听出些风言碎语,知道柔妃与一个青年俊美的小太医搅在一处,多半是有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忐忑不安,程氏长辈忧心忡忡,生怕柔妃就此连累一族人。是以,回到岱北不久,柔妃就稀里胡涂「病逝」了。

仙儿身子本就先天不足,不是永寿之人,下嫁之后不几年,也跟着去了。

所谓:人生如棋,一子错,满盘皆嗦。指得便是柔妃之类。

暂且撇开这些后话不提,千里之外的宁京,浅夕住在梅山行宫里,已经迎来了第二次生产。

第570章世子熵

有了前一次的经验,这回浅夕早早做足了准备。元玠为了浅夕顺意,几乎事事依从。

刚刚进入九月,从阵痛到生产不过半天时间,傍晚十分,浅夕诞下了一个小男孩儿。

初生的婴孩儿,皮肤还是微红,就已经可见细而英气的眉和秀挺的鼻梁,瞧着那副清隽贵气的模样,还不知来日长大了,该是怎样丰神俊朗、妖孽不凡的人物!

元玠心里莫名不快了——完全不同于当初看到宝儿时的感觉,孩子肖似慕容琰的样子,深深刺痛了元玠的眼睛。

妒火迅速占据了元玠的心,爬满每一个角落,教他甚至没有坚持到第二天,当晚就离开梅山,回宫去了。

莫荃自是瞧出元玠心思,也深知浅夕是怎样刚烈聪慧的女子。

有心拆散,莫荃一路上便对孩子的存在,表示出极大的忧虑,颇有要斩草除根的意思。

元玠只是沉默不语,心内早已摇摆不定。

第一天,第二天…元玠仍然没有理出头绪,去见浅夕。

莫荃心中暗喜。

其实,他根本没想过要置那个孩子于死地——那可是裕王慕容琰嫡长子!若是孩子死在代凉,不管是意外还是故意,慕容琰都会对代凉恨之入骨!!

代凉已经今非昔比,与大燕交恶到那等程度,对代凉来说极有可能是灭顶之灾!莫荃又怎会做这等蠢事?他不过是力求挑起元玠对孩子的敌视,令浅夕与元玠的关系一步步恶化,让立后之事彻底变为不可能罢了。至于最终怎样把浅夕母子交还给大燕,他再缓缓斡旋就是。

与此同时,梅山行宫幽凉的大殿里,浅夕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眼中歉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