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390)+番外

作者: 万九儿 阅读记录

浅夕说罢,便籍口回去看秦月澜,翩然离去。

今晚她已收获颇丰,经此一番,秦鸿谦不止不会放过柔妃和严若儒,更会一力支持瞻儿。

有了这些支持,她行事再无阻碍,离达成心愿的那一天也越来越近了。

天边孤月渐渐升起,浅夕心中思恋之情也日盛。

原来她一直在高估自己的承受力,和对慕容琰的依赖之心…看着日益焦灼的战事及眼下宫中层出不穷的乱象,仿佛击退强魏,重拾太平的日子越来越遥远了!

怎么办?

所谓夜长梦多,而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大燕更是难以想象的负担。怎么才能将这战局狠推一把,快一些,再快一些…

浅夕清眸里结起寒霜。

扶余国的遭遇一直在她脑中回旋,一个清朗的声音忽然在她脑中响起:「卿儿,现在的局面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六国之间的纷争也早已不只是从前那些恩怨…」

这是她上次召见元时,元无意中感喟的一句话。

扶余国的灭亡也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柔然是何时起了吞并之心,金涣并没有流露出一点儿知情的样子来,浅夕更是无处察觉到底人困在深宫里,外头的情形又哪里能了解的那样及时。

但是扶余的下场却给浅夕提了醒,正如元所言,现在大燕的战事,已经不仅仅是燕国和强魏的战争,而是面对大范围的天灾,各国祸乱并起,掠夺、冲突!天下又到了重新扩张、吞并、消亡,改天换地的时代。

怪不得慕容琰纵是千般放不下她,还是义无反顾奔赴西南,秘密出访各国。他到底襟怀远大,深谋远虑,非女子之心可以比拟。

也许,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忧虑,才慨然担起重任,挥军远征,想再为大燕挣回数十年的和平来?

温热的泪不知不觉就湿润了眼眶…浅夕回到桐花殿,轻轻拉住秦月澜的手,就伏在榻边,一任悲伤流泻,哽咽不已。

「怎么哭了?」

秦月澜并未睡熟,伸手抚了浅夕发顶,温言安慰:「莫不是相爷不听劝?不打紧,咱们再想办法就是。」

浅夕见秦月澜醒来,忙抹了眼泪摇头:「不是,秦相已经下定了决心,姐姐不必担心。」

「那你这是…」秦月澜疑惑迟疑,复又笑道:「这是,想王爷了吧?」

被一语说中心事,浅夕低了头,竟没有像从前那般,伶牙俐齿的反驳。

「看你还嘴硬不?」秦月澜抬手在浅夕脑门儿轻轻虚点。

「来吧,陪姐姐歇一会儿。」

艰难的挪了挪身子,秦月澜含笑拍拍身边。

浅夕实在心里难受,迟疑片刻,还是上榻,在秦月澜身边躺下来。姐妹两人又如往日一般,齐齐望着帐顶,互诉衷肠。

自打安排好了瞻儿的将来,秦月澜对生死已然豁达。两人时而聊些闲话,更多的,则是静默的陪伴。

待到天快亮了,两人才浅眠了一会儿,琼花急急在外头叩门。

看一眼熟睡中的秦月澜,浅夕忙起身掩好帐帘出去。

「娘娘,皇上醒了。」

不等浅夕询问,琼花便将刚得知的消息,禀报浅夕。

「哦?」浅夕精神一振:「更衣!去广阳宫。」

一番收拾,顶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浅夕的凤辇被八名宫人抬着,飞快往广阳宫奔去。

昔日大宫里最巍峨宫殿,此刻正一片冷清,戒备森严。

一排排羽林卫,手持长戈,寒光映雪。秦阆几乎日日住在广阳宫,寸步不离的守着。外人都道是因为庄娥行刺之事,广阳宫加强了防卫,实则,秦阆是在浅夕授意之下,将广阳宫生生隔离。至今,外头都无人知晓惠帝病况到底几何。

进了宫门,浅夕远远看见黄禄跪在廊下哭得稀里哗啦。

浅夕懒得理会,径直进去。

殿内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陈太医带着高、刘两位太医忙得汗湿衣背,四喜也是眼中红成一片,极力安抚。

龙榻上的惠帝正歪着颈子,手脚抽搐乱舞,嘴里呜哇嘶喊,嘴角一条流涎已经濡湿了衣领。

委实是中风的症状无疑,浅夕不可微见的冷笑,只听得清惠帝在含混得喊些什么「陈瑞,朕要杀了你!」「朕要你们通通都死…」之类的。

竟然还能开口说话么?老天还真是厚待这个昏君。

转过幔的那一刻,浅夕换了关切的神情。

「皇上?皇上…不可如此激动。」

细言软语,纵然声音不大,还是迅速转移了惠帝的注意力。

「咦,咦…」惠帝半坐起来,奋力想要唤「郁妃」,偏口角漏风,字不成音。

浅夕忙应道:「臣妾在此,皇上莫急,有话慢些说。」

「嗤,嗤的病…」仿佛见到了最亲近之人,惠帝眼中竟然急出泪来,一把抓住浅夕的手,用力摇晃。

浅夕躬身耐心道:「皇上的病无妨的,就是因为太子急火攻心,太伤感才会如此。所以,皇上务必放宽心怀,静养些日子,一定会好转的。」

太子?

惠帝的眼神僵了僵,四喜脸都白了,陈太医使劲勾着头,就是不抬起来。

浅夕无知无觉一般,依旧回握着惠帝的手,殷殷「开导」。

哼!好好一个太子,就这样被他间接害死,还连累大燕也陷入危机,她为什么不能提?她让陈瑞不计一切代价救醒这个昏君,不就是为了让他活着偿罪么!

她偏要时时提起太子的死,让他好好尝尝,痛失爱子,心被凌迟的感觉!

如遭痛击,惠帝也不吵闹了,只是无力的倒回枕被间,两眼发直。

浅夕顺势抽回自己的手,口中仍是絮絮安慰,翻来覆去,倒把这几日如何操办太子的丧事说了个大概。

第520章放弃争储

殿中诸人也没工夫多想,横竖惠帝不闹腾了,大家都如蒙大赦一般四喜跪坐在脚踏上猛喘气,高、刘二位太医也躲在帘子后头,连连拭汗。

浅夕说了半晌,又喝了半盏茶,才停下朝惠帝微笑道:「皇上累了,臣妾去让他们将瞻儿、宝儿抱来给皇上瞧瞧,皇上的心情一准儿就好起来了。」

听到孩子,惠帝多少又提振了些许精神。

少顷,宫人们鱼贯而入,裴颐华抱了慕容瞻,芳怡抱了宝儿,双双行至惠帝榻前请安。

瞻儿尚在酣睡之中,宝儿一双乌溜溜的眼灵动顾盼,粉妆玉琢。

惠帝瞧了两眼,觉得到底后继有人,对太子的伤逝之情也冲淡了几分。

裴颐华冷眼瞧着惠帝的状况,震惊之余暗自庆幸之前的决定,否则凭一个小小贵人的身份,膝下又无子嗣,该是怎样凄凉冷清的下场。

外头,宫人又呈了汤药进来。

裴颐华将瞻儿递在宋氏怀中,接过药碗,提裙坐去榻沿上,服侍惠帝进药。其间多少温言细语,惠帝歪着嘴,药喝一半洒一半,但是情绪稳定了不少。

四喜、陈瑞都狠狠松了一口气。

浅夕见状笑道:「真是苍天保佑,皇上不知道这些日子颐嫔担心什么样子呢!一边要陪伴怡妃、照顾瞻儿,一边还要来探视皇上,人都累瘦了一圈。」

搁下药碗,裴颐华忙在榻前福身低头道:「这些皆是臣妾本分,只恨不能代皇上受病痛之苦,都是臣妾无能。」

惠帝眼见得佳人温婉,贤淑体贴,伸手示意裴颐华起身说话。

浅夕顺势提议:「皇上,怡妃身子弱,瞻儿总须人照料,臣妾瞧着颐嫔最合适不过。如今三妃缺省,有损后宫祥和,不如就晋了颐嫔为妃,代为抚养小皇子。如此,怡妃也能安心养病,再无后顾之忧。」

注视着浅夕,饶是惠帝多疑之人也觉得她实在宽厚仁和大宫里,皇子何等矜贵,她不仅没有自恃执掌六宫,将瞻儿过继在自己名下,反而择了素有贤名的裴郡主做瞻儿将来的母妃。裴氏出身高贵,背后又无盘根错节,放眼整个后宫,确是最公正平和的佳选。